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閱讀雖然十分必要,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因占用大量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將課內閱讀固定安排在課前三至五分鐘,不僅保證學生課前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和熟悉,便于教師在教學中快速引導;而且集中課堂教學時間,保障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踐行新課程倡導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課堂教學;課前閱讀;方法;閱讀內容
高三復習階段,因為要求學生積累作文素材,我安排學生每節(jié)語文課前三至五分鐘按頁碼(每次兩頁左右)堅持閱讀,以強化對作文素材的理解和積累。即每節(jié)課前候課鈴聲一響,語文課代表按計劃組織大家集體閱讀;教師走近教室,就能聽到瑯瑯的讀書聲;步入課堂,查看講桌上值日學生填寫的《班級日志》后,巡視閱讀情況,等學生閱讀結束,即可進入正常教學。
為此,聯(lián)想到高中三年所有語文課的課堂閱讀,我想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方法,并將閱讀任務借此完成。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比較重視課堂內對課文的閱讀,當然這也是非常必要的。然除了文字量比較適中的課文外,高中階段有很大一部分課文是比較長的,課內安排閱讀自然會占用大量的時間,這就會影響教學計劃中對重難點問題充分深入的理解和探究。一般,雖然教師會要求學生課前預習,預習時必然要閱讀新課;然而現(xiàn)實情況是,預習環(huán)節(jié)往往因缺乏持續(xù)的監(jiān)督檢查,導致部分甚至全部學生根本無視或者無暇顧及課前預習,致使學生在課前連起碼閱讀一遍課文的目的也達不到。這讓教師不得不在課堂教學中無論時間充裕與否,都必須安排一定時間讓學生或個人或集體閱讀課文;遇到較長課文,不得已只能勉強安排一遍。如此閱讀,對于能夠選入課本的這些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經(jīng)典文章來說,其在閱讀時需要了解的基本內容和由閱讀延伸出的語言的規(guī)范性、感知性、音韻性等諸方面的益處,那是很難得到的。
結合實踐,我想與其在上課過程中被動安排過多時間閱讀課文,不如另辟蹊徑,真正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將閱讀環(huán)節(jié)固定在課前,并且每次置于學生的組織和教師的監(jiān)管下,使其成為一種常態(tài)和習慣。這樣一方面保證學生課前對學習內容的了解和熟悉,便于教師在教學中快速引導;另一方面節(jié)約或集中課堂教學時間,保障教學任務的充分完成;同時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踐行新課程倡導的教學理念;還可以通過反復或大量的閱讀,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具體做法是:在每節(jié)語文課前一分鐘候課鈴聲響起,課代表組織學生進入相關內容的集體閱讀,一般要求在三至五分鐘內完成。至于閱讀內容和閱讀量,每學期或者每一冊前,教師在與學生溝通商議的基礎上做一定的規(guī)劃和指導,讓他們知道要閱讀什么,閱讀多少,從而使大家提前做好必要準備,鈴聲一響迅速進入閱讀狀態(tài)。那么具體在日常教學中要閱讀哪些內容呢?
1.從高一到高三,只要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每冊課本中連續(xù)的課文,要求學生根據(jù)教學進度在每節(jié)課前依次閱讀。一般只要預計本課需要幾課時,每節(jié)課前都將課文閱讀一遍,直到本課教學結束;如果遇到篇幅較長的課文,可依教學進度,力爭在第一節(jié)課前組織大家閱讀全文,后幾節(jié)課可分別安排閱讀一部分。
2.平時考前復習階段,可重點閱讀要求背誦和識記的內容。每次考前復習階段,可就本階段所學篇目中需要背誦的課文反復強化閱讀或背誦;或選擇配套資料中需要識記的內容有針對性的閱讀;或閱讀一些作文素材,以及一些優(yōu)秀作文或滿分作文。
3.高三階段,重點閱讀規(guī)定的背誦篇目。進入高三,要相對集中閱讀《考綱》規(guī)定的背誦篇目,前期先閱讀后背誦,后期突出背誦;臨近高考,要限定背誦篇目,并可穿插默寫,力求高考中背誦默寫題不失分。
4.文言文閱讀應該作為課前閱讀的重頭戲。文言語感的培養(yǎng)是學好文言文的前提和捷徑,培養(yǎng)的方式唯有閱讀。從高一開始,只要課本中選進的文言文,都要在學習階段反復閱讀,力求熟讀成誦。到了高三復習階段,也要重視文言文的閱讀,使其貫穿整個復習過程中。
5.閱讀課外知識,開闊眼界,提高素養(yǎng)。一段時間,若需要了解某方面的知識,可通過搜集篩選,整理后印發(fā)給全班學生,作為課前集體閱讀的資料。比如傳統(tǒng)道德文化經(jīng)典、民俗民情介紹、文章精彩片段、古今中外名人介紹、地理知識、國際國內大事等內容。
語文學習,閱讀是關鍵,將閱讀分解在每節(jié)課前,并不是說在上課過程中就取消了閱讀。課內閱讀,教師可根據(jù)實際酌情安排,只要有利于教學,其方式方法不拘一格。提倡課前閱讀,讓學生了解和熟悉課文內容,極大地減少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顧慮和擔憂,這較之于以往不得已在講課過程中安排閱讀來說,更有利于教師得心應手地掌控教學過程,也更有可能深入探究重難點。這一改變,牽引著學生向自覺主動的學習方式轉變,為真正實現(xiàn)自主學習邁開第一步,讓教師在摸索了長時間還依然處于固化的教學模式中突出重圍,集中精力去探索更多環(huán)節(jié)適合新課程理念的新方法。
參考文獻:
嚴正梅.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探究[J].文學教育(中),20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