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豬疫病防治中,關鍵步驟是進行消毒處理,這樣可以凈化飼養(yǎng)環(huán)境,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減少生豬疫病的發(fā)生,進一步控制疫病傳播,提升生豬飼養(yǎng)的質量和效率,對于經濟收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但現階段,在進行生豬飼養(yǎng)時對于消毒等問題認識存在不足,重視程度不夠,造成疫病防治方面存在誤區(qū)。首先分析豬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作用,進而提出消毒的常用方法。
關鍵詞 豬疫?。环乐畏椒?;消毒
中圖分類號:82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7.043
我國生豬飼養(yǎng)在畜牧業(yè)中占據重要位置,是農業(yè)經濟的組成部分,對于人們日常生活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對于農民來講是重要的經濟來源。但在進行生豬飼養(yǎng)的過程中,因為受到環(huán)境的限制,大部分采用大規(guī)模集中飼養(yǎng)為主,生豬疫病率高。因此,消毒是一項防止疫病的重要途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明確其重要性,做好日常生豬飼養(yǎng)的消毒工作。
1 豬疫病防治中進行消毒的重要性
1.1 有效阻隔疫病傳播
在豬舍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消毒,可以將豬舍內的各種表面病原體消除;同時,可以減少因為豬舍內空氣環(huán)境問題造成的病毒繁殖情況,有效切斷傳播途徑,減少病毒傳播,防止疫病出現擴散情況。在進行疫病防止過程中,現階段的工作還存在一定的誤區(qū),人們僅僅將重點放在對生豬的疫苗控制方面,造成對飼養(yǎng)環(huán)境的忽視。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一部分病毒傳播,在生豬體內產生抗體,但存在預防漏洞。而高效徹底地隔離消毒對于大部分病毒產生預防效果,從而避免疫病的發(fā)生和傳播[1]。我國進行生豬飼養(yǎng)主要在室內,并且養(yǎng)殖密度較高,如果對衛(wèi)生環(huán)境處理不當容易造成生豬集體感染疾病,對于生豬養(yǎng)殖造成危害。同時,生豬在室內養(yǎng)殖自身抵抗能力較弱,一旦出現病毒感染,對于整個豬舍生豬都會帶來威脅,因此,從源頭消滅病毒是關鍵因素,在豬舍開展疫病防治工作對于生豬養(yǎng)殖意義重大。
1.2 有效減少病毒產生
豬舍進行消毒中,經常使用高效消毒劑,這樣消毒劑主要的成分是酸類物質、堿類物質和活性劑等,且這些制劑都是廣譜的,對很多的微生物無害,且即使配比得當也不會對生豬自身產生危害。對于生豬飼養(yǎng)環(huán)境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生豬養(yǎng)殖質量,一些病毒、寄生蟲蟲卵都可以通過消毒劑進行抑制,提高生豬飼養(yǎng)的經濟效益。
通過消毒劑進行消毒,對于生豬體表寄生蟲蟲卵等可以有效殺滅,避免因為生豬養(yǎng)殖密度過大造成的交叉感染。同時,重視豬舍環(huán)境也便于日常管理,一旦出現生豬疫病可以盡可能快的排查原因,找到病原,及時進行補救。
1.3 安全性高
在進行生豬飼養(yǎng)消毒過程中,其安全性是較高的。生豬本身容易因應激造成繁殖障礙和疫病,進而對于整體生豬飼養(yǎng)質量造成影響。而使用消毒劑對生豬影響較少,減少生豬應激性反映,不會對生豬生長等帶來影響。同時,消毒劑本身不作用在生豬身上,因此對于生豬影響較小,相較于疫苗等直接作用于生豬的抗生素,安全系數和食用質量進一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豬飼養(yǎng)的經濟效益。同時,消毒工作不需要專業(yè)人員進行指導操作,便于工作人員進行學習,可以按照計劃定時定量展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生豬養(yǎng)殖中通過疫苗進行疫病防治的方式存在一定弊端,疫苗本身對生豬帶來的影響無法判斷,導致生豬進入市場后存在潛在威脅。而對生豬及周邊環(huán)境進行消毒的方式,主要對外部環(huán)境進行管理,并不涉及到生豬本身,進一步保證食品安全性。
2 豬疫病防治中消毒方式的應用
2.1 物理方法
物理消毒方法就是利用一些基本的光、熱等方法,通過物理手段將病原消滅,控制病原的傳播,使原始病原喪失感染能力。在物理消毒中經常使用的是高溫消毒,主要是通過高熱破壞病原體原本結構,達到消除病毒的目的。高溫消毒主要是通過噴火消毒的方式,將豬舍、地面和墻壁等進行消毒,保證整體飼養(yǎng)環(huán)境整潔。除高溫消毒方法外,物理消毒方法還包括洗刷、通風清掃等,將生豬糞便和排泄物等進行清掃,盡量將其中殘留的病原體清除。近幾年,光消毒這種新型消毒方法也被應用到豬舍消毒中,利用陽光和紫外線進行消毒,陽光作為殺菌劑,廣譜高效,而紫外線殺菌能力較強,在豬舍重要位置安置一些紫外線消毒燈管,達到消毒的目的。同時,可以充分利用陽光照射,將細菌殺害,既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價值,還可以提升養(yǎng)殖質量[2]。
2.2 生物熱消毒法
生物在發(fā)酵過程中會產熱,可以將這些熱量充分利用起來,利用熱量進行消毒。這種方法常用于對糞便進行消毒。具體做法如下:首先,將排泄物進行密封,主要是使用泥土等,在密封的過程中排泄物會發(fā)酵產熱,這個熱量可以將糞便中的寄生蟲蟲卵殺死,提升消毒效率。通過這樣的方式產生的廢料可以二次利用,用于土地的施肥,增加了經濟來源。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也在不斷取得進步,相互之間的競爭加劇,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生豬飼養(yǎng)業(yè)務進行擴展,形成專業(yè)的產業(yè)鏈,將單純的飼養(yǎng)業(yè)務擴展到養(yǎng)殖種植一體化模式,在經濟效益和抗擊自然災害方面能力進一步提升。通過生物方法,不僅對整體豬舍的衛(wèi)生環(huán)境有一定的改善,還可以擴大經濟效益。
2.3 化學方法消毒
化學方法消毒主要是通過化學制劑和藥物進行消毒?,F階段,常用的消毒方式主要包括消毒液、福爾馬林等。這類消毒液的目的主要是抑制病毒的生長,對豬舍進行消毒,保持豬舍的清潔,防止豬舍出現腐爛變質物質影響生豬健康。但在進行消毒的過程中要針對豬舍不同部位使用不同化學制劑,在糞便、水溝等位置可以使用漂白粉;水泥地面、豬舍、陶瓷用具位置可以使用氫氧化鈉消毒等,這樣分區(qū)域的消毒方式可以將消毒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進一步提升消毒質量和效果。
進行消毒溶液的配比需要按照消毒溶劑方式不同進行不同比例的選擇:福爾馬林消毒液,在實際消毒中按照使用目的區(qū)分,1%的水溶液主要用于對豬本身進行消毒,保持生豬體表清潔,減少細菌滋生。如果配置比例在3%~6%,則用于墻面等消毒,防止出現對生豬本身的傷害;新潔爾滅也是常用的化學消毒制劑,用于消滅革蘭氏病菌,一般配比在0.1%可以直接作用于生豬體表,用于消滅病毒。而大于0.1%比例配比就只能作用于豬舍等部位,盡量避免接觸體表;漂白粉也是經常用作殺菌的消毒制劑,主要成分是氯酸鈉,漂白粉主要對生豬周圍環(huán)境進行消毒,配比一般在27%~39%,這樣可以將細菌進行消除,防止芽孢傳播;通過這些具體消毒方式的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豬舍細菌含量,提升衛(wèi)生質量。
3 結語
在進行豬疫病防治中,需要將消毒工作重視起來,強化消毒工作作用,將防治工作放在首位。在具體工作中,將生豬的疫苗注射、藥物保健等工作與消毒工作進行配合,采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促進科學養(yǎng)殖的發(fā)展,提升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進一步促進豬疫病防治工作的技術提升,實現科學化的養(yǎng)殖。
參考文獻
[1]崔洪青,趙艷俠.試論豬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J].畜禽業(yè),2014(12):28-29.
[2]余樹明.消毒在豬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探析[J].當代畜牧,2014(32):65-6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