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醫(yī)院藥事部 孔繁翠
慢性胃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一般是指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有資料統(tǒng)計顯示,我國成人中約有38%的人患有慢性胃病。胃病常常影響患者的飲食和睡眠,嚴重者甚至影響正常工作,同時慢性胃病與胃癌的發(fā)生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yǎng)”,作為慢性病患者,在“三分治”的基礎上,“七分養(yǎng)”尤為重要,而其中避免服用讓自己受傷的胃雪上加霜的藥物更是重中之重。
多數(shù)口服藥需要通過胃腸系統(tǒng)進行傳遞、消化和吸收,所以胃腸道首先受到某些藥物的刺激及損害。一般來說,在胃病的急性期、活動期,需要禁用下述藥物。
一、破壞胃黏膜的藥物如水楊酸制劑阿司匹林等,這類藥物在胃內(nèi)酸性環(huán)境中,能直接破壞胃黏膜上的上皮細胞的脂蛋白層,以致胃黏膜屏障被破壞,導致炎癥的發(fā)生。
二、削弱胃黏膜屏障保護作用的藥物如腎上腺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如強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等,胃、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使用上述藥物后,會誘發(fā)或加重病情,嚴重者可出現(xiàn)胃出血和穿孔。
三、抑制胃黏膜分泌前列腺素E的藥物前列腺素E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當服用解熱鎮(zhèn)痛消炎類藥物保泰松、布洛芬等時,前列腺素E分泌抑制或分泌減少,可造成胃黏膜損傷,加重胃部不適癥狀。
另外,洋地黃、碘劑、四環(huán)素、奎寧、利血平等藥物,均對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如果在胃病的穩(wěn)定期、緩解期,必須使用以上藥物時,應在飯后服用,這樣能減少藥物對胃黏膜的損害。對長期服用有胃腸道刺激性藥物的患者,應在服藥前,先服用組胺H2受體拮抗劑(如法莫替?。┖臀葛つけWo劑(如硫糖鋁)等。此外,有胃炎史者應盡量選擇腸溶性的藥物,如腸溶阿司匹林等。
“是藥三分毒”,慢性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正在服用藥物的選擇和服用方法,不要讓你受傷的胃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