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哪里來?特級教師于永正很直白地告訴了我們是孩子們讀書讀來的,并不是依靠著老師每天在課堂上講來的,并不是依靠著老師給他們天天做題目做來的。唐代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就充分體現(xiàn)了閱讀的重要作用。如何讓大部分學生,通過閱讀感受生活的美,享受閱讀的喜悅,提高語文水平?下面我將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學生一旦對閱讀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釋放巨大的潛能,覺得越讀越有興趣,越讀越想讀。要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認為要在閱讀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下功夫。閱讀教學前,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已知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預測、產(chǎn)生猜想。最常見的方法是讓學生看著課題,想想會產(chǎn)生什么問題,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讀讀課題,猜一猜課文會怎么寫?當學生帶著一種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文本中心意圖,不斷提出疑問或話題,使學生不斷產(chǎn)生閱讀愿望。當學生懷著某種愿望或為達到某種愿望而進入閱讀活動時,他的整個閱讀過程會始終充滿著閱讀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終保持著閱讀興趣,閱讀成為學生輕松愉快自主建構的過程。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要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相關內(nèi)容的興趣,將學生閱讀的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這樣,學生就會始終保持自主探索的濃厚的閱讀興趣。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放手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學習。如學生學會拼音這個識字工具后,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借助課文注音把書讀通讀順。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應該是點撥、啟發(fā)、激勵學生,重點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閱讀、理解、品味、感悟。
三、開展主題閱讀活動
選擇“主題學習”中有代表性的文章,教給學生一些讀書方法,如瀏覽性泛讀、速度、品味性精讀,圈點、勾畫、批注摘記、歸納、感想等等讀書方法和寫讀書筆記的方法,從方法上提高閱讀效率。 在閱讀課上,老師不統(tǒng)一安排閱讀內(nèi)容,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選擇文章,自由選擇讀書方法,進行自主閱讀。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好故事好文章推薦活動,讓同桌之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介紹自己讀過的故事,由學生向?qū)W生推薦介紹或互相補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讀書,還要思考、表達、傾聽等,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多種語文能力。學生喜歡競爭,愿意參加各種比賽活動。因此,教師要結合“主題學習”的單元主題和題材特點,多設計和開展一些競賽類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梢酝ㄟ^開展成語接龍擂臺賽、成語積累大王、古詩背誦大王評選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蛘哌M行精彩段落品評,講故事,語文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在講述、競賽、品評、交流等活動中發(fā)現(xiàn)不足,尋找差距。進而取長補短,完善自我,形成“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人人爭相讀書的好氛圍。
四、積累與實踐
積累對于語文的學習非常重要,語文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平日的辛勤積累,古今中外,很多作家都注重知識的積累。積累的過程,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地增厚語文功底,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與感悟。這種積累是閱讀經(jīng)歷的初級階段,能對學生的人格、各方面修養(yǎng)起著良好的熏陶作用。但這種隨意性、消遣性的積累,較難快速地深入學生的大腦,化為自己的知識。這就迫切需要閱讀的主體在無形積累的基礎上加強有形的積累。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世上真正能過目不忘的人畢竟少之又少,所以進入閱讀的精讀階段就要學會摘抄,記錄,點評,質(zh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