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是《桂林山水》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56)01-054-002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1.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欣賞一處美景,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這個地方是哪里呢?(我國廣西的桂林)讓我們和作者一同乘著木筏,走進這幅連綿不斷的畫卷!
2.板書:桂林山水
二、有感情朗讀課文
1.聽配樂朗讀,通過聽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感知桂林山水之美。
2.分段朗讀。
三、課文賞析
1.這篇文章作者寫了桂林的_______和_______。(山和水)
師:同學們認為桂林的山水有名氣嗎?
師: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
師:“甲”的意思是第一,人們認為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這是對它的高度贊揚,如果不親自去看看,怎么能理解呢?作者也興沖沖地乘著木筏,蕩漾在漓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講解“觀賞”與“欣賞”的異同。
2.賞析第二自然段
水我們都見過,比如潺潺的小溪、湍急的河流,作者見過的漓江水是什么樣的呢?
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同學們看課文,說說漓江水都有哪些特點?
生:靜、清、綠(板書:靜、清、綠)。
師:漓江水有多“清”呢?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指導學生用驚訝的語氣讀這個句子。)
師:連江底的沙石都看得到,漓江的水果然很清。
師:作者是如何來寫漓江水的“綠”?
生: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指導學生用感嘆的語氣讀這個句子。)
師: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無暇:沒有瑕疵。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比喻(把漓江水比作翡翠)。
師: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漓江的水綠得真美??!
3.賞析第三自然段
我們欣賞了桂林山水之美,那桂林的山又怎么樣呢?
同學們齊讀第三自然段。
師:大家觀察這段和第二自然段在寫法上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生:(1)開頭也用了對比的寫法。
(2)結構是一樣的,都分別寫了桂林山的特點。
師:桂林的山又怎樣呢?
生:奇、秀、險(板書:奇、秀、險)。
師:我們看看作者是如何寫“奇”的,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
生: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
師:奇峰羅列從哪里可以看出來?(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
形態(tài)萬千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
“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這個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比喻,排比。
師:同學們能不能也寫一個這樣的句子?
________真_____啊,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_。
生:學生舉手回答
(例:___天上的云真美啊,像貓,像狗,像馬。)
師:桂林的山有多險?同學們找到相關的語句。
生:桂林的上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師:危峰兀立:危:高。兀:高高的突起。指高高的山峰直直地聳立著,山峰筆直地挺立,感覺很危險的樣子,形容山勢險峻。
怪石嶙峋:有身體消瘦露骨、突兀的樣子、山石形狀奇特等意思。
看山勢,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它雖然是靜止的,卻也給人徒增幾分險峻之感,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小結:我們隨著作者的步伐,走進了桂林的山,盡管我們沒有親自到過,作者形象的描寫,我們早已經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
4.賞析第四自然段
師:山、水各有姿態(tài),如果把山和水一起來觀賞,又有怎樣的姿態(tài)了?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第四自然段。
誰起來給我們讀一讀這段?
生:學生舉手讀。
師:讀得很好!
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樣聯(lián)系?同學們找找看。
生: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
師:水的周圍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因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山水交融,已經很美了,不僅如此,在這山水之間還有空中的云霧迷茫,山間的綠樹、紅花、江上的竹筏小舟的點綴,使這幅畫顯得更美了。
師:在這美麗的景色中行船,會有什么感覺?
生: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板書: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師: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
因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麗的畫卷,因此小船在碧綠的江面上行駛,人就仿佛置身于畫卷中游覽、觀賞。形象地表達了作者蕩舟漓江的深刻感受。
師:結尾的詩句與課文第一、二兩段的哪些句子有聯(lián)系?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聯(lián)系:“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與課文第一段中“我們乘著木船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與課文第二段中“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這兩個句子前后照應。
作用:結尾的詩句是這兩個句子的延續(xù)與總結,使全文的結構顯得十分緊湊完整。
四、體會作者情感
作者有敏銳的觀察力,懷著好奇心來觀賞桂林山水,看到如此優(yōu)美的風景,心中的喜悅便油然而生,所以作者寫下這篇文章,來表達對桂林山水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板書:熱愛和贊美)
五、情感升華,拓展延伸
我國地域遼闊,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多不勝數(shù)。桂林山水只是這眾多景物的一個縮影,我們看屏幕,欣賞一下祖國的美景,由衷的產生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六、課文結構
桂林山水
總寫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 靜 清 綠
分寫
山 奇 秀 險
總寫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熱愛 贊美
七、作業(y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