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戶外運動課程不僅能有效鍛煉學生體魄,還能培養(yǎng)大學生的堅強毅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對提升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介紹了戶外運動的定義及特點,分析了當前大學生戶外運動的現(xiàn)狀及安全問題,并探討了高校戶外運動課程安全保障體系構建策略。希望為高校戶外體育運動課程的良好發(fā)展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 高校 戶外運動課程 安全保障體系
一、戶外運動的基本定義及特點
戶外運動的基本定義為:一項在自然環(huán)境和場地內(nèi)舉行的一組集體體育運動項目群。也有部分學者將以走出家門,而更加貼近大自然的運動統(tǒng)稱為戶外運動。無論定義如何,戶外運動都是一項具有很強自然性和綜合性的運動,廣泛的涉及水、陸、空三界的多種體育運動。參與者可根據(jù)自身興趣愛好和具體需要,進行戶外運動形式的自主選擇。
與一般性的運動相比,戶外運動有其自身的一系列特點。首先,當前的許多戶外運動帶有探險性質,其不乏很大的挑戰(zhàn)性,具備一定的極限及亞極限運動特點。其次,戶外運動要求貼近自然,挑戰(zhàn)自我,對個人毅力及團隊合作精神都有很強要求。另外,戶外運動對場地的要求較低,隨戶外環(huán)境的變化可選擇不同的項目及難度。
二、高校戶外運動課的現(xiàn)狀及安全問題分析
我國自21世紀初以來,對高校戶外運動的發(fā)展日益重視。2002年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綱要》,2003年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本科專業(yè)課程試行方案》。這兩項文件,明確將露營、野營、溯溪、攀瀑、攀巖、登山、野外生存、遠足、郊游、山地自行車、穿越、蹦極、漂流、潛水、探險、滑冰、滑雪、定向越野等戶外運動納入了大學體育教育的范疇。2005年,“山地戶外運動”正式被國家體育總局列入正式開展的體育項目之一。
但隨著戶外運動的開展,很多的戶外運動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2011年一年,其發(fā)生的戶外安全事件就多達100多起,而其中,高校學生戶外運動事故占到了其中的三成以上。目前,造成學生戶外運動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安全意識薄弱;二是戶外運動的相應安全教育缺失;三是安全監(jiān)督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四是公共救援體系的相對不足。
三、高校戶外運動課程安全保障體系構建
(一)強化戶外運動的教育培訓
“安全”是戶外運動首先應該重視的。而要保障戶外運動的安全,其安全教育必須先行。在戶外運動課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唯有如此,才能在課程活動中保持警惕,避免因疏忽大意出現(xiàn)的安全問題。戶外運動的安全教育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專業(yè)教師培訓,由于戶外運動在高校的普及較慢,所以部分高校的戶外運動課程并非專業(yè)教師任教,這也給相應的戶外運動課程留下了安全隱患,因此,高校要注重提高相應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安全意識,可利用相應的在線課程培訓教師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并利用寒暑假對教師進行專業(yè)的實踐技能培訓。這樣不僅能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還能促進其實踐水平的提高,為戶外運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保障。
其次是針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培訓。一方面,要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及戶外運動的安全防范能力;另一方面,還應該提高學生在安全事故中的應急救護能力。針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可先對學生進行戶外安全常識的教學,并進行相應的測試。之后再通過實踐教學將理論運用于實踐之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并通過兩者結合運用,促進學生對戶外運動的危險預測、安全防范及應急救援等多種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二)強化戶外運動安全監(jiān)督管理
強化戶外運動安全監(jiān)督管理對戶外運動的安全保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戶外運動安全監(jiān)督管可分為技術監(jiān)督和行為監(jiān)督兩種。其中技術監(jiān)督指代的是對物質條件的一系列監(jiān)督,包括設備器械、場地環(huán)境等,防止這些物質條件問題造成的安全隱患。行為監(jiān)督則主要針對師生的行為規(guī)范,通常包括規(guī)章制度建設、組織管理、安全責任的實施、師生安全培訓等多個方面的內(nèi)容。
另外,還應該針對戶外運動進行危險預警,通過對各類戶外運動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及整理工作,向學生及教師發(fā)布響應的預警信息,避免危險時段在危險地區(qū)進行戶外運動課程,以降低戶外運動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
(三)強化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面對戶外運動的安全事故,預防是第一重要的。但在安全之外,還要注重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避免萬一情況下的事故處理,以便事故出現(xiàn)時能夠進行快速而有效的應急救護。首先,學校要在戶外運動課程中開展有關戶外運動急救課程的單元,并注重模擬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自救及救援能力。并通過授課的方式,不僅要教導學生充分利用現(xiàn)場的人力物力進行應急處理,還要教導學生利用多種途徑進行外界求援,從多個方面進行事故的應急處理。
另外,針對較為嚴重的事故,要協(xié)調處理好各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政府和社會其他部門幫助時,要積極聯(lián)系,并對相關課程的安排、人數(shù)等具體情況做好詳細的上報,以便于消防、通訊、醫(yī)療、交通、專業(yè)戶外救護等組織機構的協(xié)調處理。
四、結束語
戶外運動課程的開設對高校學生有著諸多益處,不僅可能鍛煉其體魄,還能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但戶外運動又有其危險性,因此,學校方面一定要注意做好相應的安全教育,并協(xié)調建設好相應的安全保障體系,以便防止戶外安全事件出現(xiàn),并在萬一的情況下,也能做好突發(fā)狀況下的應急處理。
參考文獻:
[1] 劉微娜,周成林,孫君.青少年戶外運動動機對運動堅持性的影響:運動氛圍的中介作用[J].體育科學.2011.10:41-47.
[2] 朱江華.學校引入戶外運動課程的價值探究——以東華大學的實證研究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