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楊艷麗
【摘 要】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小學語文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基礎課程,如何提升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已經成為現(xiàn)階段研究的重要課題。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水平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素質教育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就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以期為現(xiàn)代化教育事業(yè)做出些許貢獻。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1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表現(xiàn)及原因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基礎科目,對小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學好語文對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常常會出現(xiàn)學習效率較為低下、學生學習出現(xiàn)困難的一些現(xiàn)象,通過對于小學生群體的了解,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1學生過于被動。不可否認,雖然教育改革一直在深入進行,但是在如今的小學語文的課堂上,仍然存在著小學語文教師穿新鞋走老路,以自我為中心,以教師的講為主體,為了達到每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不在乎學生的反應如何的現(xiàn)象。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只是單純的為了教學而教學,只要是自己完成計劃的教學任務就是成功的課堂,忽略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小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習效果較低。
1.2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不能得到釋放。雖然素質教育提出,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育上要主張把課堂回歸到學生自己的手中,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傾向于預先設計好問題,讓學生機械回答,而且問題都是往往都是固定的答案,強調學生死記硬背。這種教學模式大大地削減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是課堂的氛圍不再那么熱烈,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
1.3忽略對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在目前的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的教學往往只重視對小學生的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小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培養(yǎng)模式不僅使得學生缺乏基本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基本的閱讀過程中不會自主地進行歸納整理。更有甚者,在現(xiàn)今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很多小學生連基本的查閱字典的能力都顯得匱乏,更不用說學習效率的提高了。
1.4忽略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F(xiàn)如今,很多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大部分語文教師只注重語文知識的學習,平時不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沒有對學生進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其實沒有興趣的知識學起來是相當費工夫的,教師不注重對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不能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教學效果大大降低。
2.小學課堂師生關系的現(xiàn)狀
根據上文對于小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師生間的溝通狀況出現(xiàn)了很大的問題。另外,由于教育體制仍然存在著一些需要進步的地方,很多教師本身的素質也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2.1小學教師目前存在的問題。雖然,教育改革不斷的進行,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小學學生是兒童,處于身心成長的起步階段,思維、思想、思路不夠成熟,在提問、質疑、解答問題時會暴露出來各種奇特的話題,教師就不能夠把他們當做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來對待,正確看待小學學生的不成熟狀況,不能對他們產生不能理解和不能容忍的現(xiàn)象,也就避免產生不應有的指責,否則會使小學學生產生對文化課的學習興趣,并且反感教師、憎恨教師。這是沒有把握好兒童身心成長規(guī)律的表現(xiàn)、是缺乏幼兒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不足之處。
2.2改善師生關系的解決方法。根據以上反映的問題,小學教師在應該懂得文化知識的基礎上懂得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準確掌握小學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思維規(guī)律和學習規(guī)律,把小學學生當做自己的兒女一樣對待,用愛心呵護他們,使小學學生在學校里學到知識、獲得愛心、尊敬教師,從事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教師必須具有陽光一樣的性格、父母一樣的愛心、深刻把握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規(guī)律性,花大氣力去觀察、思考、關注小學學生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和心靈思想感情,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語文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基礎課程,隨著現(xiàn)代化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提升課堂效率已經成為現(xiàn)階段研究的重要課題,解決這一難題可以確保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素質教育。
3.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3.1提升教學技能。老師作為知識的傳輸者,必須提升自我的教學技能,才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輕松學習。在各種教學技能中,本人認為最重要的兩種是提升老師的教學語言水平并且常用多媒體教學和備課水平。首先,提升教學語言水平。老師在課堂上常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感覺到學習內容直觀、生動。教師再用幽默的語言,這樣不但可以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對學習會更加的感興趣,更愿意與老師配合;反之,學生會因為課堂的枯燥乏味而感覺壓抑難受,不想學習。其次,提升課前備課準備的水平。老師在上課前不但要備學生,而且要上網收集或用他方式準備豐富的課堂資料,規(guī)劃好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依據內容選擇不同的授課方式,讓課件內容去充分地為教學、為學生服務,這也都表現(xiàn)在備課技巧上。因此一旦再有高超的備課水平,那么課堂效率也自然能得到更好地提升。
3.2改進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還取決于老師運用的教學方式。老師應該做到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平時也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
3.2.1老師要具有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的觀念。老師要不斷地革新原有的教學思想和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轉變教學主題的觀念,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導位置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2.2老師要多與學生溝通。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于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這種交流溝通不僅僅只是說老師在學生詢問到自己的時候和學生進行溝通,而是指的是老師要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知道孩子們的需求。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營造與學生共同學習的氛圍,這種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也能更自然地理解課文的主題思想。
3.3實施生活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語文能夠為學生提供生活中所需的知識,但是老師也應該在課堂上不斷地鼓勵學生講自己所學的語文知識與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聯(lián)系起來的。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夠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在感悟生活中學習知識。并且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善于鼓勵學生在課外大量閱讀有意義的課外讀物。在班里我一定做到每周一總結,去鼓勵優(yōu)秀生,激發(fā)學困生都去閱讀有意義的課外讀物,這樣不但可以多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增長知識,開闊生活的視野,而且為學生提高習作水平做了鋪墊,學生也感受到了生活的更加充實和有意義。所以語文學習有著十分明顯的實際生活工具性作用,它不僅僅只是學習理論知識,而且是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的過程中。
4.結語
本人介紹了關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些方法,探究了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一些原因。學好語文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知識的基礎,而小學生則是未來的希望,提高小學生課堂語文學習效率是刻不容緩的任務,需要每一位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司霞霞.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4,15:39.
[2]敬思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基本策略分析[J].才智,2014,07:93.
[3]王紅梅,姜在林.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提升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