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付軍 賈曉梅
[摘 要]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科教興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fā)展強調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而初中班級管理是確?;A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措施
初中班主任肩負著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任務的同時還要對初中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參加各種各樣的教研活動,工作繁重。因此初中班主任要處理好教學與管理的關系,確立明確的管理目標,采用合理高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班級管理的水平,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一、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目標片面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班級管理應以學生發(fā)展觀為根本目的。大多數班級的管理目標片面,都是以學生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未來發(fā)展的余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包括心理、情感等內在情商發(fā)展往往被忽視,音、體、美等科任課被班主任或其它課程所占用。初中生高尚的情懷、優(yōu)良的身心健康、情感和學生主動性的發(fā)展被抑制。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思想要端正是得以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保障。那些成績不是很優(yōu)秀的學生,只要他們能夠在自己的特長、最佳發(fā)展方向上努力,同樣是在未來的人生中成為社會有用之才。但是,尤其是班主任班級管理目標片面,學生之間的差異不能做到客觀的認識,從而歪曲正確的人才觀,不能正確對待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存在的不同。
2.管理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
德育是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過程,影響受教育者,用社會所要求的品德規(guī)范,啟發(fā)他們自覺地接受教育。班級是學生生活的一個社會系統(tǒng)、活動舞臺,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要通過班級管理來實現。初中生的各方面發(fā)展受到抑制是由于在班級管理中缺少良好的德育氛圍,忽視德育管理。教學是學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班級管理的一項主要活動、更是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所以班主任要在班級教學管理活動、學生的學習質量上下功夫。教學管理是教師向學生進行講授語言知識、訓練學生學習技能管理內容。
3.管理方式缺乏科學性
打開人與人心靈之門的橋梁與和諧相處的良藥是溝通。在培養(yǎng)學生與教育教學的進程中,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班級管理中更是如此。教師服務的對象是班級學生,教師工作的出發(fā)點與歸宿是教育好學生。作為一名教師只有運用自己的情感智力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交流,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切準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才能為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溝通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傳遞班級管理信息,但由于每一個學生不能及時收到信息,或者學生在信息理解上出現歧義,這樣就會出現學生溝通障礙。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不愿主動與家長聯系,也很少主動家訪,只有學生出了問題,如學生嚴重違反校紀校規(guī)或出了安全問題、成績下降時,才請家長到學校配合班級對學生進行教育。 光靠學校、班主任、社會的力量去教育好一個學生,管理好一個班級是不夠的。學校教育是核心,社會教育是補充,家庭教育是基礎。學生家長對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工作有推動作用,因此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尤為重要。
二、優(yōu)化初中班級管理的措施
1.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學生全面發(fā)展是素質教育、新課程評價所關注的內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需要關注,但更要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只有如此,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也就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才能培育成功。當今時代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更要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生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適應能力和交際能力。班主任管理班級的主要目的除了使班級成績提高外,還應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意志品質、綜合能力培養(yǎng)。對那些在音體美等方面有特長和天賦的學生要同樣重視,通過鼓勵他們的興趣愛好,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弊鋈魏问虑椋椒ê苤匾?。用科學的學習方法,事半功倍,不科學的學習方法,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素質教育,不僅教授給學生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學生掌握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因此,想要優(yōu)化班級管理質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
2.轉變教育管理觀念
班級的主要功能是教育管理與自我教育管理,其實現主要受到班級內部結構和運行狀態(tài)以及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班主任應從學生和班級變化因素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具體實施的政策進行良好的把握。班主任在初中班級日常管理中應從以下三個重點開展工作:一是作為班主任的教師要深入研究班級管理的專業(yè)知識,對班級內的管理行為、正式、非正式群體的決策目標判斷上能夠游刃有余。二是班主任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教育工作方法應多樣化。三是班主任應與其本班任課教師在初中班級管理問題中經常進行溝通,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教師應經常進行家訪,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庭生活方面的情況。班主任教師只有這樣做,才能明確班級管理的決策與目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班級作風,人人都為班級著想,人人爭當班級主人翁,才能最大激發(fā)學生在教學管理中的主體意識,為班級榮譽,為班級文化爭先恐后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3.健全班干部的選用制度,建立長效機制
班干部民主選舉后,班主任要給予充分的信任,通過班干部的工作匯報,全面了解全班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好的現象要及時表揚、夸獎,壞的現象要及時批評、制止。信任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班主任信任的目光是班干部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催化劑”。除了充分信任班干部外,班主任還要大膽地把班級管理的事務交給班干部,讓他們在班級管理的具體實踐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鍛煉,但放手并不意味著放任不管,班主任要適時適度的給予指導,讓班干部懂得如何開展工作、如何與同學相處。這樣不僅有利于班干部工作的開展也有利于全班學生進行自我紀律約束,從而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三、結語
初中班級管理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復雜繁重、任重道遠,需要初中班主任長期堅持、不懈努力。班級管理沒有固定的方法,總之,初中班主任要不斷探索、不斷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班級管理方法,進而管理好班級,為初中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曉燕. 當代初中生班級管理策略探究[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12(03).
[2] 普布卓瑪. 中學班主任日常班級管理工作方法探究[J]. 中學時代. 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