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如何加強學生的德育

    2016-04-29 00:00:00黃利利
    新課程·下旬 2016年4期

    摘 要:信息技術教學是當今教育的最強音,是教育發(fā)展不可阻擋的潮流。多媒體就是信息技術教學的一種手段,是信息技術教學的保證。信息技術教學直觀形象、活潑生動、時代感強、信息量大,在德育課堂教學中大有用武之地。

    關鍵詞:信息技術;重要性;主要內容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只有堅持與時俱進,才能使思想之花迸放,使創(chuàng)新精神涌現(xiàn)。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fā)展的實踐告訴我們的不爭事實,而德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迫在眉睫。

    一、德育的重要性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家庭、學校教育普遍重才智而輕德育。而德與才孰重孰輕?社會中“流傳”著這樣的話: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早在北宋時期司馬光就曾給出最為精辟的論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

    二、德育的主要內容

    1.“去極端化”教育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強化“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和“中華民族一家親,天山南北中國人”的意識。

    2.民族精神教育

    培育和弘揚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偉大民族精神的教育及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革命傳統(tǒng)、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育。

    3.理想信念教育

    加強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教育、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知識教育及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職業(yè)理想教育。

    4.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

    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誠信、敬業(yè)為重點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交往禮儀以及職業(yè)禮儀的教育與訓練、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教育、保護環(huán)境教育。

    5.遵紀守法教育

    法律基礎知識教育、職業(yè)紀律和崗位規(guī)范教育、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規(guī)章制度的教育。

    6.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教育,心理咨詢、輔導和援助。

    除以上教育內容外,中等職業(yè)學校還要隨著經濟、政治形勢發(fā)展進行形勢和時事政策教育,例如,2015年在全國縣處級以上領導中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自治區(qū)黨委南疆工作會議精神等。

    三、德育與信息技術的結合

    1.信息技術在德育中的作用

    德育是職業(yè)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根本目標在于通過德育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其思想品質、道德修養(yǎng)并具有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為其畢業(yè)以后能順利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信息技術在德育中的應用為更好地體現(xiàn)師生互動,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力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同時也有助于德育循序漸進的滲透。

    2.信息技術與德育整合的必要性

    (1)信息技術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志向?!奔ぐl(fā)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兩者加起來就有94%。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信息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課強得多。而且,信息技術所具有的交互性特點,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

    (2)信息技術能創(chuàng)設德育教學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教育內容

    德育涉及面廣、內容多,教師單一的講解缺乏一定的可信度,更難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而多媒體課件利用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綜合手段,可以將抽象問題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敘述變得生動有趣,可以將事物發(fā)展過程及其內在聯(lián)系動態(tài)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增強教師講解的可信度。優(yōu)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配上教師簡練語言的講解,也會使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這樣做,不但創(chuàng)設了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理解奠定基礎,而且能使學生從聲色俱佳、形象逼真的動畫中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比如:在《德育活動課讀本》中,一年級第七專題——“民族團結,親如一家”。在傳統(tǒng)德育教學中,我們會給學生講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這么做?我們經常給學生舉例,在貴州以賣羊肉串為生的阿里木支助各族貧困大學生……如果我們通過信息技術,將阿里木支助各族貧困大學生的事跡并榮獲2013年度感動中國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身邊的感動,加之多媒體的展示,有助于學生理解民族團結一家親。

    (3)信息技術教學能啟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通常是與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思維的起點。當一個人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時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維發(fā)動起來了。思維因問題而發(fā)動,因問題而深入,并以問題的最終解決為目的。信息技術教學圖文并茂,逼真的畫面包含著深刻的原理,隱藏著高深的問題,誘發(fā)學生透過直觀圖像思考問題,以達到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目的。

    (4)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德育的質量和效率

    信息技術可以作為準備教學的重要工具,從備課、查找資料到設計、制作教學PPT都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從而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德育是職業(yè)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德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強化德育的有效方法,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德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胡麗.職業(yè)學校學生德育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

    編輯 溫雪蓮

    汕尾市| 朝阳县| 南充市| 土默特左旗| 巴林右旗| 新沂市| 高邮市| 阜阳市| 社会| 浪卡子县| 泸西县| 彝良县| 德安县| 自贡市| 郯城县| 涡阳县| 砀山县| 黎城县| 宁津县| 寿光市| 白沙| 定州市| 瑞丽市| 临海市| 柘荣县| 苍梧县| 临朐县| 辽宁省| 磐石市| 普安县| 常宁市| 克什克腾旗| 天津市| 湖口县| 兴山县| 黎城县| 行唐县| 富锦市| 汝阳县| 盐源县| 延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