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材研讀是語文備課的重中之重,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就是反思加實踐改進,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同課異構(gòu)做了相關(guān)探討。
關(guān)鍵詞:教材研讀; 備教材; 備學情; 備生成空間
當學校教導處給我們?nèi)昙壵Z文組下達一個重要任務(wù),讓每一位語文老師都要上一堂公開課,而且要上同一篇課文,也就是同課異構(gòu)。我們七個語文老師是又驚又喜,驚的是,時間緊,任務(wù)重;喜的是,一篇課文,七人來上,那肯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后我們商量、研究、討論,最后決定上《一個小山村的故事》。我們七人開始各自鉆研教材,各自認真?zhèn)湔n,從教本、自己的學生、自身上課特點出發(fā)來設(shè)計課文教學,也就是說做到了備教材、備學情、備生成空間,說實在的,我還是第一次與各位同行來上同一篇課文,也就是說第一次上同課異構(gòu)的課文,而且還是與六位又年輕又肯鉆研的后起之秀研討。我不禁想:這篇課文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重點、難點,那無論怎樣都應(yīng)該是一樣的。
【教材簡介】原本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因為村民過度砍伐樹木,最終被無情的洪水卷走了。課文呼吁人們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這個故事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它還揭示了人類破壞自然、傷害地球的種種錯誤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所引發(fā)的嚴重后果——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一、知識與技能:
1.在讀中品詞析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2.讀懂課文主要內(nèi)容,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中表達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領(lǐng)會愛護家園、保護環(huán)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5.重點: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5.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二、教學設(shè)計亮點
怎樣才能與眾不同、獨具慧心?那就真得需要仔細研讀課本??上У氖牵夷挲g較大,對電腦只是一知半解,對于課件制作未能做到熟能生巧,運用自如,真是“電腦到用時方恨少”呀!于是,我便結(jié)合以前李鏜老師所說的教材研讀是語文備課的重中之重,絞盡腦汁,把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慢慢地運用到我對文本的研讀,對文本深沉的理解,從文本中挖掘別人所不能看到的小亮點。我想:那只能是教學過程、設(shè)計與方法可以不一樣。最后,我決定創(chuàng)設(shè)情境教學,以朗讀為主,在比較中理解句子。我自認為我的教學設(shè)計有五個小亮點:
1、在學習課文第一段小山村的美景時,我注重了這段的寫法,先概括后具體,這剛好是本冊的一個知識點。再帶著孩子一起美美地讀第一段,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使學生對先概括后具體的寫法更了解。同時,我再用課件展示小山村的美景、圖片,讓學生用自己所學的成語來形容一下這個小山村(風景優(yōu)美、風光秀麗、風景如畫、山清水秀、依山傍水、如詩如畫.....)我緊跟著問學生這些優(yōu)美的詞語從哪來的?鼓勵孩子多看課外書,多采集優(yōu)美的詞語,做到學以致用。
2、播放洪水咆哮的課件,感受山洪帶來的災(zāi)難,理解小山村被洪水沖毀的無影無蹤。再結(jié)合書中的插圖,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還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這樣的情境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呢?
3、在比較中理解句子,在朗讀中感悟句子的含義。
①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②一年,一代,山上的樹木減少,裸露的土地擴大……
①樹木變成了一棟棟大大小小的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煙囪冒出的濃煙,消失在天空中了。
②樹木變成了房子,變成了家具,還有樹木隨著煙囪冒出的濃煙,消失在天空中了。
①不管怎樣,靠著鋒利的斧頭,村子里家家戶戶的日子過得都還不錯。
②不管怎樣,靠著鋒利的斧頭,村子里家家戶戶的日子過得都還不錯。
4、注重抓住兩個關(guān)鍵詞“拎”“斧頭”,兩個關(guān)鍵問題“拎出了什么?”(學生的回答很不錯,有的說拎出了黃土地,有的說拎出了災(zāi)難,拎出了毀壞。)“文中鋒利的斧頭出現(xiàn)了幾次,還可以說是什么樣的斧頭?”
5、在這堂課的末尾,我設(shè)計了一個答記者的小環(huán)節(jié)。
①一個小記者采訪山村里幸存下來的人們,現(xiàn)在想說些什么?
②一個小記者采訪,如果在小山村旁立一塊標牌,該寫什么提示語?(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對村民的勸告表述出來。)
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很自然悟出:小山村消失了可以重建,可是,我們?nèi)祟惞灿械募覉@——地球!卻只有一個,所以如果我們破壞了大自然,那我們最終還是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讓我們攜起手來,保護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會保護環(huán)境,從自己做起。
但是,當我聽了其他幾位老師的這堂課,我真是慚愧呀!更是受益匪淺??!每位老師都認真對待,扎實上課,那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呀!特別是王琴琴老師的教學設(shè)計十分新穎,課件制作相當精美,王老師的激情噴發(fā),全然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教學思路,讓大家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為之怦動,為之欣喜。李雅麗老師的課堂那是音樂的課堂,甜美的聲音,甜美的微笑,感覺每一句話語都在跳舞,那真實美的享受!
總之,通過這次同課異構(gòu)的教學,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如要認真研讀文本,做到備教材、備學情等,見識到了中興學校許多教育精英,同時也知道自己與年輕老師的差距,更清楚自己未來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高效課堂;李鏜《教材研讀是語文備課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