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隨著世界排球競技水平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世界水平的優(yōu)秀排球運動員,迅速提高我國排球運動員的網上實力已成為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運用人體運動學和生物學理論進行分析,探索起跳動作的專項特征及影響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實踐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理論分析和自身實踐,為排球的發(fā)展和排球教練員訓練提供依據。尋找科學的訓練方法,是提高運動員成績、改變我國排球運動員專項能力落后狀態(tài)的重要途徑;明確排球運動員起跳效果的主導因素,明確起跳過程中“退讓”與“克制”這兩種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的肌肉工作方式,準確地選擇訓練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訓練科學化水平。
關鍵詞 排球運動員 上步扣球 起跳動作 訓練 方法
一、前言
排球運動員起跳是為了更好的發(fā)揮網上實力,起跳可分為單腳起跳和雙腳沖跳兩類。單腳起跳:指助跑后第二支腳下蹲較淺,又無明顯的制動過程,故比雙腳起跳速度更快,而且還能在空中移動,網上面積更大,具有很大的突然性。雙腳沖跳:指隊員助跑后,向前上方起跳,而且在空中有一段位移,擊球動作在空中完成。沖跳扣球是我國運動員汪嘉偉的創(chuàng)造,并在空間差的運用中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二、起跳動作的運動學分析
(一)起跳動作的時相劃分
排球運動上步扣球起跳技術是助跑、踏跳、騰空和落地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而對起跳效果決定作用的是助跑與踏跳兩個環(huán)節(jié)。起跳的踏跳技術環(huán)節(jié)可分為起跳腿著地、緩沖和蹬伸三個階段。把著地5ms內人體對地面的最大作用力值稱為沖擊力,該階段為沖擊段,也就是起跳腿的著地階段的劃分,目前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一種是動力學劃分法:根據從測力臺獲得的Fx-T曲線,以Fx=0時刻作為緩沖和蹬伸的臨界點,認為Fx=0時刻是人體在踏跳過程中的豎立支撐時相,是由制動力向動力轉化的臨界點。第二是運動學劃分方法:(1)以起跳腿膝角為標準,認為起跳腿膝關節(jié)是起跳過程中作用最大的關節(jié),所以其最大彎曲時是緩沖和蹬伸的臨界點;(2)以起跳下肢三關節(jié)角度都增大的時刻作為緩沖與蹬伸的臨界點;(3)以中心最低點時刻作為緩沖與蹬伸的臨界點。目前國內較多采用運動學劃分方法中的以膝關節(jié)最大彎曲時刻作為緩沖與蹬伸的臨界點。
(二)起跳扣球方法
1.單腳起跳
當前世界女子優(yōu)秀運動員對單腳起跳扣球的運用非常普遍,大都在3號為單腳起跳并空中移位到2號位扣球,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男子運動員很少采用單腳起
跳扣球,究竟是因為目前男子的彈跳力已經很好,良好的彈跳力在比賽中的運用已經綽綽有余,或是雙腳起跳扣球也能進行空中移位扣球,還是男子運動員尚未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其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有研究表明,要更好地進行單腳起跳,就必須加強大腿后群肌肉的訓練。
2.雙腳沖跳
雙腳沖跳扣球,近年來,被大量運用于后排進攻,運動員非凡的彈跳力和良好的起跳技術,使他們在進攻先后起跳,一下子沖跳到前場區(qū)進行扣殺。一般采用兩步的步幅要小于一般正面扣球。踏跳過程中,雙腳向下方蹬地,使身體向前上方騰起,在空中抬頭、挺胸、展腹,形成背反弓,擊球時快速收腹揮臂用手腕推壓擊球的后中部。
三、專項力量及體能訓練方法
(一)專項力量
專項力量訓練中,下肢力量訓練有葫鈴蹲跳和靠蹲,靠蹲靜力,負重提足,單腿跳,小負重前后分腿跳,負重弓步走,負重弓步蹬腿,負重側蹲起。上肢力量有快推,屈臂,手腕,背拉,臥推,橡皮筋拉臂,側平舉,振臂,抓舉,高提翻;
腹、背肌肉訓練中,根據運動員的的生理特點,安排不同負荷的訓練:負重收腹,舉腿快速側收腹,仰臥收腿,仰臥折體,腹、背肌靜力,負重高臺背肌,俯臥背起、兩頭起,側腰肌、側腰肌靜力等
(二)體能訓練
方法1:充分利用場地的線、利用廢棄舊排球作為標示物與障礙物,作跳躍練習。
方法2:在兩條端線18米間做Z字形移動。
方法3:利用場地進行跑動練習。在場地內放6-8個欄架或條橙,作變換重心跑。
方法4:腰腹背肌練習。在完成腹肌或背肌一組之后再加外壓力進行訓練。
參考文獻:
[1] 劉寶仁.排球運動員的彈跳力訓練[J].中國體育科技.1996(4):58-59.
[2] 王村.前攻、后攻、跳發(fā)球技術的運動學比較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4.
[3] S.G.S科爾曼.排球扣球技術的三維高速攝影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4.
[4] 周皓.部分優(yōu)秀男子排球運動員重心騰空高度發(fā)展模式及評定標準[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1987.
[5] 白海波.對優(yōu)秀男排運動員后排扣球技術助跑起跳動作環(huán)節(jié)的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12):95-99.
[6] 呂品.女子排球扣球助跑的起跳技術[J].體育學刊.2003(9).
[7] 周強.下肢肌在踏跳中儲能[J].浙江體育科學.2000(1).
[8] 杜川崎,龐軍等.對排球運動員三種扣球起跳的生物力學研究[C].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1996.
[9] 哈雷.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10] 呂季東.專項力量概念的界定[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28(4):24-28.
作者簡介:姓名:(1991年8月),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云南昆明市,學歷:碩士,單位:體育教育專業(yè),研究方向:排球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