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世界經(jīng)濟水平的發(fā)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越發(fā)密切,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和用人單位都開始重視應聘者的英語能力。初中階段是學生們打牢英語基礎最重要的階段,而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中一大重點內(nèi)容,所以在日常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能力,讓他們能夠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牢基礎。本篇文章中,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教學實踐淺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能力 學習能力 英語成績
在英語考試中閱讀題占著十分大的比重,從這一點便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英語閱讀題是綜合題型,它不僅僅需要學生擁有廣泛的詞匯量,還要掌握一定的語法和英語語感,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就相當于提升了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訓練的過程中應該要從詞匯、語法等方面出發(fā),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進行有效的積累與學習。接下來,筆者將針對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展開討論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一、課前的注意事項
要想上好一堂英語閱讀課,大量的準備工作是在所難免的。閱讀是一個人的語言知識、文化背景知識以及其它專業(yè)知識共同起作用的過程,閱讀的目的是獲取信息,它體現(xiàn)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雙向的思想交流,這就對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要認真研讀教材,把握學生的不同學習特點,因材施教。對于上課所要講授的知識要有一個整體的規(guī)劃,根據(jù)學生需要把每某些知識點制成思維導圖,并在制作的過程中合理利用關鍵詞、顏色和形狀等因素,讓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清晰、一目了然。
二、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明顯較少。通常情況下,課堂教學均是通過教師單方面講授進行的,這樣不僅會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產(chǎn)生一定的制約效果,而且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為了確保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符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教師非常有必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并不斷改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方式。同時,教師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并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展開調(diào)查及相互交流,讓學生通過結合各種相關材料強化自身的閱讀效果,并不斷提高他們閱讀的自主能力。
三、聽、說、讀、寫四要素相結合
《英語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語言包括聽、說、讀、寫技能以及四項基本技能的綜合運用,可見,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必不可少的四要素。將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yǎng)滲透到閱讀教學中,不僅能讓閱讀教學的層次感更加豐富,激化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同時能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
例如,深圳英語八年級上冊Module 2 Unit4 Inventions, 由于文本內(nèi)容比較長,同時三段內(nèi)容具有同質(zhì)性,都是對偉大的發(fā)明進行介紹。如果采用一讀到底的方法,不僅學生容易出現(xiàn)疲勞;也無法突出教學重點。為此,在完成文本預測和總體感知后,將重點放在the wheel文段,讓學生仔細閱讀查找信息,提煉信息,同時指導學生朗讀文段。通過這一文段的學習,學生基本已經(jīng)了解對偉大發(fā)明描述的基本框架,明確了如何分析說明文段的信息,為后兩段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后兩段的學習筆者采用以聽為主學習the telephone,以編寫對話的形式讓學生學習the light bulb。三個文本采用不同的方式,但卻讓聽、說、讀、寫四個要素有機地得到了訓練,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英語閱讀教學的效能。
四、掌握學生狀態(tài)進行科學分組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起到一個統(tǒng)籌作用,要了解班級的每一名學生的生理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最大程度的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動態(tài),這樣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將學生分配出最科學的小組。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探究,這樣才能夠了解自己與其他學生之間的差異,逐漸縮短差距。教師在分組時不能夠只依靠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分組,還要對學生的多方面因素進行考慮,例如學習熱情以及與他人溝通能力等,這樣分出來的小組才是最科學的結果。
五、掌握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提問
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在教學過程中要掌握好課堂提問的環(huán)節(jié),對于不同的學生要評價其綜合情況提出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提出的問題對學生來說不僅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還要保證學生能夠回答上來,尤其是后進生,這樣的提問方式才會一點一點的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8B Unit 3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1)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passage? (2)How many levels does this game have? (3)Where can we buy it? 我們應該多給后進生機會回答這一類的問題,積極引導他們完成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保證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期望與關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
六、在英語文化啟發(fā)下增加課外課程閱讀
閱讀本身即為儲存文化知識的重要方式。學生的文化模式可通過閱讀形成,這些最終也能提升他們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增加課外課程閱讀材料對于學生接受文化知識也是非常適合的。但是由于跨文化背景知識是非常廣泛的領域,它會涉及到生活的所有方面。而教師在課堂里要談論到所有內(nèi)容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引導學生多做課外預讀是對于文化導入教學非常有效的補充。
七、讓學生沉浸于西方節(jié)日的氛圍中
西方國家有許多各種各樣的節(jié)日,比如圣誕夜、復活節(jié)、感恩節(jié)、母親節(jié)等。對于學生來說記住這么多節(jié)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當節(jié)日來臨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去參加節(jié)日活動。比如母親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賀卡給他們的母親。在愚人節(jié),可以開一些有趣的玩笑。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可以在放松而且開心的氛圍中感受西方社會的文化。
結語:總的來說,不管是在平日的學習中或者是現(xiàn)實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不同的方法的,只要用對了方法便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英語閱讀的訓練也是如此,教師只要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那么學生們便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能力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這樣學生們便會在努力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以及英語綜合素養(yǎng),進而為自身今后的英語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蔣蕓.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英語教師[J]. ,2015(4):28-31
[2]李佳.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證研究[J].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