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瑾龍 何羊子
摘 要: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傳播也更為頻繁與密切。由于語言的不同,對翻譯的需求應運而生。眾所周知,要想將一種語言準確無誤地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言,且符合目的語的用語習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這樣一種語言轉(zhuǎn)換活動的過程中,對于譯者的外語語言水平有著很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數(shù)譯者的第二外語都是借助母語來學習的,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很難將第二外語運用自如。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常常容易出現(xiàn)石化現(xiàn)象。而這種石化現(xiàn)象也常常會在翻譯中有所體現(xiàn)。
關鍵詞: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翻譯;《中國幽默故事選》;《中國古代寓言選》;《中國歷代微型小說選》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06--04
1.引言
大多數(shù)外語學習者都會感覺到,學習之初進步明顯,到一定階段就會感覺止步不前。其實這就是一種石化現(xiàn)象(fossilization),大多人都難以避免。除了學習者本身的學習能力水平不同之外,許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對學習者更好的掌握所學外語造成阻礙。石化現(xiàn)象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日常生活,學習交流,乃至一些翻譯文本中間,都會出現(xiàn)石化現(xiàn)象。本文分別從定義、原因、表現(xiàn)、例證、以及啟示方面對石化現(xiàn)象進行了闡述,旨在探究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對于翻譯活動產(chǎn)生的影響,并分 析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及對策。
2.中介語的石化現(xiàn)象
中介語(interlanguage)是由美國語言學家Selinker首創(chuàng)于1969年劍橋國際會議。之后,1972年Selinker在其名為“interlanguage”論文中正式使用了這個概念:即學習者在某一階段所建立起來的目標與知識系統(tǒng)和由此相互連接而引起的一種連續(xù)體。他明確提出:“中介語是一個獨立的語言系統(tǒng),它產(chǎn)生于學習者試圖掌握第二語言所作出的努力?!币虼?,可以說中介語是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使用的介于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語言體系,它兼有學習者母語和目的語的特征,并逐漸向目的語靠近,卻并不是目的語。根據(jù)中介語的定義,從理論上來說,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中介語最終應該會與目的語相等。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大多數(shù)外語學習者在學習過一段時間后,都會覺得想要像母語一樣自如的運用外語仍舊欠缺某些東西,但想要繼續(xù)提升彌補這種欠缺卻又似乎無從下手。這就是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Selinker對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的闡述為:“語言的石化現(xiàn)象是指外語學習者的中介語的一些語言項目,語法規(guī)則和系統(tǒng)性知識趨向與固定下來的狀態(tài),年齡的增長和學習量的變化對改變這種固定狀態(tài)不起作用?!?/p>
3.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導致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的原因很復雜,Selinker&Lashmanan認為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會發(fā)生在語言結(jié)構(gòu)的所有層面和語境中。錯誤石化是外語學習中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在所有的導致石化的因素中,母語遷移是最重要的因素。Selinker(1972)將石化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歸納為5個過程,簡言之如下:
(1)母語遷移:即在目的語并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下,有意或無意的用母語的規(guī)則來處理某些用法與表達。例如,中文表達“他喜歡蘋果”,與“我喜歡蘋果”,動詞都是“喜歡”。但若是用英文表達,則要注意第三人稱單數(shù)的表達,分別應當用“He likes apples.”,以及“i like apples”。如果某個人第三人稱單數(shù)掌握的不熟練,則很有可能說成“He like apples.”因為在中文的與語法里,無論是你我他,動詞都是用“喜歡”一詞,而不會根據(jù)人稱的不同發(fā)生變化。
(2)培訓轉(zhuǎn)移:即如果教師本身處于中介語石化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使用一些不地道甚至不正確的表達,而使得學生產(chǎn)生錯誤地理解。例如:如果老師在上課舉例時,無論男女,老師總是用He來造句,久而久之,學生對于He與She的區(qū)分也會漸漸模糊,正真使用英語時,常常忽略He與She的區(qū)別。
(3)學習策略:即在學習過程中,特別是學習初期,很多學生會借助一些方式和手段來學習。但其中的一些方式并不是正確的方式。例如:很多學生在學習第二語言初期,由于記不住單詞的正確發(fā)音,常常會在母語中尋找相似讀音的字來標注。例如:How are you?(好啊優(yōu))。Im happy.(愛門哈皮)等等。然而大多時候,很多音是無法完全對等的。久而久之,對于這個單詞的讀音就很難再扭轉(zhuǎn)。
(4)交際策略:指當學習者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之后,會使用各種策略來進行交際,包括回避,簡化,求助權(quán)威等等。使得學習動力減弱,或者停止繼續(xù)學習。例如:當一個人的英文能夠達到日常普通交流時,當他遇到一個生僻詞,不知如何表達時,會將其轉(zhuǎn)換成另一種他知道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是,雖然意思表達出來了,但對于這個生僻詞,他還是不知道。所以英語水平也一直難以提高。
(5)目的語籠統(tǒng)化:指學習者將所學過的語法規(guī)則或某個詞語的用法錯誤地應用到其他語境中去。例如,如果學習了drive a car,就認為所有的交通的工具都可以用drive(例如:drive a bike就是不正確的用法)。
4.中介語石化在翻譯中的表現(xiàn)
石化現(xiàn)象在翻譯中十分常見。很多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由于對于譯入語的了解不夠深入,時常會根據(jù)母語的規(guī)則進行翻譯,照搬照抄的表達。翻譯中的石化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標點符號,詞匯,語法,表達方式等方面。
標點符號方面的石化:在兩種不同的語言中,有些符號并不是同時對應存在,或是完全相同的書寫方式。除此之外,由于句子結(jié)構(gòu)的不同,標點的使用方式也是不同的。如此,就容易導致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標點符號方面的石化現(xiàn)象。
例如:句號——中文中的句號為空心的圓圈“。”,而英文的句號為實心點“.”;
頓號——頓號在漢語中起分割句子中的并列成分的作用;英語中沒有頓號,分割句中的并列成分多用逗號。如:She carefully, slowly,deliberately moved the box.
書名號——英文沒有書名號,書名、報刊名用斜體或者下劃線表示。如:Hamlet 《哈姆雷特》
詞匯方面的石化:主要是由于翻譯者詞匯量的缺乏或者沒有理解詞匯的內(nèi)涵,在運用詞匯的過程中可能縮小,擴大,錯誤理解或外延而產(chǎn)生的。
例1 There are many views in Beijing.事實上,view所表達的景色是scenery中的一部分,往往指自然景色。View是指從某一角度看到的風景。所以此處用scenery表達不管是否映入眼簾的風景。指某地總的自然風景或景色。
例2 animal一詞在英文中是不包括鳥類、魚類、昆蟲和人類的動物,但是在中文表達中,鳥、魚、昆蟲都是屬于動物的。這樣的詞匯差別就很容易造成翻譯過程的石化現(xiàn)象。
語法方面的石化:語法方面的石化也十分常見,最具代表性的有:名詞單復形式,倒裝,時態(tài),語態(tài),主謂一致,復合句,動詞非謂語形式,詞性的正確表達等。
例1:As for me, She is most attraction.此句中存在詞性使用錯誤,它想表達北京對我最有吸引力。在這個句子中,吸引力用的是名詞形式,正確的表達應該用形容詞attractive。
例2:There are so many apple.詞句中存在名詞單復數(shù)形式的錯誤,很多蘋果應該用復數(shù)形式apples。
例3:由于受到漢語的影響,在翻譯“因為……所以……”句式時,直接翻譯成“because……so……”,但是在英語中because與so是不可以同時使用的“although與but”也是如此。
5.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粹叢書譯本中存在的石化現(xiàn)象
本文所研究的盧允中編選、英譯《中國幽默故事選》;喬車潔玲編選、英譯的《中國古代寓言選》;馬家駒編選、英譯的《中國歷代微型小說選》,三者都屬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粹”叢書。前者收錄了一百則選自王利器輯錄的《歷代笑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涵蓋了自三國直至清末的各類笑話70種以上,基本上反映了各個朝代笑話作品的概貌。笑話的作用之一就是針砭時弊,所以該書收錄的雖然都是笑話,但卻是當時人們生活的寫照。中者則收錄了先秦至兩漢之間的寓言,其中蘊含的道理,諷刺的時事都很值得深究。后者包含先秦至清代各個時期具有一定代表性和一定情節(jié)的作品一百篇,每一篇微型小說都能讓讀者了解到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側(cè)面。所以無論是笑話還是寓言,亦或是微型小說,作者通過精簡的語言,犀利的文字描繪出了各種不同的人生百態(tài)——偽善,迂腐,貪婪,愚昧,無能,欺詐,怠惰等等。要將這種種人生臉譜,加上背后的時代背景,各種不同的語言風格通過譯者全部準確完善的表達出來,讓國外讀者完全理解其背后真正的含義,所要表達的真正內(nèi)容,其中的艱辛與考驗可想而知。某種程度地石化現(xiàn)象也難以避免,例如:
5.1標點符號方面的石化:
例1: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時,過中不來,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p>
(殷蕓《殷蕓小說》)
Yuanfang retored, “You had an appointment with my father and yet youre late: this shows youre not trustworthy. Whats more: you pour abuse on a person in front of his son: this is impudence!”
該句話意思為“陳元方回答說:‘你跟我父親約好的是中午,過了中午還沒有來,就是不講信用;你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無禮?!弊g文的直接引語中,譯者使用了三個“:”。根據(jù)《英語語法大全》(下):“冒號有以下用法:1.用在一個嚴肅的長引語前(在一般短的引語前用逗號) 2.用在正式信函的稱呼語后 3.用在總稱之后,后面跟有例子 4.用在舉例后,后面跟總稱 5.用在表示著作、時間等的詞語內(nèi),把較大和較小的單位分開 6.用在比例中 7.用在標題和副標題之間”(張道真&溫志達,1995:515)。譯文中的直接引語并不符合以上7條用法。引語中只是表示句子的停頓,用“,”即可。
例2:“唐儉輕我,我欲殺之,卿為我證驗有怨言指斥?!保◤堹|《朝野僉載》)
“I lost my face in front of Tang Jian, I want to have him killed.You must provide evidence that he was conspiring to rub my name in the dirt.”
該句意思為“唐儉對我傲慢無禮,我想殺死他,你要證明他對我有怨恨不敬之辭?!弊g文中有三個完整的句子。但是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間譯者用的逗號。根據(jù)《大學英語深層語法》:“英文逗號除了有明顯對比意義外一般不能連接兩個句子”(王國棟,2015:565)。譯文中的前兩句并不是對比句,因此應改為句號表示這一小句已經(jīng)結(jié)束。
5.2 詞匯方面的石化:
例1.一人家貧而不善飲。(明/許自昌撰《笑林》)
There was a poor man who did not drink.
該句意思為“從前有個人酒量不大,但家境貧寒。”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文他每天都要吃兩個酒糟餅以讓自己有醉醺醺的感覺。原文中的不善飲是說這個人喝的不多,并不是完全不喝。而譯者直接用did not drink顯然更改了原文的意思。did not drink強調(diào)的是不喝酒。如果完全不喝酒,那他又為什么要去吃酒糟餅讓自己有醉熏熏的感覺呢。明顯這樣翻譯也會造成前后矛盾,并不符合邏輯。此處可譯為There was a man who enjoyed drinking but not too much.
例2. 賊是小人,智過君子。(明/江盈科撰《雪濤諧史》)
A thief is a person of low position, but he can outwit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此句出自《增廣賢文》之四百八十五:“賊是小人,智過君子?!痹摼湟馑紴椤百\雖然屬小人,但在某些方面的智慧卻勝過正人君子?!睂τ谛∪说姆g,譯者采用的low position。根據(jù)《當代英語用法大辭典》:“position做名詞意思為位置、地位、主張、狀況等;作動詞意思為把……放在某位置上”(劉世同,1991:1117)。low position強調(diào)的地位低,并不是強調(diào)品德敗壞的小人之意。難道,地位高的就一定君子嗎?所以此處譯法,并不符合原文之意??勺g為:A thief is a person of poor morality, but he can outwit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5.3 語法方面的石化:
例1. 朱拍手笑曰:“我已誘汝出戶矣。”(明/許自昌撰《雅謔》)
“Ive already lured you outdoors,”said he.
該句意思為“朱古民拍著手笑著說:‘我已經(jīng)引誘你到戶外了!”此句譯文中引語在前,某某人說在后。根據(jù)《高階英語語法》:“主句帶有直接引語,而且是放置在直接引語的后面,如果主句的主語是名詞,則主語和謂語既可以用正常詞序,也可以用倒裝詞序;如果主句的主語是人稱代詞(I、you、he、we...),通常主語和謂語動詞不用倒裝詞序,而用正常詞序”(杜永文,2007:1104)。所以譯文中的said he應為he said.
例2. 不獨不臭,還有一種異樣的香味。(清/石成金撰《笑得好》)
Not only it doesnt stink, it has in fact an exotic fragrance.
該句意思為“不僅不臭,還有一種異樣的香味呢!”譯者采用了not only...but also的句式,將not only放在句首,省略了but also.根據(jù)《劉毅語法寶典》:“為了加強語氣將not only置于句首時一定要把be動詞或助動詞放在主語前面倒裝。例如:Not only is he dependable, but also he is trustworthy”(劉毅,2009:520)。因此,該處應進行倒裝譯成Not only does it not stink,it has in fact an exotic.
例3.“此不為遠者小而進者大乎?”《列子·湯問》
“The nearer object must look bigger than the one farther away,mustnt it?”
該句意思為“這不是因為距離遠的看起來小,而距離近的看起來大嗎?”該譯文中包涵反義疑問句。根據(jù)《大學英語深層語法》[12]:“陳述句謂語含有must時有四種情況。1.當must表示“必須”時,反意疑問句的謂語用mustnt。2.當must表示“必要”時,反意疑問句用neednt。3. 當mustnt表示“禁止”時,反意疑問句用must。4.當must be表示“猜測、準是”時,反意疑問句謂語視情況可適當改用be,have,do等”(王國棟,2015:22)。根據(jù)句譯可知must在該句中表示推測。因此,后面的翻譯疑問句不應用mustnt it,而應用doesnt it?
例4. 客曰:“此乃勇士頭也。當于湯鑊煮之。”(干寶《搜神記》)
The stranger said, “Its the head of a hero, you should boil in a pot.”
該句意思為“行客說:‘這就是勇士頭,應當在熱水中煮它?!痹闹械摹坝率俊笔侵傅拇笸跸铝钜窔⒌挠率浚锌退鶐淼娜祟^就是被大王下令鏟除勇士的人頭。因此,這名勇士并不是任意的一名,而是大家都知道的,確定的那位。根據(jù)《朗文英語語法》:“a/an有不確定的意義(即:所說的人,動物或東西對聽著或者讀者來說可能是不知道的);the通常有明確所指(即:以說話人或聽話人已知的人或物為前提)”(L.G.亞歷山大,2013:103,110)。原文中的勇士是大家都知道的勇士,所以譯文應改為“its the head of the hero, you should boil in a pot.”
6.石化現(xiàn)象分析對于翻譯的啟示
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在不同水平的翻譯者身上都會有所體現(xiàn)。根據(jù)以上的成因探究與示例探究,在翻譯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理性地對待翻譯中的石化現(xiàn)象及錯誤,關注導致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
(2)堅持持續(xù)有效地目的語輸入,只有依靠充足的語言攝入,才能夠降低錯誤,提高翻譯水平。
(3)翻譯要注重流暢與準確的結(jié)合,單獨的只強調(diào)一個方面,無法翻譯出好的作品。
(4)注重兩種語言間不同點的比較,歸納總結(jié)差異明顯的特點,在翻譯時才能夠準確無誤地進行兩種語言的轉(zhuǎn)換。
總而言之,翻譯水平的提高不是朝夕就可以實現(xiàn),石化現(xiàn)象也不是輕易就能夠消除。翻譯的路上,只有注重積累,堅持不懈,循序漸進,厚積薄發(fā),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石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才能夠盡可能地向目的語的終點靠近。
參考文獻:
[1]Selinker,L.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London:Longman,1972:209-231.
[2]L.G.亞歷山大.朗文英語語法[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07.
[3]戴煒棟,牛強.過渡語的石化現(xiàn)象及其教學啟示[J].外語研究,1999年第2期:10-15.
[4]杜永文.高階英語語法[M].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03.
[5]李娟.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與英語翻譯[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7月第4卷第 7期:93-94.
[6]劉毅.劉毅語法寶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06.
[7]劉世同.當代英語用法大辭典[M].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05.
[8]盧允中.中國幽默故事選[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12.
[9]牛強.過渡語的石化現(xiàn)象及其教學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第5期:28-31.
[10]馬家駒.中國歷代微型小說選[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8,01.
[11]喬車潔玲.中國古代寓言選[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12.
[12]王國棟.大學英語深層語法[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2.
[13]王力(題).中國成語大辭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10.
[14]張道真,溫志達.英語語法大全下[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12.
[15]張艷培.淺析翻譯中的中介語石化現(xiàn)象[J].語言研究,2010年5月刊:65.
[16]馬家駒.中國歷代微型小說選[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