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寅初不怕冷水
馬寅初早年留學于美國耶魯大學,游泳是該校的必修課。他從此開始學游泳,并養(yǎng)成了洗冷水澡的習慣,堅持了60多年。1958年,馬寅初的“新人口論”問世不久,遭到了點名批判。有人打抱不平地對馬寅初說:“您提出逆耳忠言,卻有人潑冷水?!彼麉s風趣地說:“我是最不怕冷水的。近50年來,我洗慣了冷水澡,天天洗,一天洗兩次。冷水對我非但無害,反而有益健康?!?/p>
葉挺被囚拒絕理發(fā)
葉挺被俘遭囚禁,一直拒絕理發(fā),也不刮胡子,堅決表示他是在前線抗日的軍官,沒有錯誤,不獲自由,決不妥協(xié)。他還養(yǎng)了一頭奶羊,每天自己放牧或割草喂它,自己擠奶吃。出獄時,葉挺的頭發(fā)長得披到肩上,胡子也到了胸前。他帶著勝利者的微笑對沈醉說:“過去你幾次勸我剪掉它,我都沒答應。現(xiàn)在我要主動把它剪下來,但是我還要把它好好保存起來?!?/p>
劉茂恩少年膽大
劉茂恩,字書霖,國民黨陸軍上將,先后擔任過第十五軍軍長、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及河南省主席;1949年去臺灣,擔任“國策顧問?!彼?898年出生于河南省鞏縣神堤村,幼年同本村兒童玩耍時,常以“官長”自居。稍長,頗有膽識。一年夏天,黃河北岸孟縣農民在黃河灘種的西瓜剛剛成熟,即遭洪水之災。神堤村緊靠黃河南沿,村里水性較好的成年人紛紛游過河去摸西瓜。群童圍觀,垂涎三尺,相互推搡,但無人敢涉足。這時,劉茂恩大叫一聲:“看我的!”就縱身跳入激流之中,他也和別人一樣,滿載而歸,與同伴們美餐一頓。因此,村里人都夸獎說:“這孩子不凡,將來能成大器!”
李杜單騎入匪穴
“辛亥革命”后不久,清廷王公肅親王善耆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支持下,慫恿蒙古反動貴族巴布扎布哨聚蒙匪,策劃“獨立”。奉軍二十九師師長吳俊生奉命率部征剿,連連失利。張作霖只好調集重兵進行決戰(zhàn),將匪首巴布扎布擊斃,但其余部仍蠢蠢欲動,“宗社黨”余患未除。時為第二十九師團長的李杜目睹兵來匪去,人民不堪其苦,便親書剿撫計劃上呈當局,請求單騎直入匪穴,勸其歸順,以避免雙方征殺,生靈涂炭。同僚恐其受害,百般勸阻。他揮毫寫下“倘能靖邊氛,一身何足惜”,毅然辭別同僚,單騎深入匪穴,與匪首談判二十余日,終于說服匪首繳械投誠,并交出日本人資助的武器彈藥、清朝遜帝肖像、龍旗等物。李杜的這種大智大勇,深得官兵贊譽,但也受到師長吳俊生的嫉妒和排擠。他不愿受其促狹,于1919年秋呈上辭表,拂袖而去。
肖軍下戰(zhàn)書拳打馬蜂
30年代,肖軍的《八月的鄉(xiāng)村》在魯迅的幫助下出版后,張春橋化名狄克,著文攻擊肖軍,又和華蒂社的馬蜂一起利用小報挖苦影射魯迅。魯迅先生寫《三月的租界》給予反擊。肖軍則怒不可遏,揚言要親手狠揍張春橋和馬蜂,并下達“戰(zhàn)書”:某日晚上在徐家匯的草地上決一雌雄。張春橋自知不是對手,推馬蜂上去交手,自己權充證人。肖軍練過武術,進過講武堂,剛一交手,馬蜂就被摔倒在地,著實挨了幾拳頭。法國巡捕聞聲趕來詢問,肖軍笑嘻嘻地回答:“沒事,我們練摔跤呢!”
陳毅戒煙
陳毅一度吸煙很厲害,因此得了氣管炎,當醫(yī)生提出要他不吸煙時,他立即表示堅決戒掉。司機常志剛聽了,露出懷疑的神情。陳毅說:“老常,我陳毅只要下了決心,就能說到做到。”接著又意味深長地說:“我小時候的學名叫世俊,長大了大號叫仲弘。后來我想,萬事成功都得有毅力。于是,我就又起了陳毅這個名字。這回戒煙,我就拿出點兒毅力給你們看看!”說著,當場把煙盒送給了常志剛,果真從此開始不碰煙。
鄒容剪辮懲學監(jiān)
清政府留日陸軍學生監(jiān)督姚文甫,拖著一根長辮子,嚴密監(jiān)視留日學生的進步活動,引起了鄒容等革命青年的反感和憎恨。姚文甫與另一留日學生錢某的小老婆勾勾搭搭,被鄒容等人發(fā)現(xiàn),于是他們決定借此懲罰姚文甫,治治姚的氣焰。一天,鄒容約了幾個要好的同學,腰里藏著剪刀,闖進了姚的住所。姚文甫正在納悶,鄒容上前一記耳光,又指著他罵道:“你竟敢做出這種無恥的事情……”話還未說完,姚文甫的辮子被剪了下來,嚇得姚文甫魂不附體。鄒容又把姚文甫的辮子高高掛在留學生會館的正梁上,留學生們皆拍手稱快。
羅炳輝十二歲打官司
羅炳輝十二歲時,當?shù)匾粋€極有勢力的惡霸到羅家訛詐。羅炳輝與惡霸說理,惡霸說:“老子在這片地方,比誰都要高跳三尺!”羅炳輝說:“三尺算什么!老子長大了要飛起來,把你這樣的壞蛋殺光!”父親慌忙要外出借錢來消災,羅炳輝阻攔說:“拿錢塞狗洞,還不如跟他打官司。”惡霸令打手行兇,羅炳輝在鄉(xiāng)鄰保護下,逃下阿都山,請親戚寫狀紙,歷數(shù)惡霸罪惡,到官衙擊鼓喊冤,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打起官司來。升堂時,官吏十分震駭:“這個十二歲的娃娃好大的膽子!”惡霸花錢賄賂,才勉強判個平頭。羅炳輝成了轟動一時的人物,人們說他是“吃了雷公膽的干娃娃(云南土語,“干娃娃”意為“窮孩子”)。
羅榮桓勇試“關帝老爺”
羅榮桓小時候,家鄉(xiāng)的成年人大多信鬼神,尤其崇拜關帝廟中的“關帝老爺”,傳說“關帝老爺”法力無邊,誰要是對他稍有不恭,即使用手去指一指他的金身,立刻就會肚子痛。十幾歲的羅榮桓偏不信這套,決心要試試“關帝老爺”是否靈驗。在“關帝老爺”生辰的前一天夜晚,他約了一個同學偷偷跑進關帝廟,把“關帝老爺”的泥塑金身砸了個大洞,又把腹內鹽茶米谷統(tǒng)統(tǒng)掏出來,然后塞進牛糞、狗尿。第二天,羅榮桓看到接踵而來的善男信女向著滿腹尿糞的泥塑頂禮膜拜,暗暗發(fā)笑,而他什么災病也未發(fā)生。打這以后,他就更加不信鬼神了。
趙登禹不怕吊死鬼
趙登禹是著名的抗日將領,1937年7月28日,在北單南苑抗擊日寇,壯烈犧牲,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上將。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確認趙登禹為抗日烈士。趙登禹自幼長得虎頭虎腦,聰明伶俐。因家境貧寒,他只念了兩年私塾就輟學了。艱苦生活的磨煉,使他臂力過人,膽大機智,性格倔強,好打抱不平。趙登禹十三歲時,拜家鄉(xiāng)(山東荷澤)一帶頗有名氣的武術教師朱鳳軍為師,不到一年時間,打拳劈刀,樣樣嫻熟。有一天,朱鳳軍想試試他的膽量,問他:“你知道今天村西剛添了個新墳頭嗎?”他說:“知道,那是一個吊死鬼的墳?!敝禅P軍說:“夜間你敢到那里打一回拳嗎?”趙登禹斬釘截鐵地回答:“敢!敢!”晚上,他提了一把春秋刀,來到村西墳地,脫去衣服,就耍起無形刀來,一直練到半夜才回來。第二天,朱鳳軍到那里一看,新墳周圍被趙登禹踩成了平路。
韓紫石寄帽斥敵偽
抗戰(zhàn)期間,日軍頭目岡村寧次要汪精衛(wèi)請有名望的韓紫石出任江蘇省省長。汪精衛(wèi)接連發(fā)出幾封親筆信,皆無回音。岡村寧次問汪精衛(wèi)怎么回事,汪說:“這個人與眾不同,好話也難聽進?!睂鍖幋瘟钍绦l(wèi)官找來一把匕首說:“你什么也不要寫,把這個寄給他!我就不相信,老頭子難道不怕死?”半個月后,汪精衛(wèi)接到韓紫石從海安寄來的一個包裹,里面竟是一頂半新的帽子,夾著一張字條,上面寫著:“老夫砍頭若拋帽!”
彭德懷砸店分米
彭德懷17歲那年,湖南發(fā)生了大饑荒,成千上萬的農民無衣無食。當?shù)刈畲蟮囊患颐椎瓿巳酥?,抬高米價,大發(fā)橫財。一天,有二百多災民手拿米袋,肩挑籮筐,一起擁到米店門口,苦苦哀求米店老板按平價出賣大米。但是店主閂上大門,還用棍棒驅散人群,正巧,彭德懷路過那里,見此情景,十分難過,上前去找店主評理,店主非但置之不理,還破口大罵“窮鬼”、“該死”。這可氣急了彭德懷,他把幾個身強力壯的青年農民叫到一旁,說:“我知道米倉里存有一萬擔大米,店主是不會幫助窮人的。與其這樣白白餓死,不如干脆打開糧倉,把米分了?!庇谑牵瑸拿駛兡闷鸨鈸?、木棒和石塊,跟著彭德懷攻打米店。店主嚇得魂不附體。一會兒,米店的存糧全部分光了,彭德懷哈哈一笑,啟程趕路。
(責任編輯/譚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