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持久、穩(wěn)定的音樂興趣,將會對個體參與音樂學習和音樂活動產生推動力,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也是多渠道的,可以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音樂欣賞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等多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形成良好健康的音樂審美情趣。
關鍵詞:小學音樂 教學 興趣培養(yǎng) 手段
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意義,早已被人們所認識,愛因斯坦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句至理名言。關注和重視學生音樂興趣與愛好,既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基礎和基本動力,同時也是學生在音樂上持續(xù)發(fā)展,終生熱愛音樂的根本保證。
如何運用強而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喜歡上音樂課,愿意上音樂課,并在音樂課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表現能力、感受能力和鑒賞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才是進行音樂教育的根本性課題。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也是多渠道的,可以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音樂欣賞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等方面來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
一、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教師應本著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發(fā)學生走向熱愛音樂道路。音樂教師除了認真鉆研教材、細致備課、兢兢業(yè)業(yè)地上課之外,還必須在儀表、教態(tài)、教學語言、教學方法等問題上細心處理。
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理解能力較差而模仿能力較強的特點,在音樂的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形態(tài)語言和生動的有聲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對其所聆聽的音樂可以自由發(fā)表見解,而不應總是促使學生進行勉強的聯想,或是教師來作標準答案式的講解。教師還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
(1)通過律動練習來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律動是人體隨著音樂節(jié)拍,進行有節(jié)奏動作的一種活動。在學生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而左右擺動,并逐步引導他們加入拍手、跺腳、點頭、揮手等簡單的動作;還可以模仿搖搖籃、劃船等生活中熟悉的動作;或者啟發(fā)他們進行簡單的即興表演。
(2)通過音樂表演來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美國著名鋼琴家史蘭倩斯卡曾說過:“音樂是一種活生生的語言,比任何口語說出來的言辭更容易打動人心,表達深刻、感情強烈。”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用歌舞的形式表現歌曲的主題內容,其表演形式可多樣,單人、雙人或集體舞表演都可以。
(3)可通過故事引入新課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引入新課是一個過渡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有些歌曲可以編成童話故事,歷史故事,教師還可以把有些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作為故事講述給學生聽。這就要求教師有豐富的音樂知識,通過教師生動地講述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4)通過器樂教學來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器樂教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不但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還滿足學生自我表現、自我尊重的希望,體現參與音樂活動的喜悅。通過吹吹打打,演奏出悅耳的音樂,使他們獲得成功體驗,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特別是對那些嗓音條件不太好,在歌唱活動中不能獲得滿足的學生,器樂學習無疑給他們增加了成功的機會,同樣可以獲得美的體驗,增強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
二、通過音樂欣賞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音樂欣賞的方法很多,而且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大致包括:引起學生欣賞的動機和興趣;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情感反應;組織學生參與體驗、評價、分析等欣賞活動;注意欣賞中學生個性、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關鍵是使欣賞教學的得當。在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
(1)聽。多聽完整的樂曲,使學生一開始就獲得一個完整的音樂形象。教師要極有感情地彈奏或彈唱整個樂曲(包括聽錄音),把學生帶進樂曲的意境,從直覺感受到樂曲的情緒。
(2)想。欣賞歌舞曲是可以先出現一幅孩子跳舞的畫面,要求學生在聽老師演唱的過程中,想象孩子在怎樣地跳舞。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懂得音樂就像一幅幅會動的圖畫。會聽音樂,就是要在聽了音樂后去想象。
(3)說。在學生聽懂了音樂所要反映的內容和情緒后,通過老師彈奏時速度、力度等的變化,讓學生進一步辨別音樂所要表現的形象。在欣賞教學中,師生間要有大量的思想交流與感情溝通,而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必須有一種傳播媒介或工具??梢哉f,最方便、最實用、最有效的傳播工具莫過于人的語言。
(4)做。欣賞是聽覺能力的訓練,但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有時借助做,讓學生親自動一動,做一做,來加深多音樂內容及情緒的理解,這比光聽的效果更好一些。
(5)唱。為了使學生真正掌握不同情緒歌曲與樂曲的特點,最好讓學生唱一唱。尤其是小學生的欣賞曲目大部分以聲樂為主,更適合給學生邊聽邊唱邊欣賞。
三、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以其豐富的表現力、巨大的容量、良好的交互性、極大的共享性,贏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同時也向傳統(tǒng)的“五個一”(一塊黑板、一只粉筆、一張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并迅速成為現代化教育不可或缺的工具。
四、通過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戶外音樂游戲的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1)室內環(huán)境的設計。音樂教室的設計除整潔舒適、色彩鮮明、教學用具各得其所外,最重要的就是營造一個濃厚的音樂氣氛,使學生一走進音樂教室就進入這人為優(yōu)化的情境,其力度、其真切感和美感,深深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
(2)戶外音樂游戲的創(chuàng)設。音樂游戲不是單純的玩耍,而是使學生在游戲中獲得豐富的精神享受。由于戶外的環(huán)境因素,也許被演繹出來的音樂千姿百態(tài)、互不相同,然而這并不是重要的,因為游戲本身就是一個無垠的空間,它接納每一種色彩,肯定每一份答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才是最重要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是使孩子們學好音樂的前提,也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之一。“興趣”是上好音樂課的關鍵。一堂成功的音樂課應該說是師生之間心靈的感應,心靈共振;換句話說,也就是使學生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內,獲得學習音樂的無限快樂。音樂是情感藝術,它能直接而強烈地影響人的感情,能觸及人的心靈深處。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既是學習音樂的一種推動力,也是需要加以逐步培養(yǎng)、發(fā)展的品格。
總之,教育有法,教無定法,要想得法,需不斷地追求與探索。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盡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fā)性、創(chuàng)造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愉快、積極地獲取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音樂天地》2005年5月,陳亭而《淺談“新課標”環(huán)境下音樂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2〉《中國音樂教育》2005年11月第137期,殷悅《豐富我們的音樂生活》
〈3〉《中國音樂教育》2005年5月第131期,賈俊萍《談教學中教師的作用》
〈4〉《山東教育》2001年第26期,馬秀玲,嚴運蘭《循循善誘,聲情并茂——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