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為了讓學生順利通過《電工基礎》學業(yè)水平測試角度出發(fā),闡述了必須改革現有的《電路基礎》的課程內容和教學大綱,并巧用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發(fā)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
[關 鍵 詞] 中職;測試;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1-0099-01
中職的《電路基礎》將進行學業(yè)水平測試,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從而順利通過考試,并能理論聯系實踐,既能應付各種題型的理論題目又能具體操作,必須改革現有的《電路基礎》的課程內容和教學大綱,并巧用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使其更加人性化,更加自由,能讓學生發(fā)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提高《電路基礎》考試通過率。
一、改革《電路基礎》課程內容
利用傳統(tǒng)的《電路基礎》課程體系,把《電子測量》《元器件》等相關課程加入《電路基礎》中去。更加突出職業(yè)知識技能,將與之相關的學科知識和技能與電路基礎知識有機結合在一起,這樣就能更好地為《電路基礎》課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提供相關知識與
技能。
二、明確《電路基礎》教學大綱
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需求制定教學大綱,明確必須掌握哪些基本的理論、概念和定律,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強調基礎的電路知識,強化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及準確運用定律和公式上,弱化某些推導和公式記憶。比如,在講授電路的簡單直流電路這一章的時候,應該重點強調電路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及其單位,而對戴維南定理、疊加定理等能理解就行了。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情境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通過實驗強化教學理論
例如,“基爾霍夫電壓定律”的講解,首先詳細講解實驗電路及步驟,通過實驗學生已經對基爾霍夫電壓定律有了一定的認識,下面再通過簡單的數學分析方法鞏固理論知識。
如下圖所示:
在a圖電路中,順時針電壓等于逆時針電壓:E1+I2R2=E2+I1R1
在b圖電路中,順時針電壓等于逆時針電壓:I2R2+I3R3=E2
通過這種簡單明了的模式,讓學生更快地掌握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二)提問式教學模式
提問式教學模式是以師生相互對話為背景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在提問式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在上課前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利用提問吸引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為了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讓學生更加熱情地參與課堂,課堂提問可以分為低層次——對新的概念進行辨識和描述;高層次——引導學生用比較、應用、綜合、評價等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根據需要組織課堂提問,有些可設計成聚合性問題,有些可設計成發(fā)散性問題。
以“電容器”這一章節(jié)內容為例,說明在進行提問式教學時,如何通過設置問題來達到教學目的(詳見下表)。
提問式教學模式的形式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思考解決問題,有疑問請教老師。這就要求在課堂上營造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教學氛圍,采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
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薄弱,學習意識不強,只有通過優(yōu)化課程內容和教學大綱,巧用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率,才能使學生順利通過學業(yè)水平測試,獲得知識,掌握技能。
參考文獻:
[1]楊金花.電容器課程教學之我見[J].職業(yè),2013(7).
[2]冉莉莉.高職《電路分析基礎》課程教學研究與改革[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