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文學翻譯應(yīng)充分考慮兒童讀者的特殊群體性,在遵循文學翻譯的基本原則的基礎(chǔ)上,應(yīng)堅持兒童本位原則、歸化為主,結(jié)合異化的原則,以及采用適當手段再現(xiàn)童趣的原則。
【關(guān)鍵詞】兒童文學翻譯 兒童本位 童趣
一、兒童文學翻譯的特點
兒童文學翻譯歸屬于文學翻譯的范疇,它應(yīng)遵循文學翻譯的一些基本原則。同時,兒童文學翻譯又有其區(qū)別成人文學翻譯的幾個特點。第一,兒童文學翻譯作品的特定目標讀者群是兒童。他們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仍帶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都有限。第二,兒童文學原作讀者與譯入語讀者存在巨大的語言文化差異,使兒童讀者更依賴譯者幫助他們克服這種差異。第三,相對于成人文學翻譯,兒童文學需要譯者要用更多的翻譯手段彌補其在翻譯過程中語言方面的損失。針對這三個特點,在從事兒童文學翻譯時應(yīng)注意以下三個原則。
二、兒童本位原則
兒童文學翻譯中最主要的原則就是兒童本位原則,即以兒童為中心,為兒童而翻譯。接受美學創(chuàng)始人姚斯曾說,“文學作品從根本上講注定是為接受者而設(shè)定的?!弊g者根據(jù)讀者對象擬定翻譯原則也是很多翻譯理論家和實踐家的共識。如半個多世紀前的西奧多。塞弗里就根據(jù)譯文的不同目的和要求,提出不同的翻譯方法。奈達在Translating Meaning 中提到“12歲孩童的文本構(gòu)建與受到過高等教育的成人的文本構(gòu)建是完全不同?!边@些都要求譯者在從事兒童文學作品的翻譯時,除了要準確傳遞原文意思之外,還要使譯文符合兒童的理解和欣賞能力,一切以兒童看得懂,喜歡看為原則,即“兒童本位原則”。這一原則的體現(xiàn)可通過以下三個層面即語音層面、詞匯層面和修辭層面來實現(xiàn)。首先,在語音層面上,選詞應(yīng)富有節(jié)奏韻律。如大家都熟悉的兒歌“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其次,在詞匯層面,注意選詞的類型。實體詞、語氣詞、感嘆詞、疊詞等具有口語色彩的詞會使譯文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有利于渲染氣氛和加強語氣,符合兒童的心理和認知特點,從而引起兒童的閱讀興趣。
三、采用歸化為主,結(jié)合異化的原則的翻譯策略,消除語言障礙,克服文化差異,激發(fā)兒童讀者興趣
針對兒童文學翻譯作品與譯入語讀者的特點,兒童文學翻譯對文化因素的處理應(yīng)采用歸化的翻譯手段,符合譯入語兒童讀者的文化認知和心理特點。畢竟,兒童對異域文化的了解十分有限,通過主要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輔助異化的翻譯策略,以兒童熟悉的語言背景為外衣,引起兒童讀者的興趣,加上精彩的原著內(nèi)容,足以使他們主動去探索同樣精彩而有不同的異域文化。例如任溶溶所譯《夏洛特的網(wǎng)》。
“Hooray!” yelled the crowd, ”He’s up! The pig is up! Good word Zuckerman! That’s some pig!everone was delighted! 譯文:“萬歲萬歲萬萬歲!”人群歡呼起來?!八饋砹?!這豬起來了!干得好!這真是王牌豬!人人興高采烈。
譯者把歡呼詞“Hooray”,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譯為“萬歲”,并使用了重復的修辭手段,一下子就拉近了中國兒童讀者與原著的距離,烘托出當時熱鬧生動的場面。
但是,使用歸化的翻譯策略,消除語言障礙并不是完全抹去愿做本身的語言特色和文化特質(zhì)。在目標語小讀者能理解的前期下,用異化策略,適當保留原作的文化差異,客觀上也能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這也與我上文提到的兒童本文原則相符,兒童文學翻譯活動的展開應(yīng)充分考慮目標語兒童的具體情況。
四、準確再現(xiàn)童趣,激發(fā)創(chuàng)造想象
根據(jù)《兒童文學詞典》的定義,童趣,即兒童情趣,是與兒童心理特點相適應(yīng)的兒童語言行動的情調(diào)趣味在文學作品中的反映。通常是兒童文學情感色調(diào)趣味性的簡稱。它是少年兒童行為心態(tài)和語言行動在文學作品中的藝術(shù)再現(xiàn)。由此可見,兒童文學翻譯中采用一切必要的手段來再現(xiàn)童趣,顯得尤為重要。童趣手段的再現(xiàn)可通過詞匯層面和風格層面來實現(xiàn)。如趙元任所譯《艾麗絲漫游奇境》“Curiouser and curiouser!” Cried Alice.譯文為:“越變越希漢,越變越切怪?!盇lice 原文使用一些非正規(guī)詞匯來表此案原文的童趣世界,如這里原文語法錯誤的“Curiouser and curiouser!”,表達了Alice激動之余慌不擇語的情形,正確的應(yīng)為“more curious”.趙元任充分發(fā)揮譯者的主動性,把 正確的漢語表達“稀罕”和“奇怪”變成了“希漢”和“切怪”,與原文對應(yīng),準確的再現(xiàn)了原著的童趣。
五、結(jié)束語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在注重閱讀的今天,兒童文學的翻譯已經(jīng)成為兒童擴大閱讀,了解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兒童文學翻譯的過程中,除了遵守文學翻譯的一些主要原則外,還應(yīng)堅持兒童本位原則、主要采用歸化,適當異化的原則,以及再現(xiàn)童趣的原則。同時,在兒童文學翻譯活動中應(yīng)以兒童為顯性的讀者,以成人為隱性的讀者,這樣作品才能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
參考文獻
[1]余雅萍.論“兒童本位”翻譯觀[J].北方文學,2013(2)
[2]張魯艷.兒童文學翻譯簡述[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7(5)
[3]任溶溶 .夏洛的網(wǎng)[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