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家?;?,使學校與家庭在育人這一共同目標上達到“無縫銜接”,會有效地促進育人對象個性發(fā)展。本文從“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活化家?;有问健?、“加強引領與培訓”三個方面闡述了優(yōu)化家?;拥牟呗?。通過多元互動,有效地調(diào)動家庭的教育力量,在和諧的教育合力中,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關鍵詞:家校互動; 策略; 個性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1-065-001
所謂“家?;印?,是指對學生最具影響力的兩個社會單元——家庭和學校,在育人實踐中,相互溝通、相互配合,以達到育人目的的一種教育模式。這里講的“互動”,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學校在教育學生時能更多地得到來自家庭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家長在教育子女時也能更多地得到來自學校方面的指導,使學校與家庭在育人這一共同目標上達到“無縫銜接”,并最終創(chuàng)造出使育人對象個性發(fā)展的學校與家庭和諧育人環(huán)境。
一、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管理,變“客體”為“主體”
1.成立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是學生家長主動參與學校管理和監(jiān)督工作的群眾性組織。一般來說,學校設立兩級家長委員會,按班級設立“班級家長委員會”、“年級家長委員會”,在“年級家長委員會”的基礎上設立“校級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的成員由家長自愿申報,競選產(chǎn)生。成立了家長委員會之后,制訂家長委員會章程,使家校雙方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并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通過會議,一方面使家長委員全面了解學?;虬嗉壍霓k學情況、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共同探討學校、家庭教育方面的有關問題,并請家委會的委員們?yōu)閷W?;虬嗉壍陌l(fā)展出謀劃策。
2.建立家?;ネǖ拈L效機制,解答家長的疑問,接受家長的監(jiān)督
學校應通過設立意見箱、公開學校領導和班主任的聯(lián)系電話、校長接待日、網(wǎng)上交流平臺等方式方法,及時解答家長對學?;虬嗉夀k學方面的疑惑;此外,定期開展調(diào)查問卷和家長評教活動。每學年,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任教情況、學校辦學情況等向?qū)W生家長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咨詢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3.建立家?;ヂ?lián)的合育方式,積極引領家長,結成家校同盟
家長是學校教育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共存者,其存在是顯性的,其蘊涵教育力量是隱性的。如果能讓家長參與到活動開展、學生管理中來,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尋找在某一方面有專長的家長聘為校外輔導老師,定期邀請家長來校授課,開辟各種有益于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新課程資源;招募一批熱心教育、關心學生的家長為家長志愿者,開展“愛心家長護學崗”、“愛心家長環(huán)保崗”等活動,讓更多的家長走進校園,全面了解學生生活和學習,并以公益的形式為學生的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邀請家長參與學生品行評價,在學生素質(zhì)評價體系中,增加了“家長評”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家長成為學生思想品德評價的主體。這樣一來,不僅使評價全面、客觀,更主要的是讓家長與學校一起來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二、活化家?;有问?,變“單一”為“多元”
1.嘗試多種溝通方式,加強信息互通
首先,用好傳統(tǒng)的家校溝通方式。家訪是最傳統(tǒng)的家校溝通形式,電訪、短信、郵件對傳統(tǒng)家訪是有利的補充,由于及時聯(lián)系,使家校溝通更方便、更快捷。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智能手機的推廣與應用,班級QQ群、微信群、朋友圈、班級博客等現(xiàn)代信息平臺,進一步暢通了交流渠道,使家?;有愿鼜?。如通過班級博客,教師可以將本班班級動態(tài)、學生表現(xiàn)情況、家教觀點以及教育教學方面的要求,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及時傳遞給家長,還為學生提供交流學習心得、展現(xiàn)自我風采的空間,實現(xiàn)了家?!傲憔嚯x”。
2.建立“家長開放日”制度,促進家校共育
家長非??释私鈱W校、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現(xiàn),讓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了解教師課堂教學情況和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親身體會孩子在校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親身感受學校對孩子辛勤的培育,是一種更為有效的溝通方式。一是活動開放。盡可能組織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如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社團活動及重大慶典等,使家長更直接地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有利于及時溝通交流。二是課堂開放。學校每學期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學生家長來校聽課,讓家長了解學校素質(zhì)教育情況,了解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情況。
三、加強引領和培訓,變“要求”為“指導”
1.采用多種方法,提高家教水平
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教師,家長是否掌握科學教育方法,對營造培養(yǎng)孩子良好心態(tài)、健全人格和道德修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家教水平,是家?;庸灿|(zhì)量的保障。在培訓的方式方法上,一是開辦家長學校,聘請學校校長、優(yōu)秀教師、心理咨詢師、NLP導師,或者在育兒方面有心得的家長作為家長學校的指導教師,按年級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及年齡特征,為學生家長作專題講座,針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和難點問題進行分析、講解,讓家長們從中受到啟發(fā),掌握一定的科學教養(yǎng)知識。二是編輯或查找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學習材料,供家長閱讀參考。三是充分利用校園網(wǎng),建立“家教園地”,家長可以將自己在家教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投放到網(wǎng)上,由學校家教指導小組成員及時地進行解答。
2.召開專題家長會,解決問題
家長會是以家長為核心、學生階段性學習情況的溝通會議。家長會既可以向家長匯報孩子的學習情況,又能針對學生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進行交流和指導。好的家長會需要教師的精心策劃、合理組織。在家長會的形式上,也要深入研究區(qū)別對待。合作式的圓桌家長會便于對教育中的共性問題進行討論、探索;分批式的專題家長會能使家長與家長之間找到相同的話題,教師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成果展示式的家長會通常是教師組織,學生表演,或?qū)W生作品演示,家長參觀或鑒賞為主要內(nèi)容,這種形式增加了教師、學生、家長的三方互動;每次開家長會都要留一定的時間,聽聽家長的呼聲和合理化的建議,懇請家長評價老師、評價學校,讓家長得到民主參與的機會。
總之,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根本,社會教育是支柱。在教育事業(yè)這片沃土上,構建起“以學校為主導,家長緊密配合”的互動模式,積極探索家?;拥男路椒ㄐ虏呗裕瑢鼘W校與家庭的距離,會更有效地調(diào)動家庭的教育力量,提升學校管理的生命力,在和諧的教育合力中,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