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
我五歲時,正式由家庭教師教我讀書認字。起先一天認五個,覺得很容易。后來加到十個、十五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快。而且老師故意把字顛三倒四地讓我認,認錯了就打手心。我才知道讀書原來是這么苦的一回事,就時常裝病逃學(xué)。
母親說老師性子很急,只想一下把我教成個才女。我知道以后受不了,不由得想逃到后山庵堂里當尼姑。母親笑著告訴我,尼姑也要認字念經(jīng)的,我只好忍著眼淚再認下去。不久,又開始學(xué)描紅。老師說:“你好好地描,我給你買故事書。”故事書有什么用呢?我又看不懂,我也不想看,因為讀書是這么苦的事。
最疼我的老長工阿榮伯會畫毛筆畫,拿我用門牙咬扁了的描紅筆,在黃紙上畫各色各樣的人物。最精彩的一次是畫了個戲臺上的武生,背上八面旗子飄舞著,懷里抱個小孩,他說是趙子龍救阿斗,從香煙洋片上描下來的。
他翻過洋片,背面密密麻麻的字。阿榮伯點著一個字一個字地念,有的字我已經(jīng)認識,他念錯了,我給他改正!有的我也不認識。不管怎樣,阿榮伯總講得有頭有尾。他說:“小春,快認字吧,認得多了就會讀這些故事了,這里面有趣得很呢!你認識了再來教我。”
為了要當阿榮伯的老師,也為了能看懂故事,我對認字發(fā)生了興趣。我也開始收集香煙洋片。那時的香煙各自印著不同的故事:《封神榜》《三國演義》《西游記》《二十四孝》都有,而且編了號,收齊一套是很難的。
一位大我十歲左右的堂叔,讀書方面是天才,還寫得一手好魏碑。老師卻就是氣他不學(xué)好,不用功。他尤其喜歡偷吃母親曬的鴨肫肝,因此我喊他“肫肝叔”。他有洋片都給我。我的洋片愈積愈多,故事愈聽愈多,字也愈認愈多了。
我八歲開始讀四書,《論語》每節(jié)背,《孟子》只選其中幾段來背。老師先講孟子幼年故事,使我對孟子先有點好感。但孟子長大以后,講了那么多大道理我仍然不懂?!半聘问濉闭媸翘觳?,沒看他讀書,他卻全會背。老師不在時,他解說給我聽:“孟子見了梁惠王,惠王問他你咳嗽呀?(王曰叟),你老遠跑來,是因為鯉魚骨卡住嗎?(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在作者的家鄉(xiāng)方言中,“吾”“魚”同音)孟子說不是的,我是想喝杯二仁湯(亦有仁義而已矣)?!彼舐暤刂v,我大聲地笑,這一段很快就會背了。
老師還講了一篇《鐵達尼郵船遇險記》(文言文的民國教材)。他講郵船撞上冰山將要沉沒了,船長從從容容地指揮老弱先上救生艇,等所有乘客安全離去時,船長和船員已不及逃生。船漸漸下沉,那時全船燈火通明,天上繁星點點,船長帶領(lǐng)大家高唱贊美詩,歌聲蕩漾在遼闊的??罩?。老師講完,就用他特有的聲調(diào)朗誦給我聽,念到最后兩句“慈愛之神乎,吾將臨汝矣”,老師的聲調(diào)變得蒼涼而低沉,所以這兩句我牢牢記得,遇到自己有什么事好像很傷心的時候,就也用蒼涼的聲音,低低地念起“慈愛之神乎,我將臨汝矣”。如今想來很可笑,可當時的確有一種登彼岸的感覺??傊?,我還是非常感激老師的,他實在講得很好,由這篇文章,使我對文言文及古文慢慢發(fā)生了興趣。
后來他又講了一個老賣藝人和猴子的故事給我聽,命我用文言文寫了一篇《義猴記》,寫得文情并茂。內(nèi)容是說一個孤孤單單的老賣藝人,與猴子相依為命。有一天猴子忽然逃走了,躲在樹頂上。賣藝人傷心地哭泣著,只是懺悔自己虧待了猴子,沒有使它過得快樂幸福。猴子聽著也哭了,跳下來跪在地上拜,從此永不再逃,老人也取消了它額上的鎖鏈。后來老人死了,鄰居幫著埋葬他,棺木下土?xí)r,猴子也跳入墓穴中殉生了。我寫到這里,眼淚一滴滴落下來,我確實是動了真感情的。
現(xiàn)在,我偶然在舊書攤上買到一部塵灰滿面的線裝書就視同至寶。買來一部原版影印的古書,就為之悠然神往。披覽之際,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打著呵欠背《左傳》《孟子》時的苦況,想起所有愛護我的長輩和老師。尤其是當我回憶陪父親背杜詩、閑話家常時的情景,就好像坐在冬日午后的太陽里,雖然是那么暖烘烘的,卻總覺光線愈來愈微弱了。太陽落下去明天還會上升,長輩去了就是去了,逝去的光陰也永不再回來。
我坐在小小書房里,凌凌亂亂地追憶往事,凌凌亂亂地寫,竟是再也理不出一個頭緒來。我只后悔半生以來,沒有用功讀書,沒有認真做學(xué)問,生怕漸漸連后悔的心情都淡去,其剩余一絲絲悵惘,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啊。
(選文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