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大量的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習作水平,語文能力乃至認知思維水平的提高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豐富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最佳途徑。我以新課標為指導思想,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指導進行了實踐。下面談談我的做法、體會。
【關鍵詞】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培養(yǎng)興趣最重要。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才能愉快地進行課外閱讀。所以,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興趣的方式可以采用:
1.誘導法
學生每天的學習任務較重,很多同學不愛主動閱讀,老師可以利用各種契機,根據(jù)學生特點,適當引讀部分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等,用生動的描述,引發(fā)學生對課外書的向往,激發(fā)孩子閱讀興趣。每天盡可能抽10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成果分享,使同學們互相帶動,互相影響。天長日久,主動閱讀,喜歡閱讀在班級成為了一種習慣。
2.示范法
言傳不如身教,每次讀書時間,教師也和學生一起讀書、做筆記。在讀書展示周里,教師和學生一起寫讀后感、共編閱讀小報。教師用自身閱讀的行為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帶動學生,讓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課外閱讀。
3.激趣法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為了學生能保持讀書的熱度,在閱讀教學的開展中,老師要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閱讀過程,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不失時機為孩子某一做法進行激勵、喝彩,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在動力。比如:夸獎孩子的讀書筆記做得好;閱讀小報圖文并茂;因閱讀積累豐富了詞匯,習作進步大……
4.榜樣激勵法
教師可以向?qū)W生介紹葉圣陶、毛澤東、高爾基、老舍等中外名人熱愛讀書、苦讀成才的故事,誦讀、摘抄有關讀書的名句、格言和詩詞,讓學生懂得古今往有作為的名人名家,都博覽群書、勤奮讀書。
二、課外閱讀指導要把握好要求
教師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應把握四點要求:
1.精心選擇課外閱讀內(nèi)容
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閱讀個性和閱讀水平,向?qū)W生推薦健康向上、質(zhì)量較高、對學習有益的讀物。根據(jù)小學生善于形象思維的特點,可循序漸進地選擇推薦圖文并茂、形象鮮明的好書給學生看,學生易被吸引,就會熱情地去閱讀。還可以結(jié)合所學課文和相關文學影視作品,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同步比較閱讀。
2.明確課外閱讀的基本量
根據(jù)實際,在小學語文各學段提供的推薦閱讀書目中,選出部分作為各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目,確保學生閱讀總量不低于課標規(guī)定的最低要求。
3.結(jié)合語文課本開展拓展閱讀
學生的課外閱讀不能限于書本,除了班級圖書角里的書籍和學生訂閱的雜志以外,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還可以學會用各種途徑進行廣泛閱讀。比如上網(wǎng)閱讀、看電視中一些優(yōu)秀的欄目等。充分利用網(wǎng)絡拓展閱讀,加大學生的閱讀量。
4.切實提高課外閱讀質(zhì)量
教師應以教材為依托,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制訂讀書計劃,成立讀書興趣小組,建立完善的檢查評比機制,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幫助學生及時調(diào)整閱讀策略。
三、指導學生有效閱讀的策略
1.營造良好閱讀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币o學生積極營造寧靜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很好地進行閱讀。我校學生是一次性進校的,中午不回家,在校吃完午餐后有一個多鐘頭的休息時間。為了保證閱讀時間,每周至少利用一個中午的時間來進行課外閱讀,閱讀班級圖書角里的書報、校園文化長廊的板報內(nèi)容、教學樓道墻上的古詩、優(yōu)秀文章、成語故事、名人名言;舉行讀書交流會,交流收集的好詞佳句、詩文警句、名人讀書故事、讀書心得體會等。
2.擴大閱讀范圍
魯迅先生說:“讀書必須如蜜蜂采蜜,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只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們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條件,保證學生有書讀,讀好書。主要加強班級圖書角建設,除了學校配置的書籍外,發(fā)動學生把自己的好書帶來放在圖書角,大家互相交換讀。還要動員家長密切配合,盡可能多抽出點時間帶孩子到書店、圖書館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學校和家庭還結(jié)合重大節(jié)日、重大事件、特色活動,組織帶領孩子看看有關體育、環(huán)保、國防科技等方面的書籍資料,拉近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距離,拓寬學生的視野。
3.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培養(yǎng)學生有好的讀書習慣,引導學生做到“三定”:一要定書。教師根據(jù)課標和學校實際,分學段列出必讀書目、推薦書目、可讀書目。學生要養(yǎng)成選一本就要讀完一本的習慣,不能半途而廢。二要定時。在學校規(guī)定的讀書時間以外,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選擇盡可能固定的讀書時間,不能斷斷續(xù)續(xù)。三要定量。每個學段都有閱讀量的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分階段制定出讀書計劃,克服課外閱讀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4.搞好閱讀成果展示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少年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痹诎嗉夐_展“讀書周”、“讀書節(jié)”活動,舉辦讀書匯報會、故事會、演講比賽、讀書征文比賽等活動;開展“讀書信息卡片展”“書簽制作”“讀書知識競賽”“讀書演講比賽”“自辦讀書小報”“讀書征文”“自主閱讀匯報單”等多樣的閱讀成果展示活動;評選“讀書迷”、“故事大王”、“優(yōu)秀讀書筆記”,及時給學生搭建交流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讀書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愛讀書的情感,引導學生在博覽群書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
總之,通過實踐研究,提高了我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水平,學生的閱讀水平也提高了。
參考文獻
[1]何春華.淺談培養(yǎng)農(nóng)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24):233-234.
[2]劉小梅.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性[J].師道:教研,2011(7):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