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是人類社會重要的交際工具。生活中沒有語言我們將無法溝通交流,社會中沒有語言社會則不會進步,而學校中沒有良好的教學語言,學生的發(fā)展將會受到阻礙。所以,語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課標對初中語文課程做出了新的改革,同時對初中語文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會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如:有很多老師講課口吐方言;一些老師上課總喜歡一堂言,有很強烈的“霸權主義”形式;一些老師講課枯燥、乏味,句式單調(diào),平淡無奇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言語表達和學習成績的提高。所以,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問題;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于漪教師認為:有多種因素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但最重要的是教師的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若是非常詼諧幽默,那么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就會異常高漲,若教師的語言枯燥乏味,那么學生就會對這節(jié)課產(chǎn)生反感。由此可見,語文教師教學語言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語文教學的成敗。
一、有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概述
語言是人們交流時必不可少的工具,這時的語言可以帶有一定的隨意性,但是教學語言則要帶有一定的專業(yè)性。所以,在初中,教師在教授學生語文課時都需要一定的教師專業(yè)用語。
(一)語言
語言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語言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為了滿足人類社會交際需要而產(chǎn)生、存在并不斷發(fā)展起來的。語言又是人類思維的工具。人的思維活動總是從接觸到語言才開始發(fā)生和發(fā)展的。[1]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并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滿足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并且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會把自己對于某問題的看法和思維方式交給學生,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是指在教學中所用的語言。教學語言可以向?qū)W生傳授知識、幫助學生開發(fā)智力,教師也可以用做管理學生和班級。[2]所以,凡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都可以叫做教學語言。
(三)語文課堂教學語言
語文教學語言顧名思義就是在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在教授知識時所用的語言,且語文教學語言帶有一定的專業(yè)性。語文作為一門學科,在教師講授知識的過程中一定會帶有關于語文專業(yè)方面的相關術語。
(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
每個學段,教師都會有不同的教師用語進行教學。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叛逆期。所以,初中教師在講授語文課時,教師用語要順應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盡量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叛逆心理。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3]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注重了人文性中所負載的思想內(nèi)容和文化內(nèi)涵,而忽略了工具性中所包含的教學語言的發(fā)揮與應用。
(一)初中語文教師教學用語不規(guī)范
我們都知道教師再考教師資格證的時候必須要先拿到普通話資格證,這是因為作為教師這個職業(yè)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學生學習,并且教師課堂用語是否規(guī)范直接影響學生日后的學習成績。
首先,教師講課時口吐方言。例如,我在中學時有一個語文老師,他上課時就是用方言講課,而且是多種方言的混合。雖然剛開始上課時感覺老師用方言講課很新鮮,但是時間一長我就會感覺聽課很費勁,本來我是很希望好好上語文課的,但是由于老師所講的知識沒有用普通話講授,所以我聽得很費力,最終導致我上語文課時經(jīng)常不聽,甚至睡覺。所以教師的普通話標不標準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其次,語文教師口吐臟話現(xiàn)象嚴重。謝文舉老師總結(jié)了很多這方面的話語:如:“今天你不XX,我就不姓X!”“叫你爸媽來學校!”“你長大后,不會有出息的”[4]等話。這些話可能是教師隨口說的,但是對學生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最后,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國家教育委員會師范教育司根據(jù)教學口語的表達方式,將教師的教學語文分為敘述語、描述語、解說語和評述語。[5]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在輔導班中一個學生她的學習成績非常的差,甚至連最基本的數(shù)學公式都沒有記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多鼓勵她,讓她有自信,讓他相信自己能夠把一些簡單的問題搞明白。
(二)語文教師課堂霸權嚴重
都說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但是,真正在實際教學中能有幾個教師能夠真正做到?答案顯然是很少。比如,以前我有一個教語文的男班主任,每次上課時都很嚴肅,從來不笑,導致我們上課都很緊張。他每說一句話,都是一錘定音,不容你反駁,每次同學們有問題或者是有發(fā)生錯誤的地方,他的臉就會一拉千丈。所以,我們每次上語文課時都會心驚膽戰(zhàn)。試問這樣的語文課還有意思嗎?語文課的學習就是為了學生的升學和應試做準備,那這樣的語文還有必要學習嗎?所以,教師的課堂霸權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三)教師講課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講課風格
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他的語言是能夠感染課上的每一個學生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有很多教師的講課風格單一單調(diào),甚至靠著一本教參走過這一輩子的教學生涯。例如,我以前去某校聽課,聽了很多位教師講同一節(jié)課,但是,每節(jié)課教師都是圍繞教參講課沒有新意。又如,我以前看到的一個案例,上面說有一個教師在講語文課時總是用一種語調(diào),并且所講問題的答案和參考書上的一模一樣。教師讓學生回答問題時,學生也拿著自己買的題解來應付老師。教師試問這樣的講課方式還有意思嗎?
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存在問題的原因
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原因可歸結(jié)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不重視教學用語
教師在上課時普通話不標準的原因,我認為在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教師從始至終都沒有重視用普通話教學。教室是一個很莊嚴的地方,如果教師不認真負責的對待自己的學生和自己的職業(yè),那么這樣的教師是很不稱職的。
教師素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出現(xiàn)隨意辱罵學生的現(xiàn)象是因為教師本身就沒有道德素養(yǎng)?,F(xiàn)在有時新聞就會報道說某某學校,某某同學跳樓。學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不就是教師的素養(yǎng)不夠嗎?
都說好學生是夸出來的,這是很有道理的。教師夸獎學生會使學生感到自豪,從而對學習產(chǎn)生一種動力,他會認為如果不好好學習會對不起老師。所以,對于學生正確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師沒有充分實施課標的規(guī)定
課堂的霸權現(xiàn)象嚴重是因為教師對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學生主體這一理念沒有充分地進行實施。課標之所以這樣規(guī)定就是因為以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上課時總是一言堂沒有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和思維的空間,只是一味地認為只要中考或高考考好了,學生就能成才有出息,殊不知這樣的培養(yǎng)方式對學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教師的“霸權主義”讓學生感到害怕,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剛剛要萌發(fā)的回答問題的膽量遭到泯滅。
(三)教師的文化底蘊不足
教師上課時枯燥乏味,沒有新意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師自身的文化底蘊不足。曾記得于老師說過一名語文教師必須要是一名雜家,要涉獵的知識要比其他科的老師要多。否則當有學生問你語文以外的知識的時候你便會感到很尷尬。
四、針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對策
新課程標準提倡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所以,對于教學的執(zhí)行者教師就應該有所變化。作為中學的語文教師更應該身先士卒,做好課堂教學語言的改革。
(一)教師應重視教學用語
作為初中的語文教師,怎樣才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呢?首先,教師要重視普通話。只有在自己重視的情況下,才有動力去改進自己的不足。其次就是要練習。教師要想改進普通話,光想不做事不行的。教師必須每天堅持用普通話朗讀,這是錘煉和改進普通話的最好的方法。
作為語文教師,在對學生的錯誤做出批評時,不應該針對學生的錯誤直接提出正面的、尖銳的批評,而應該對其進行思想教育,這樣會使學生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感到內(nèi)疚和后悔。比如:我曾經(jīng)在輔導班帶過一個二年級的女孩子,她每次考試都是20多分甚至10幾分,這種成績導致輔導班的其他孩子都笑話她,甚至有時用言語攻擊他。面對這種惡劣的情況,我們不但應該用嚴厲的話語對這些孩子進行教育,更應該讓他們懂得尊重他人,舉一些讓他們都發(fā)人深省的例子教育他們。只有這樣才能杜絕其他孩子對小女孩的言語攻擊等情況的再次發(fā)生。
(二)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思考和創(chuàng)新。那么怎樣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呢?我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只有在平等的交往中,學生才會放膽交流,敢于創(chuàng)新。其次,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一個好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迅速融入課堂。比如,有一次我們上課時講了一篇有關母愛的文章,老師用一個非常感人的視頻作為導入,看了這個視頻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哭了,緊接著老師就利用這種氛圍讓學生說出母親對自己所做的感人事情,學生就這樣被帶入了一個有關母愛的情境去了。最后,教師要有幽默的語言調(diào)動課堂氛圍。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有趣的講述和詼諧幽默的語言,故事笑話的穿插,都可以讓學生感到有一種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傊?,只有掌握了以上幾點才能夠使一個和諧的課堂,只有這樣才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增加教師的文化底蘊
教師在課堂上講課枯燥乏味,是因為教師沒有真正所謂的語文教師該有的藝術底蘊。如果教師自身的文化內(nèi)涵夠豐富,那么在講課時就會很自安然地流露出來。就以我在一所實驗學校聽課時為例,有一位語文教師講課時聲情并茂,學生都會被他極富感染力的語言所吸引。又如,在我們某高中聽語文課時,老師上課時就像是和學生聊天,學生講話也非常的自由,有什么問題都會自由提問,教師的這種講課風格讓學生感到非常的快樂,并且學生也都非常喜歡上這種課。這些老師之所以把課上的妙趣橫生是因為自身的文化底蘊是很豐富的。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該是一名雜家,應該博采眾長,不能僅僅的圍繞語文那三寸之地。
五、總結(jié)
教師的語言藝術是一堂課的靈魂,那么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語言就應該是一具有著華麗外表的靈魂。[6]作為一名初中的語文教師,身處于青春期萌發(fā)的學生中,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可以說這個時期的教師是最能感染學生的性格和今后的發(fā)展的。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的語言,只有這樣才能夠打造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夢之隊。
參考文獻
[1]王玉輝.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清.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創(chuàng)新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 學,201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國家教育委員會師范教育司.教師口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5]曲聰哲.淺談語文教師的語言藝術[J].觀察與思考,2011(12)
[6]王向陽.一堂課的靈魂—教師的語言藝術[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高俊,女,1992年生,遼寧省瓦房店市人,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學科教學(語文)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