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學好一門學科,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樣,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也是如此,本文論述了在化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推進素質素質教育構建高效課堂的幾個措施。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學生;素質教育;高效課堂
我們知道,素質教育就是要創(chuàng)造這樣一種境界:學生好學、喜學、樂學;教師喜教、愛教、樂教、要使學生好學、喜學、樂學,首先應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興趣是學生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也是順利推行素質教育的前提,為此,對初三的化學課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1.以實驗為基礎,激發(fā)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加強實驗,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化學實驗中,引導學生興趣的往往是實驗中產生的現(xiàn)象,如顏色的變化、氣體產生、沉淀生成、燃燒、爆炸等,因此,在實驗過程中筆者緊緊把握這一點,做好各種實驗,以生動、鮮明的實驗現(xiàn)象對學生的認識產生影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過濾和結晶”中課本上安排用冷卻熱的飽和溶液結晶法分離NaCI和KNO3,因2者均是白色固體,溶液均為無色,故當結晶分離出KNO3,有的同學會懷疑慮出的是否KNO3,為此若NaCI改為黃色的FeCI3,此時再重復實驗,固體是白色的,母液為黃色的,與前者對照,現(xiàn)象更明顯,消除了學生的疑點。
2.改變課堂結構,調動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的主渠道,在以往的教學中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幾乎在一堂課中教師占主導地位,但在推動素質教育的今天,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能點撥引導,課堂更多的時間要留給學生,所以教師就要根據(jù)教材內容,靈活改變課堂結構,精心設計教學程序,才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完初中化學“二氧化碳的實驗制法”一節(jié)后安排后述一組課堂演示實驗課,步驟如下:
1)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氣體-產生白氣沉淀;
2)繼續(xù)通入CO2氣體-沉淀消失;
3)加熱以上溶液—再次生成沉淀,并放出氣體;
4)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鹽酸—沉淀再次消失,并放出氣體。
以上實驗現(xiàn)象很明顯,在實驗完畢后引導學生充分討論,各抒己見,然后讓同學們寫出各步反應的方程式,這樣的課堂結構,不僅引人入勝,氣氛活躍,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滿意的教學效果。
另外還可以恰當?shù)剡\用幻燈,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它們可以多角度地拔動學生的心弦,多方面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尤其是多媒體教學可使學生多渠道獲取信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授“分子、原子”一節(jié)時,因分子、原子是微觀粒子,學生們無法看到,所以理解起來顯得困難,但當學生們看到利用多媒體演示的用電子隧道掃描顯微鏡拍攝的分子照片、用原子排列的字樣時,便使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難點很容易便解決了。
3.加強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學習興趣
在化學課本中有許多知識與日常生活有關,在教學中多聯(lián)系實際,讓同學們感到學有所有,如鐵是應用最廣泛,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一種物質,所以教學時重點應放在鐵的生產和使用應注意的問題上,可在教學過程中啟發(fā)同學們討論鐵在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如鐵必然放在干燥的地方,不可以跟酸性物質接觸和共存,使用時涂上保護層等等,這樣使同學們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同時完成了教學重點,逐步提高了素質。
4.開展課外活動,保持學習興趣
化學教學僅局限于課堂是遠遠不夠的,同時也適應不了當前形勢的需要,化學課外活動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與課堂教學相比它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如開展趣味化學實驗,科技小制作,舉辦科普知識講座、組織社會調查活動等多種形式,既豐富了同學們的課外知識,又開拓了視野,同時更進一步推行了素質教育。
5.重視化學史教育,鞏固學習興趣
化學發(fā)展史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選用適當?shù)幕瘜W史材料,如“氯氣的發(fā)現(xiàn)”、“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侯德榜與侯氏制堿法”等,同時還可以介紹一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化工生產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等,通過化學發(fā)展史的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化學發(fā)展的歷史,一些著名化學家的典型事跡,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意識,進一步推進了素質教育。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把握好它,才有可能使素質教育深入課堂。
【參考文獻】
[1]楊麗榮.提高初中化學復習課教學效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8)
[2]劉麗偉.淺談提高初中化學復習教學質量的策略[J]. 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9(04)
[3]唐少華.基于學生學習的初中化學復習課教學設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
[4]屈云峰.中學化學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西部(下半月),2008(08)
[5]曾姝琦,吳鑫德.淺談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27)
[6]謝岱燕.淺談新課程中初中化學教學方式的轉變[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21)
[7]白孝忠.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 甘肅科技縱橫,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