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2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全能運動在田徑發(fā)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由跑、跳、投組成的綜合性比賽項目,在比賽中具有時間長、項目多、體能消耗大,要求技術全面、意志頑強等特點,對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技能、體能、技能、戰(zhàn)術能力、心里能力和運動智能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通過采取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等多角度出發(fā),了解我國全能運動員孫剛的訓練手段和方法,為提高全能運動水平提供支撐和依據(jù)。
關鍵詞 全能運動 技術全面 意志頑強 訓練手段和方法
男子十項全能運動具有項目多、技術復雜、身體素質(zhì)要求高的特征,而且男子十項全能對心理因素、智力因素和精神因素要求甚高,是田徑乃至其他比賽項目中最為復雜的項目組合體。全能項目自身的特點決定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評價一個國家田徑水平的重要標志。本文從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zhì)、訓練手段與方法等多方面,對我國全能運動發(fā)展的現(xiàn)狀進行了整理分析,旨在從中尋找切實可行的理論與現(xiàn)實依據(jù)。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北京體育大學競技體校全能隊隊員孫剛。
(二)研究方法
1.訪談法
運用訪談法采訪孫剛的教練高連峰老師及孫剛本人,再對孫剛的訓練日記進行調(diào)查整理,以獲取與本研究相關的信息與理論數(shù)據(jù)。還通過走訪北京體育大學田徑教研室的相關專項教練,詳細記錄了訓練內(nèi)容,為本文的研究路線提供了清晰地思路。
2.文獻資料法
通過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中國期刊網(wǎng)等多種途徑進行文獻檢索和收集工作,查閱分析國內(nèi)外文獻資料10多篇,教科書、專著20余本,碩士學位論文幾十篇。了解有關男子十項全能訓練手段和方法的研究現(xiàn)狀、發(fā)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加深對男子十項全能項目訓練手段與方法特征的理解。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男子十項全能運動員孫剛的技術訓練
我們在訓練中首先就要處理好每個單項與十項全能技術的關系,在這里有兩點是必須要切記的,一是要掌握適合于自己特點的技術,二是在一天進行的幾個項目訓練時要考慮項目搭配和順序排列。所謂要掌握適合于自己特點的技術,是就十項全能整體來說的,一個人要想完美的掌握十個項目的技術的很難得,在訓練中我們既要揚長避短,又要彼此兼顧,既要在追求新技術的同時,又要掌握適合于自己特點的技術。在孫剛的訓練內(nèi)容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訓練中一天進行幾個項目訓練時考慮了項目搭配和順序排列,最好是接近比賽時的排列。例如一天的訓練是100米跑和跳遠,也可以是110米欄和鐵餅,這樣,更有利于運動員在比賽中找到感覺,更好的發(fā)揮他們的技術水平,去創(chuàng)造最優(yōu)異的成績。
(二)男子十項全能運動員孫剛的身體素質(zhì)訓練
孫剛競賽期力量訓練的主要方法有負重抗阻練習,如運用杠鈴、壺鈴、啞鈴等訓練器械。對抗性練習,如雙人頂,依靠對抗雙方以暫短的靜力作用發(fā)展力量素質(zhì),這種力量訓練手段可以讓枯燥無味的十項全能訓練增添樂趣,引起十項全能練習者的興趣。克服彈性物體的練習,如使用拉力器、橡皮筋帶等。利用力量訓練器械的練習,可以讓全能運動員處在各種不同的姿勢(或坐、或臥、或立)進行練習,可直接發(fā)展全能運動所需要的肌肉力量,讓全能訓練更有針對性??朔獠凯h(huán)境阻力的練習,如在沙地、草地、水池等進行練習。克服自身體重的練習,如引體向上、倒立推起等。
孫剛競賽期移動速度的訓練方法主要有各種爆發(fā)力練習。高頻率的專門練習,如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車輪跑等。利用特定的場地器材進行加速練習,如斜坡跑在全能訓練中,一天的訓練內(nèi)容是很多的,速度訓練應在運動員興奮性高、情緒飽滿、運動欲望強的情況下進行,一般安排在訓練課的前半部分。在自己的速度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時,常會出現(xiàn)進展停滯、難以提高的現(xiàn)象,稱為“速度障礙”。出現(xiàn)速度障礙時,可采用牽引跑、變速跑、下坡跑、帶領跑、順風跑等手段予以克服。
孫剛競賽期耐力訓練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各種形式的長時間跑;長時間重復做非周期性運動;反復做克服自身重量的練習和循環(huán)訓練等。全能耐力訓練的基本要求:在訓練中要重視運動員呼吸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男子十項全能運動是一項極其艱苦的運動項目,所以加強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是全能運動員必備的要求。
在訓練柔韌素質(zhì)的時候,發(fā)展肩部、腿部、臂部和腳部的訓練手段有:壓、搬、劈、擺、踢、繃及環(huán)繞等練習。發(fā)展腰部的訓練手段有:站立體前屈、俯臥背伸、轉(zhuǎn)體、轉(zhuǎn)腰及繞環(huán)等練習,采用多種手段發(fā)展柔韌性。
在靈敏訓練中,主要采用變換訓練法。訓練時一般強度較大,速度較快。所以練習次數(shù)不宜過多,訓練時間不宜過長,因為機體疲勞力量就會下降、速度變慢、反應遲鈍,不利于靈敏素質(zhì)的發(fā)展。一般訓練時間與休息時間比例可為1:3就好。主要方法有各種調(diào)整身體方位的練習,如利用體操器械做各種較復雜的動作等。專門設計的各種復雜多變的練習,如立臥撐、十字變向跑及綜合變向跑等。各種改變方向的追逐性游戲和對各種信號做出復雜應答的游戲等。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在訓練中有兩點是必須要切記的,一是要掌握適合于自己特點的技術,二是在一天的訓
練內(nèi)容中幾個項目要考慮搭配和順序排列。所謂要掌握適合于自己特點的技術,就是在訓
練中我們既要揚長避短,又要彼此兼顧,既要在追求新技術的同時,又要掌握適合于自己特
點的技術。而在訓練內(nèi)容中,幾個項目訓練搭配和順序排列,最好是接近比賽時的排列。這
樣,更有利于運動員在比賽中找到感覺,更好的發(fā)揮他們的技術水平,去創(chuàng)造最優(yōu)異的成績。
(二)建議
在運動員選拔上,從中國實際出發(fā),將那些身材較高、四肢修長、體型勻稱、反應快、爆發(fā)力好、擅長跳躍、跨欄和投擲較全面、意志較頑強的年輕運動員加以精心培養(yǎng)。要注重其訓練的系統(tǒng)性。從小抓起,從最根本抓起,才能減少杜絕“獨腳”的局面。著重提高較弱單項的技術水平、成績,訓練手段與方法應根據(jù)具體情況有所側(cè)重,特別是訓練手段與方法要因人而異,從而帶動整體的綜合成績,這樣便能從根本上縮小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
參考文獻:
[1] 孫剛.十項全能運動員孫剛與齊海峰訓練手段與方法的對比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2013,05,21:3-15.
[2] 周加峰.我國田徑男子十項全能項目的現(xiàn)狀解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03:45-48.
[3] 安天祥,金志良.中外男子十項全能優(yōu)秀運動員運動成績的對比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