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閱讀活動已經成為小學生的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而且還能讓他們在讀書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更有助于顯著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本文則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助推作用分析。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多數教師十分注重課內教材的讀寫和認識教育,卻忽視了課外閱讀這一教學手段的運用,導致學生學得辛苦卻效果一般。課外閱讀不僅能豐富小學生的課外生活,也能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課堂效率?!靶夭匚哪珣讶艄?,腹有詩書氣自華?!遍喿x量的增加,在提升一個人的修養(yǎng)同時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升華了一個人的內在美,所以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外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閱讀就像小孩練習走路,老師從引導攙扶,到自己撒手讓學生獨立走路。課外閱讀積極的引導,有利于讓小學生慢慢地培養(yǎng)起獨立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小學生的學習就是在不停地模仿,閱讀書中的故事,了解人物特點,他們甚至會模仿書中的英雄,把它們當榜樣,當成學習的動力。
在課外閱讀中輔之以經常性的讀書交流會,讓學生積極地分享自己閱讀的課外書目和其中的故事,有利于小學生在儲備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出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開展課外閱讀,教師重在言傳身教。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小學生常去模仿的對象之一。老師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自己的學生。
二、課外閱讀有助于促進小學語文寫作發(fā)展
作文依舊是語文教育及考試中的重頭戲。它考驗了一個學生的語文功底、文字表達能力、理解辨析能力、思維的深度、審題的角度及知識面的寬度。小學生因為沒有知識的積累,一般詞匯量少,總覺得沒有可寫性,語言組織能力也比較差,一到寫作文就不知所措,有些無從下筆的茫然?!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n外閱讀能夠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擴大詞匯量,接觸不同的事物,感受不同的故事生活,不僅能學到寫作經驗,積累寫作素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新事物的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促進知識面的拓展,打開了小學生探索世界的大門。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得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小學生自主的閱讀學習比被動接受老師單方面的灌輸吸取多很多。廣泛的課外讀物閱讀,讓小學生了解更多的語文基礎知識,鍛煉了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通過閱讀,不僅能夠讓他們對各種文章寫作的風格和格式加深了解,而且能讓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不同國家的生活方式,風俗文化。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起來的文學素材,對于擴大學生的眼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夯實文字寫作功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讓他們逐漸感受到寫作的樂趣。
三、課外閱讀有助于陶冶小學生情操
語文課本是學習知識的基礎,課外閱讀是對這一知識及能力的補充及鞏固。課外閱讀活動不僅活躍了傳統(tǒng)枯燥的語文課堂,而且有效地刺激了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滿足他們饑渴的求知欲的同時,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生活,讓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逐步得到提升。
冰心老師曾有九字真言:“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告訴大家讀書有益,多讀好書多受益。課外閱讀可以把學生帶到從未觸及的地方,可以把學生帶去未來,也可以讓學生感受過去,在文字中遨游、想象,體會閱讀的樂趣,感受世界的變化。廣泛的閱讀,不僅讓小學生們充實自己頭腦,還可以陶冶情趣。課外閱讀的積累過程,可以讓學生從書中的人物角色特點中學到優(yōu)秀的品質,增強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比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就蘊含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準則。引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在提高了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的同時也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梢哉f,課外閱讀讓小學生生活更歡快,胸襟更寬廣,心靈更純潔。
四、結語
課外閱讀不僅能夠讓小學生學到知識,積累寫作素材,也有利于學生在形形色色的文學故事中培養(yǎng)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回答他們的好奇心,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培養(yǎng)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起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已經成為語文教學計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參考文獻
[1]朱曉利.多一份自由,多一種想象——淺析小學語文課外閱讀[J].青年文學家,2011(24).
[2]朱小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實踐活動有效性探究[J].語文學刊,2011(12).
[3]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A版,2015(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