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洗個涼水澡、運動后大量喝水、光膀子……這些看似很爽的事情,其實對身體并無好處——
誤區(qū)一:穿得越少越好
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膚溫度高于環(huán)境溫度時,增加皮膚的輻射、傳導散熱,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氣溫一般都接近或超過37℃,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huán)境中吸收熱量,因而夏季赤膊會感覺更熱。
誤區(qū)二:太陽鏡顏色越深越護眼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鏡片顏色過深會嚴重影響能見度,眼睛因看東西吃力容易受到損傷,反而起不到保護眼睛的作用。專家建議,鏡片應能穿過30%的可見光線,以灰色和綠色為最佳,這樣不但可抵御紫外線照射,而且視物清晰度最佳,外界物體顏色變化也最小。
誤區(qū)三:夏天喝啤酒能解暑
夏天氣候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斷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熱乎乎的感覺會持續(xù)不斷,口渴出汗現象將更加厲害,不僅達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和工作效率。
誤區(qū)四:夏季晨練越早越好
據專家研究,夏季空氣污染物在早晨6點前最不易擴散,此時常是污染的高峰期。人們普遍喜歡在草坪、樹林、花叢等有綠色植物的地方晨練。而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非但沒有多少新鮮的氧氣,相反倒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對人體健康顯然是不利的。夏季晨練的時間不宜早于6點。
誤區(qū)五:空調保持恒溫狀態(tài)
氣象學家通過試驗發(fā)現,不斷調節(jié)居室溫度,可以使人的生命體溫調節(jié)機制不斷地處于緊張狀態(tài),從而逐漸適應溫度的較大變化,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不致于經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從這個意義上說,空調也是一種保健品,整個居室的溫度應不斷變換,但變化幅度應控制在3℃~5℃之間。
誤區(qū)六:冷水浴最舒服
夏天洗冷水浴,常常會使人“快活一時,難受幾天”。因為夏季人們外出活動時吸收了大量的熱量,人體肌膚的毛孔都處于張開的狀態(tài),而沖涼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得熱量不能散發(fā)而滯留體內,從而引起各種疾病。
誤區(qū)七:大量出汗有益健康
夏天出汗一方面可蒸發(fā)散熱,維持體溫的恒定;另一方面可排出多種有害的代謝廢物,如乳酸、碳酸、肌酐、尿素以及細菌的毒素等。所以在暑天只要能出些汗,小便通利,就不大會得病。若無汗少尿,常為暑病先兆。老年人汗腺萎縮,所以容易得暑病。
那么,為什么出汗多了又不好呢?原因是蒸發(fā)散熱的效果以少量出汗為最佳;若是汗珠大滴流淌,其散熱效果反而不佳,徒然損傷津液和元氣。因為大量出汗可以丟失許多有用物質,導致機體缺鉀、鈉。據測定,汗液中還含有鋅、銅、鉻、鉬、鈷、碘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和其他活性物質,所以出汗過多會導致脫水體虛。
誤區(qū)八:運動后大量喝水
暑天如果運動時間稍長,人體失水較多,必然會感到口干舌燥。有的人運動后便大量飲水,一是覺得痛快,二是覺得大量飲水才能盡快補充身體需要,使體液平衡。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人在運動時,體內大量血液存留在四肢肌肉中。如果運動后馬上大量飲水,勢必會使胃腸道部分血管急劇收縮,吸收能力減弱,且使人感到胃部沉重悶脹,妨礙膈肌的活動,影響正常的呼吸。因此,夏日運動后應適量補充點水,特別是鹽水,不要快速大量飲水。
誤區(qū)九:夏夜不宜晚睡
有人認為夏季后半夜氣溫下降再睡而第二天晚起可更好地休息,但按人體生物鐘的規(guī)律,睡眠的最佳時間是22時~23時,早晨5時~6時是生物鐘的高潮,此時起床精神最好。因此,夏季仍應按時起居。
誤區(qū)十:開門窗通風涼快
在夏季酷熱的日子,室外氣溫很高,有時連外面的風都是熱的,這時打開門窗會使室內外的溫度一樣高。所以,夏日如室外氣溫很高,應在氣溫最高的14時前關上門窗,使室內氣溫保持較低的水平,到傍晚時再打開門窗,房間里會顯得涼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