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實現(xiàn)“有序,有效,有情,有趣”的“四有”課堂,我們著力構建“四段八步”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求找出一條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轉變的有效之路,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達到愿學、樂會、會學、善學的境界。
關鍵詞:四有課堂; 四段八步; 教學模式;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56)01-115-001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蔽覀儤嫿ā坝行颍行?,有情,有趣”的“四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追求這種教育理想,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情趣盎然,貼近實際,激發(fā)動力,并能使學生學有所獲。
一、構建“四有”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觀念
1.要有正確的學生觀
陶行知曾說:“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蔽覀冎新毥處熞槍χ新殞W生起點底、差異大的現(xiàn)狀,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能力差異、學習風格差異等,發(fā)揮學生的特長,使學生學有樂趣、學有興趣、學有成效。
2.要建立教育生態(tài)觀
學生將在某種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蓬勃發(fā)展。所謂教育生態(tài),我們把它看作是一種學生發(fā)展的條件系統(tǒng)或環(huán)境系統(tǒng)。我們的目的是創(chuàng)設學生受到的外部壓力與他的內部動力相一致的學習生態(tài),使學生主動學習而產生高效益。
3.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角色觀
教師應擔當著激發(fā)者的角色,我們采取了生本的激發(fā)模式,教師成為學生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創(chuàng)設生機勃勃的課堂,建立促使回歸自然的教育。
二、“四段八步”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
1.明確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
新課程提倡設計真實、復雜、開放的教學情境,誘發(fā)、驅動并支持學習者的探索、思考與任務達成。針對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創(chuàng)設真實或仿真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獲得有情、有趣的生活體驗,并明確任務導向,在一個廣闊的時間和空間里交流、探索。課堂上所要探究的“問題”不是單一的一個個思考題,而是為完成某項學習任務或熟練掌握某項技能而設置的一個問題系統(tǒng)。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精心考量,和學生一起思考為完成學習任務應需要解決哪些問題,一起制定“學習任務計劃表”,這是學習探究的起點,由此明確探究的目標和方向,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2.架梯鋪路,探究實踐
學生在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共同進行實驗探究,這是教學的關鍵步驟。教師在幫助學生擬定合理的研究計劃,選擇恰當?shù)姆椒ㄖ?,教師要提供一定的實驗條件或必要的資料,由學生自己動手去實驗或者查閱,為任務表上的問題尋求答案。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應適時引導、相機點撥,起到一個組織者的角色,指導、規(guī)范學生的探索過程。自主探究的方式是獨立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結合,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尋求合作的團隊精神。經(jīng)過探究過程,學生要把自己的實驗過程或者查閱的資料進行總結概括,得出自己的結論和解釋。不同的學生或者團隊可以就同一問題提出不同的觀點或方法,他們要能夠將自己的結論清楚地表達出來,以供大家共同探討。
3.交流評價,概括總結
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既能實現(xiàn)教學相長,更是大家一起分享智慧的最佳途徑。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充分、自由地交流探究的思路、方法和成果。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對學習成果進行全面的疏理,總結教訓、提煉經(jīng)驗,形成較為完善的知識體系和認知方式。
4.反饋訓練,遷移拓展
將探索學習活動中的成果活學活用方能真正轉化為自身的能力,這就需要進行舉一反三地運用于解決具體問題,在遷移拓展的過程中,既能“入乎其內”,又能“出乎其外”, 打開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維,架設課堂與實踐的橋梁,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境界。
教學流程圖例如下:
三、“四段八步”教學模式的注意問題
1.營造民主的互動溝通環(huán)境
中職教師要秉承“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傳統(tǒng),相信中職學生的學習潛力,熱愛尊重學生,營造民主融洽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聯(lián)系和交流,使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主動參與整個教學過程,營造良好的互動合作的學習氛圍。
2.情境創(chuàng)設的現(xiàn)實性和問題的趣味性
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貼近現(xiàn)實,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主動地與教師、同學、教材的意義交往,全情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得到升華,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實現(xiàn)目標的達成。
3.教學評價堅持鼓勵為主的原則
“四段八步”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體系也是一種過程性評價,教師在課堂上要多使用“綠色評價”,在學習過程中隨時觀察并記錄學生的表現(xiàn),特別是他們的每一個精彩的創(chuàng)意,每一個獨立的思考,都應不失時機地予以贊賞,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xiàn)其能力的成功體驗。
課堂教學是形成教學質量的主渠道,實施“四段八步”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一種探索有效教學的改革嘗試,我們試圖由此對新課程教學改革作深刻解讀,以求找出一條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轉變的有效之路,期待我們的教學模式,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達到愿學、樂會、會學、善學的境界,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有序,有效,有情,有趣”。我們的實驗還在繼續(xù),還在不斷地摸索與反思,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我們用心,一定會收獲一個生機盎然、春色滿園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