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資源開發(fā)與利用》課程要求學生全面掌握信息技術手段從而能夠完成對相關專業(yè)的教育資源進行采集、處理和傳遞等操作,案例教學在表現(xiàn)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上比較有優(yōu)勢,適合于學生在這方面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有利于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案例教學 公共課 教育資源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高校對于師范類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教育資源的采集、獲取、處理、加工和傳遞等方面的要求逐漸提高?!督逃Y源開發(fā)與利用》這門課程旨在教授師范類專業(yè)的學生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對教育資源進行合理處理和利用,以便更好地應用在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而案例教學法該門課程的教學上展示了獨到的作用。
二、案例教學法的綜述
1.什么是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簡單理解就是從案例出發(fā)來進行教學的方法。一般在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協(xié)作學習、討論、角色扮演等方法來促進學習者的思考,以便對案例進行全面解讀、分析,并以對話等方式展示自己觀點和與他人交流想法的過程。案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和靈活運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立足于教育教學中特定的問題情境,沒有固定答案,只有開放性的解決方案。
2.案例教學法的歷史發(fā)展
案例教學法最早起源于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當時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開創(chuàng)了“問答式教學法”,它被認為是案例教學的最初萌芽的形態(tài)。而案例教學的真正起源,是始于1870年的哈佛大學法學院,當時的院長克里斯托佛·哥倫布·蘭戴爾為了加強對學生的職業(yè)培訓,把案例教學引入法學教育,后來這一教學法又在其它學院推廣時收到了較好的反響。
3.《教育資源開發(fā)與利用》課程教學現(xiàn)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高校對師范生的要求愈加綜合化,《教育資源開發(fā)與利用》這門課程,除了要學生掌握信息化設計方面的知識外,還要他們學會如何利用技術手段來實現(xiàn)對于豐富的教育資源的加工處理,存儲和傳遞。目前該課程的授課教師大部分通過例題分析的方式介紹基本知識 ,也即通過例題來向學生展示教育資源開發(fā)利用的相關知識點。其實這樣的教學方式 , 本質仍然是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一方,這種教學方式比較適合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而不適合講解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和教育資源加工處理的操作,而在這種形勢下,在《教育資源開發(fā)與利用》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對于提升該門課程技能操作部分的教學效果,從而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與教育,有著特別的優(yōu)勢。
三、案例教學的應用特色
1.良好的溝通與互動
案例教學最明顯的優(yōu)勢就是從案例出發(f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就案例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問題進行分析、評判、討論和交流,在輕松、平等和熱烈的氣氛中達到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和學習知識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不用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在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中,師生合作互動,共同進步。
2.案例的真實性與實踐性
案例是案例教學整個流程的基礎和核心,案例首先必須是真實的,學生從真實的案例中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分析解決方法并且提出解決的策略,對現(xiàn)實才更具有指導意義。其次案例要具有實踐性,讓學生能夠輕松進入真實的實踐情境,面對真切存在的問題,擔當一定的角色去解決實踐情境中的問題,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引導與主動探究
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一直交織著教師的適時引導和學生的主動探究。對于一些容易理解的和容易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適時弱化自己的引導角色的作用,而對于解決起來存在很大困難的問題,教師要做適當引導,這種引導也必須是有分寸的,有度的,否則將會影響到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教師要能夠做到用引導的方式來讓學生獨立思考,經過這樣的鍛煉讓學生形成全面考慮問題的習慣,從而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化,廣度不斷拓展,能夠舉一反三,進而進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全面的課程考核與評價機制
案例教學倡導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的培養(yǎng),而學生的成績也不應該僅僅體現(xiàn)在一張試卷上。作為案例教學的教師,應該結合《教育資源開發(fā)與利用》這門課程的特點,規(guī)劃好案例教學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并設計好案例,準備好案例教學的整個流程,并且在過程中認真記錄學生在團隊中的表現(xiàn),包括是否認真預習案例材料,是否積極發(fā)言,踴躍溝通,是否已經掌握案例材料中對應的知識點并能靈活應用。把這些表現(xiàn)加入到學期最后該門課程的總評價中,這樣才是對案例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表現(xiàn)的全面記錄。
四、小結
案例教學是一種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經驗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在《教育資源開發(fā)與利用》課程教學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優(yōu)勢和特色有助于學生在該門課程上的學習,并且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素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王麗娜.計算機基礎教育之我見- 案例/啟發(fā)式的巧合應用[J].計算機教育,2007,(16 ).
[3]龔沛曾,楊志強.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計算思維培養(yǎng)[J].中國大學教學,2012(5):51-54.
[4]張燕琴.淺談高職院校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研究[J].福建電腦,2012(1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