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23.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3-000-03
摘 要 在撐竿跳高這項體育運動中,要掌握好運動技術就必須要勇敢練習和積極學習,在教學或運動訓練過程中,學生產生的恐懼心理,靦腆、性格內向、意志不夠堅強等導致的信心不足或緊張情緒、不良心理狀態(tài),對學習技術只能起消極作用,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或訓練的效果。心理暗示方法,是指人腦對過去感知的事物形象的反映,即以感覺和知覺為基礎的,在感知過程中保留在大腦內的痕跡。在進行實際撐竿跳高訓練的基礎上,緊密地結合心理暗示方法訓練,無疑會明顯提高撐竿跳高訓練的效果。本文對撐竿跳高訓練過程中心理暗示的特點、作用、操作程序,以及正確運用心理暗示的方法進行了探討,認為在撐竿跳高訓練的過程中合理地使用心理暗示,能及時地調整運動員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揮最好的技術水平,克服不良情緒的影響,有利于運動技術的形成和發(fā)展。
關鍵詞 撐竿跳高 心理暗示 作用 應用
一、前言
撐竿跳高技術是田徑運動項目中最復雜的技術項目之一,通過撐竿跳高練習能培養(yǎng)勇敢、頑強、機敏、果斷的意志品質。要進行撐竿跳高訓練,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克服恐懼心理,因此在體育教學的撐竿跳高訓練中必須要加強心理素質的訓練。心理暗示是在受暗示者無對抗、無批判、無抵制情緒的基礎上,受暗示者或他人通過語言、表情、手勢、服飾、環(huán)境、氣氛、心理圖像、運動員的“自我包裝”等有利條件,以含蓄的方式刺激受暗示者的潛意識,從而對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的一個過程。心理學和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人群中約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人有著較強的心理暗示接受力,在有效信息源的刺激和觸動下,人的大腦皮層的潛意識中會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覺地用這種信息支配著往后的思想和日常行為。在撐竿跳高訓練過程中正確地運用心理暗示方法,通過轉變運動員的認知狀態(tài)和激發(fā)運動員的心理潛力,減輕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的心理負擔,達到高速、高質地傳遞訓練信息的目的,對于縮短撐竿跳高的訓練過程和有效地提高訓練水平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研究方法
本人通過查閱大量于此相關的文獻和資料,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和訪談法,對資料進行細致的分析、對比和研究,歸納了心理暗示在撐竿跳高訓練中更多的應用方法和建議,以便更好的提高運動員的成績。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心理暗示的特點
1.開發(fā)潛能
心理暗示是通過激發(fā)人的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激活人腦接受教育的潛力,調動潛在的因素,從而使人腦接受信息的潛能得以發(fā)揮。
2.容易接受
心理暗示符合學生自尊獨立性強的個性心理特點,使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使思想教育更容易接受,可以避免教師在教學中因為不恰當?shù)恼Z言直接刺激學生,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輕松愉悅
心理暗示強調和諧、自然的氣氛,使思想教育在一種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進行。
4.具有多重意義
心理暗示對學生的感覺、知覺、視覺、記憶、思維、想象、情感和意志等多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科學合理地運用心理暗示必將有利于學生個性與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
(二)心理暗示在訓練中的作用與應用
撐竿跳高是田徑運動中對運動員各種條件要求最高的運動項目之一,特別是對心理素質要求最高。撐敢跳高訓練中,運動員要借助撐竿跳過比自己身高高幾倍的橫竿,因而運動員心理的穩(wěn)定程度便直接影響著運動員技術動作的形成和發(fā)展。體育運動中心理作用可表現(xiàn)為積極情緒或消極情緒 ,良好的心情可使人的生活、學習、訓練等活動表現(xiàn)出滿意、愉快、樂觀和有信心的情感色彩 ,給人帶來積極性因素 ,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獲得良好的學習、訓練和競賽效果。消極情緒則是對學習、訓練或比賽帶來阻礙作用 ,使人失去信心變得意志消沉 ,情感冷淡 ,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 ,最后給學習或生活帶來失敗 ,讓人失望。心理暗示不僅對人的心理和行為可以產生影響,還可以影響到人的生理變化。充分利用心理暗示手段,從側面間接地施加心理影響,可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心理潛力,疏導他們的不良情緒,排除心理障礙的目的。
應用心理暗示訓練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怎樣在頭腦中進行表象描繪。通常運動心理暗示的描繪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掌握或糾正各種運動技能過程中,將某一技術動作按照實際正確動作的要求在頭腦中進行描繪,達到隨意控制,從而提高技術水平;另一類是在整個訓練(或比賽)中,為消除運動員心理的緊張和不安,增強適應能力以及在訓練或比賽中能充分發(fā)揮應有的技術水平所采用的一種心理上的訓練方法。在進行第二類運動心理描繪時,必須把實際訓練場面完整的描繪出來,在頭腦中由準備活動開始到訓練結束每一個動作,反復地在頭腦中進行演練。例如:關于撐竿跳高的心理暗示訓練,就要從握竿起跑到過竿落地為止.同時在心理描繪中還必須竭盡全力具體地描繪出人體實際訓練中的姿勢、力量和速度等細節(jié)。通過這樣反復的心理暗示訓練,即使到了實際比賽也不會緊張,并能沉著自如的發(fā)揮出自己應有的技術水平。
1.正確運用心理暗示的程序
(1)分析運動員的心理情緒
沙赫特和辛格認為,人的情緒狀態(tài)受認知因素(認知過程)、生理因素(生理狀態(tài))和刺激因素(環(huán)境影響)三種因素的影響。在撐竿跳高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運動員詢問和相互交流,及時地了解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想法和感受;其次還要注意觀察運動員的生理機能表現(xiàn),如臉色、呼吸、排汗量、眼神、表情等,掌握運動員的生理狀態(tài)。通過這些方法可以確定其情緒狀態(tài),并準確地確定引起這種情緒狀態(tài)的具體原因,及時地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影響和改善,以避免和克服運動員的不良情緒。
(2)調整運動員的認知偏差
運動員對于某些問題(如暫時性的技術失調、訓練后的疲勞等)的錯誤或片面的認識和消極態(tài)度造成的心理障礙,就是運動員的認知偏差。在影響撐竿跳高運動員心理狀態(tài)的各因素中,大腦的認識功能對情緒的產生和發(fā)展起著主導作用,認知和生理變化又相互影響。因而調節(jié)和控制運動員的情緒首先應從建立正確的認識著手,改變運動員的錯誤認識內容和方式,以影響其心理狀態(tài)克服認識上的偏差,逐步消除心理障礙。
(3)確立運動員積極的訓練態(tài)度
訓練態(tài)度是運動員對于訓練的一些信念,如對訓練及其可能效益的評價或估計。訓練態(tài)度對運動員的訓練行為有很大影響。積極的訓練態(tài)度能使運動員始終保持良好的訓練動機和情緒狀態(tài),促使運動員對訓練過程中的各種挑戰(zhàn)充滿樂觀與自信,從而克服各種消極因素。在撐桿跳高的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要通過不斷使用相應的積極對策,培養(yǎng)運動員積極的訓練態(tài)度,使其形成主動進取的積極心態(tài)。
(4)培養(yǎng)和強化運動員的良好思維習慣
運動員的思維習慣主導著其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即什么樣的思維方式決定其什么樣的訓練行為。在撐竿跳高訓練過程中,注重運動員良好思維習慣的強化,使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方式引導運動員,使其逐漸形成能按照事物的輕重緩急分層次地進行思維,提高運動員的思維效率,從而在訓練的過程中表現(xiàn)為積極的、高效的思維習慣。
2.心理暗示訓練的具體應用
(1)訓練前的心理暗示訓練
首先應明確撐竿跳高訓練的內容和目的。然后再按照實際訓練內容的先后順序進行表象描繪。在心理描繪中不僅要利用視覺表象把自己所要進行的動作姿勢,按其先后的順序在大腦中進行演練,而且還要利用動覺將完成動作的節(jié)奏、肌肉用力程度等等進行演練。要嚴格按照完成實際動作練習的要求來進行,同時還應該全方位的考慮臨場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如:其他同學的影響、各種噪音、天氣變化等。只有這樣才能把心理暗示訓練同實際運動訓練緊密結合在一起,適應臨場上的各種情況變化,以不變應萬變,從而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
在撐竿跳高訓練前對運動員進行暗示,如利用“大家今天的精神狀態(tài)很好啊”、“我覺得大家今天都很高興啊”等語言,可以調動每一位運動員的訓練熱情,激發(fā)他們的訓練動機,并通過心理動員使運動員的生理產生良好的變化。訓練前的心理暗示對于運動員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理狀態(tài)起著積極的誘導和調動作用。前蘇聯(lián)足球教練拉西莫夫曾長時間指導中國的四川足球隊進行訓練,他在進行每次訓練之前,總要對運動員說上幾句話:“我看大家今天都很愉快”,“今天大家的臉就像剛出來的太陽”,“大家的臉和今天的天氣一樣好”或“今天的訓練很輕松”等。這是利用語言暗示法來激勵運動員的訓練熱情,所以在他執(zhí)教訓練中,運動員的情緒都十分高漲,而且訓練質量和訓練效果也非常好。
(2)訓練中的心理暗示訓練
在運動場上做準備活動之前,要把今天所要練習的內容和要達到的目的,事先在頭腦中過一次“電影”,然后再開始進行準備活動。在準備活動中同樣可以進行心理暗示訓練(表象的內容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側重選擇) ,這樣不僅有利于正確動作的鞏固和提高,還能激發(fā)運動員的訓練熱情。當進入主要內容訓練時,按照持竿助跑、插穴起跳和懸垂、擺體和后翻舉腿、引體、轉體和推竿、騰越過竿和落地的順序,在心里做一次描繪后再全力投入到動作的練習中。如果是單個技術的動作練習,可練習一次就演練一次,交互進行。在練習中應時刻注意發(fā)現(xiàn)實際練習與心理描繪的不同和差異,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解決。若不能馬上得到解決,可以先找出問題出現(xiàn)的具體原因,等到訓練結束后再詳細分析處理。
在撐竿跳高訓練的過程中,適當?shù)男睦戆凳?,可以糾正運動員的認知偏差、克服不良情緒和恐懼心理、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與行為習慣、保持自信心、更好地完成動作。比如在撐竿跳高訓練的初期,“安全”是一般運動員考慮得最多的問題。對安全的太多顧慮會導致運動焦慮的產生,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調整就會成為恐懼心理,直接影響著運動技能的形成和發(fā)展,而適時地給予心理暗示則能引導運動員克服恐懼心理,從而有效地縮短訓練過程。在訓練中,由于橫竿高度、技術難度、保護措施等刺激因素直接影響運動員的情緒狀態(tài),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調節(jié)其情緒,使運動員不易產生消極情緒。同時能讓運動員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和堅定的自信心,對于運動技能的順利發(fā)展、動作自動化的形成和運動水平的提高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還有,許多運動員喜歡獨特的發(fā)式或打扮,如剃光頭、留長發(fā)、穿鮮艷的衣服等,其實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方法———“自我包裝”。穿鮮艷的服裝使運動員在訓練中心理得到暗示:“我的衣服很獨特,我起跳后會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我的技術也一定很獨特,我肯定會跳出更好的成績”。這直接影響著運動員,使其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
(3)訓練后的心理暗示訓練
運動員每次訓練后的心理定勢又會影響下一次訓練前的心理狀態(tài),即訓練后的心理定勢可以影響后續(xù)的操作表現(xiàn)。訓練結束人體稍平靜后,應將當天練習的內容在大腦中作一次全面整理,側重將實際練習的內容同心理描繪的誤差進行認真分析,是技術動作問題還是心理描繪脫離了本人的實際能力,也可以廣泛聽取隊友和教練員的意見,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利用錄像,把自己在實際練習中的情況同心理描繪的內容進行比較,為下一次的訓練課提供依據(jù)。
訓練后的心理暗示對于整個訓練過程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如運動員自我暗示:“現(xiàn)在我已經結束訓練,我訓練的效果很好,我可以徹底放松了,我身心的能量正在得到補充”。也可由教練員進行暗示放松訓練:“大家躺在海綿墊上,閉上眼睛,放松身體,想象著自己正漂浮在水面上,你的四肢放松了,你的身體也放松了……你的心理很輕松,心情很舒暢?!边@些訓練后的暗示能達到心理恢復、解除疲勞和保持良好訓練情緒的作用,使運動員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勢。
(三)正確應用心理暗示的方法
1.用積極的方式代替消極的方式
在使用心理暗示的時候,應避免使用帶有消極意義的語言、表情、動作等,如在訓練中教練員應使用“你要抬頭”代替“你不要低頭”;“你再把腿抬高一點就肯定能跳過這個高度了”代替“你把腿抬得這么低不可能會跳過這個高度”;“放松點沒問題”代替“那么緊張能行嗎”。運動員自己可以用“我站得很穩(wěn)定”代替“我千萬別摔倒了”;“墊子很安全”代替“會不會摔疼了”。教師要注意體態(tài)暗示,通過眼神、表情、姿勢、動作和距離等體態(tài)語言對學生加以暗示,對于運動員每一次的成功或提高,都應給予贊許的微笑或點頭給予以肯定,而不要用熟視無睹的冷漠表情,這樣才能起到傳遞、感染、調挖、激勵等作用。
2.強化成功點,弱化失敗點
在訓練的過程中,每個運動員都難免會出現(xiàn)失誤,教師對于運動員每一次的失敗都應找出其具體原因,在強調缺點指出錯誤的同時,也要對其正確的地方給予肯定,這樣可以使得運動員正確的動作得到強化,而錯誤的動作得到改正,使運動員對訓練始終充滿自信和熱情。
3.改變和調節(jié)注意的指向
由于撐竿跳高的橫竿較高,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容易產生膽怯和害怕受傷等消極情緒,會把注意力分散到對自己不利的事物上,這時教師應及時使用暗示手段轉變運動員的注意力,如故意把橫竿的實際高度說低,排除訓練所存在的恐懼因素,使運動員指向能增強信心的事物上,指向運動員的強項、特長或成功表現(xiàn)上,這樣就會增加運動員的自信心而使情緒穩(wěn)定。
4.注重過程性問題
訓練的全過程中,使用暗示手段應多考慮過程性問題和現(xiàn)象,盡可能不考慮結果性問題,暗示的注意力應集中在即將進行的動作和操作上,注重技術動作的要點,避免總是考慮結果性問題,使運動員注意力不集中于訓練本身這一過程。
5.創(chuàng)造高峰體驗
高峰體驗是指一個人最能發(fā)揮作用、最有決斷力、最能專心致志時顯現(xiàn)出的自信、幸福、狂喜、欣慰等情緒。實踐證明,處于高峰體驗的人比其它任何時候更富責任心、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訓練中,教師要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的時間和機會。
6.多種暗示手段相結合
在撐竿跳高的訓練過程中,教會運動員自我暗示的方法,注意多種暗示手段的綜合運用,使運動員在訓練前、訓練中和訓練后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四、結論
在撐竿跳高訓練過程中正確地運用暗示手段,通過改變運動員的認知狀態(tài)和激發(fā)運動員的心理潛力,減輕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的心理負擔,可以達到高速、高效地傳遞信息的目的,對于縮短撐竿跳高的訓練過程和有效地提高訓練水平有著積極的意義。
在撐竿跳高訓練過程中運用心理暗示應首先確定影響心理狀態(tài)的不良因素,從改變運動員的認知狀態(tài)著手,培養(yǎng)運動員積極的訓練態(tài)度,培養(yǎng)和強化運動員的良好思維習慣。
在撐竿跳高訓練過程中,運用心理暗示應注意采用積極的、肯定的方式,強化成功點,弱化失敗點,應有鮮明的針對性,注重過程性問題,調節(jié)注意的指向。
運動員在進行撐竿跳高訓練的同時,有意識的進行正確的心理暗示訓練,這對提高訓練效果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心理暗示訓練過程中,必須集中精力進行心理暗示的再現(xiàn),能在訓練或比賽中收到思想上高度集中的良好效果。當然心理暗示訓練是運動訓練的輔助手段,他只能是對運動技術的提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心理暗示訓練必須同實際運動訓練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且堅持不懈,方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汪芳琳.心理暗示教育的七種途徑[J].教書育人.2003,37.
[2] 劉連山,等.撐桿跳高心理訓練初探[J].安徽體育科技.2002,23(3):65-67.
[3] 祝蓓里,等.體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9-247.
[4] 孫梅芳,等.對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心理暗示的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4,13(1):90-93.
[5] 丁忠云.體育心理學尚編[M].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100-150.
[6] 張緯.略論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的心理暗示[J].中國教育學刊.2000,12(1):37-39.
[7] 安增山.撐桿跳高的心理障礙及其克服[J].岱宗學刊.2000,17(3):59-60.
[8] 楊毅萍.淺談背躍式跳高中的心理誘導教法[J].山西大學學院學報.1999,28(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