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云
【摘 要】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溫故知新”、“啟發(fā)式教學”等教育思想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起著良好的指導作用。筆者認為:“因材施教”是課堂教學的前提,“溫故知新”是課堂教學的開始,“啟發(fā)教學”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筆者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將孔子的教育思想運用于教學實際,讓高中生物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關(guān)鍵詞】 孔子;教育思想;高中生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①“有教無類”、“經(jīng)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fā)式”的方法論。②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③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要謙虛好學。④他要求學生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⑤他要求學生對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1]。這些教育思想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來,依然對當代的學校教育產(chǎn)生著深遠的影響,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課堂教學起著良好的指導作用。筆者作為新時代的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常會運用到孔子的教育思想,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因材施教”——課堂教學的前提
在《論語·先進篇》中有這樣一段故事: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边@個故事體現(xiàn)的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即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fā)展。為了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特點,筆者在課堂教學之前會根據(jù)班上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進行導學案的編寫,即在導學問題的設(shè)置上和作業(yè)布置上設(shè)置不同的難度梯度,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得到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學習《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一節(jié)時,設(shè)置的基礎(chǔ)問題是:仔細閱讀課本P93-94有關(guān)有氧呼吸過程的介紹,并結(jié)合圖5-9《有氧呼吸過程的圖解》,列表寫出有氧呼吸三個階段的過程?在此基礎(chǔ)上,我又設(shè)置了一些拓展問題:①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和H2O分別產(chǎn)生于有氧呼吸的第幾階段?②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別來自哪里?有氧呼吸的生成物H2O中的O從何而來?③有氧呼吸過程中哪幾個階段有[H]產(chǎn)生?其去向?④有氧呼吸過程中哪幾個階段有ATP產(chǎn)生?最多的是哪一個階段?⑤有氧呼吸過程中物質(zhì)變化和能量變化的特點是什么?⑥C6H12O6能否進入線粒體參與有氧呼吸?等。在作業(yè)的布置上,我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基礎(chǔ)鞏固,題目難度較小,主要是針對基礎(chǔ)知識的夯實和鞏固;另一類是能力提升,題目難度較大,主要有利于鍛煉學生對基礎(chǔ)知識的靈活運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二、“溫故知新”——課堂教學的開始
在《論語》中,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笨鬃诱J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yīng)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因為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在各章節(jié)的編寫上往往會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性,知識點的排列也是由簡入難,循序漸進,所以“溫故”往往是課堂流程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溫故”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知新”。例如:在學習《DNA分子的復制》過程中,我首先要求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習的DNA分子的結(jié)構(gòu)特點,特別是DNA分子反向平行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和雙鏈之間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這些“舊知”為“新知”——DNA分子復制過程的學習做出鋪墊,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DNA分子的復制過程。
三、“啟發(fā)教學”——課堂教學的核心
在《論語》中,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對此句的解釋,人們多采用南宋朱熹的注解。朱熹曰:“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fā),謂達其辭?!憋@然,在朱熹看來,憤悱之境乃認識的境界,而啟發(fā)則是開意達辭之術(shù)?!皯崱本褪菍W生對某一問題正在積極思考,急于解決卻又尚未弄懂的矛盾心態(tài),此時教師應(yīng)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適時給予指導,以幫助學生開啟思路,這就是“啟”?!般本褪菍W生對某一問題有一段時間的思考,但尚未考慮成熟,處于想說又難以表達的另一種矛盾心理狀態(tài),此時教師應(yīng)該幫助學生明確思路,然后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是“發(fā)”。在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孔子的啟發(fā)式教學顯然是符合新時代需求的,而筆者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獨思·共議·導撥”課堂模式的核心正是“啟發(fā)”。它是高效課堂改革的成果,其課堂基本流程包括自主學習-合作討論-展示交流-小結(jié)反饋四個環(huán)節(jié)。“獨思”即獨立思考,學生在課前借助導學案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共議”即合作討論,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交流自己的見解或困惑,集思廣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皩堋奔丛趯W生展示交流過程中穿插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它既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繼而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同時又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貫穿著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使學生在平等的環(huán)境中,與他人合作、與智慧交鋒、與思想共鳴,最終旨在形成學生個人的獨立思想。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教師真正做到了“啟”和“發(fā)”,而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它使得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智能都能得到發(fā)揮和展示,也就滿足了學生獲得成功的訴求,使得學生進入要學、愿學、樂學的情境,使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能力而不是簡單的得到知識。
當然,孔子的教育思想遠遠不止這三點,他對中國教育思想的發(fā)展影響重大而深遠,他的這些教育思想和觀點對當代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仍然具有良好的指導價值和積極的意義。筆者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yīng)該將這些好的教育思想繼續(xù)運用于教學實際,讓高中生物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注釋: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