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將知識和技能集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要學好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隨著信息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課的基礎地位和工具性決定著它在中職學校教學中將越來越多地受到師生的關注。如何開展并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是中等職業(yè)教育面臨的緊迫任務。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建議;教學模式
當前,信息技術正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應用到教學實踐中。隨著校園網絡工程的實施,利用多媒體和網絡化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獲得最新、最快、內容豐富的知識,將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分享。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整合知識點,從而提高其學習效率,使這門學科成為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一個跳板。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應用能力、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中職信息技術教學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做好課前準備
培養(yǎng)遵守網絡道德規(guī)范的復合型人才,掌握獨立自主學習的方法,才能快速適應日新月異的信息環(huán)境。好的教學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師生在思想上的溝通才是銜接課堂教學的關鍵。
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多進行換位思考,從學情出發(fā),讓每一位學生能感受到情感教育,讓教學成為師生共同體驗的過程。
其次,做到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的實訓條件展開教學。
第三,要精心設計導學,設計出能夠引發(fā)學生好奇感和產生興趣的導語導入新課,盡快縮短學生同教材的距離,使導語成為一堂課成功的鋪墊。教師也可采用啟發(fā)式引入課題,由淺入深逐步提出問題,引領學生主動地掌握知識。從啟發(fā)入門到獨立地學習,旨在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要摒棄陳舊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將常用的教學方法融合到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并進行重組和延伸。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師生單向模式,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該模式增加了以計算機為媒介的新思路,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宰者,學生可以通過更多的渠道獲取知識。
1.按照傳統(tǒng)的“齊步走”方法,將會導致學生“吃不飽”或“消化不良”的現(xiàn)象
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應進行分層教學;對掌握快的進行知識的擴充,把最新的技術介紹給學生,拓寬其知識面;對掌握慢的以課本為主,扎實地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這樣,教師就能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把握住整個課堂節(jié)奏,抓住關鍵再加以概括匯總,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善于引導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才能挖掘出學習動力
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加強對知識的演示,并向學生提供相關的知識及背景材料。同時,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如何實現(xiàn)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協(xié)作的方法。
比如,淘寶網購這一章節(jié),通過網購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先篩選商品圖片,在預定內容演示完后,按分解的任務講清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和方法,指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必要時進行分組操作,通過小組內的分工合作與小組間的競爭,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提高集體活動能力以及提高學習的自主性。此模塊的教學,可以采用任務式導學法輔以其他教學融會貫通,設計以研究學習為主體的任務性課題,要求學生協(xié)作完成任務,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導學把一個任務分成模塊進行細化,然后逐步消化。學生在提高認識的同時強化操作水平,通過探討獲得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思考的能力。
3.實踐法化解難點
借用已感知的知識映射新知識,使新知識更容易理解。教師通過鉆研教材和教法,將深奧的理論講得通俗易懂;在教學中巧用生活中的實例,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讓學生容易接受。例如,Windows 7的網絡部分,讓學生動手設置手機WLAN熱點,利用一體機Seewolink軟件進行連接,上傳學生作業(yè),并展示課件。這種貼近生活的方式,學生參與熱情和主動性比較高。
4.演示法拓展強化
教師進行示范性實驗是學生獲得知識和強化技能的一種基本方法。教師采用演示法,選擇比語言表達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并學習的方法,通過投影機、計算機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能直觀地看到教學內容,力求演示內容要有感染力,要有可操作性。
三、信息技術課教學的規(guī)律
1.理論與技能相互依存
把課程設計編織成模擬現(xiàn)實的生產過程,把課堂設計做成實踐過程的組成環(huán)節(jié),并進行模擬教學。
2.信息教學就是生活實踐
中職的學生基礎差,理解能力欠缺,但動手能力強,任務式導學模式旨在挖掘學生潛力,激發(fā)學習的興趣,讓課堂和實訓教學更適合學情。
教法制約著學法,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的提高為主線,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快樂,這是信息技術課教學的關鍵所在。同時,信息技術教育對學生智力的發(fā)展、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兼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多種能力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多個方面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來提高中職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蔡福民.談談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