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霞 黃銀妹 王小潔 蘭麗華 李梅
【摘 要】 目的:建立祛風安腦口服液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采用TLC對麻黃、黃芩、防風、川芎進行定性鑒別;采用HPLC測定阿魏酸含量,色譜條件:以Inertsil ODS-3(250mm×4.6nm,5μm)為色譜柱,甲醇-1%冰醋酸(30∶7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1nm,柱溫為25℃。結(jié)果:薄層色譜斑點清晰,陰性對照無干擾;阿魏酸在1.824~10.940μg線性關(guān)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為100.51%,RSD=1.94%。結(jié)論:本方法簡便易行、結(jié)果準確,可作為該產(chǎn)品質(zhì)量控制的方法。
【關(guān)鍵詞】 祛風安腦口服液;阿魏酸;HPLC ;TLC
【中圖分類號】R28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6-0019-04
祛風安腦口服液是我院中藥制劑,處方源于《備急千金要方》所載的續(xù)命湯,由麻黃、紅參、黃芩、肉桂、甘草、川芎、苦杏仁、熟附子、防風、干姜、石膏、赤芍、當歸這十三味藥材加工制成,具有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和營衛(wèi)、解表祛邪的功效,臨床用于中風、身體不能自持、口不能言或拘急不得轉(zhuǎn)側(cè)等癥。為保證制劑質(zhì)量穩(wěn)定可控,研究采用薄層色譜法(TLC)對該制劑主要成分麻黃、防風、川芎、黃芩進行薄層色譜鑒別,并參考相關(guān)文獻[1-2],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制劑中阿魏酸的含量,為制定祛風安腦口服液的質(zhì)量標準提供依據(jù)。
1 儀器與材料
1.1 儀器 SIL-10AF高效液相(含SPD-15C紫外檢測器,島津國際貿(mào)易上海有限公司);XS205DU十萬分之一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R-1001N旋轉(zhuǎn)蒸發(fā)儀(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
1.2 材料 硅膠板(青島海洋化工分廠);點樣毛細管(泰州市北平貿(mào)易有限公司);黃芩苷對照品(批號110715-200212,中國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阿魏酸對照品(批號110773-201313,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甲醇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其他試劑為分析純。
2 方法與結(jié)果
2.1 祛風安腦口服液的制備 除肉桂、紅參外,其他藥材加10倍量水,加熱煎煮兩次,每次1.5h,合并2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加入乙醇至乙醇濃度為65%,靜置24h,濾過,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取紅參,加10倍水,加熱煎煮2次,每次1.5h,濾過,合并2次煎液,濃縮,與上述制得的濃縮液合并,再加入肉桂粉,煮10min,過濾,加入苯甲酸3g,加蒸餾水至900ml,靜置24h,濾過,濾液調(diào)至總量為1000ml,灌裝,即得。
2.2 TLC定性鑒定
2.2.1 麻黃TLC 取樣品20ml,加氨水調(diào)pH至1~2,用乙醚萃取2次,合并乙醚層,揮干乙醚,加鹽酸乙醇(1∶20)10ml,搖勻,水浴蒸干,殘渣加甲醇溶解,即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麻黃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濃度為1mg/ml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5ml,分別點于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8∶2∶1為展開劑[3],展開,晾干,噴以茚三酮試液,105℃烘5min。供試品在與對照品的相應色譜位置上,均顯相同紫紅色斑點,Rf=0.62。
2.2.2 川芎TLC 取制劑樣品10ml,加乙醚20ml萃取,超聲10min,過濾,揮干乙醚,加乙酸乙酯1ml,即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相同制備工藝制成的缺川芎的陰性樣品,同法制成陰性對照品溶液。取川芎對照藥材1g,加乙醚20ml,超聲10min,濾過,揮干,加乙酸乙酯1ml,制成對照液。吸取上述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板,以氯仿-甲醇=8∶1為展開劑[4],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Rf=0.857。
2.2.3 防風TLC 取制劑樣品15ml,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層,水浴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相同制備工藝制成的缺防風的陰性樣品,同法制成陰性對照液,取防風對照藥材1g,加甲醇10ml,回流30min,濾過,濾液蒸干,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15ml,合并乙酸乙酯層,水浴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4∶1為展開劑[5],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Rf=0.758。
2.2.4 黃芩TLC 取制劑樣品10ml,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乙酸乙酯層,水浴蒸干,加甲醇溶解,作為供試液。另取相同制備工藝制成的缺黃芩的陰性樣品,同法制成陰性對照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濃度為1mg/ml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7∶2∶0.5∶0.5為展開劑[6],展開,取出,晾干。噴三氯化鐵的乙醇溶液,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墨綠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Rf=0.756。
2.3 HPLC含量測定
2.3.1 色譜條件 色譜柱:InertsilODS-3(250mm×4.6nm,5μm);流動相:甲醇-1%冰醋酸(30∶70);檢測波長:321nm;柱溫:25℃;流速:1ml/min;進樣量:10μl。在上述色譜條件下,按阿魏酸峰計算,理論塔板數(shù)在4000以上[5];祛風安腦口服液中阿魏酸的色譜峰與其他成分的色譜峰分離良好,且陰性樣品溶液無干擾。見圖1。
2.3.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阿魏酸4.56mg定容于25ml棕色容量瓶中,加甲醇配成182.40μg/ml對照品儲備液,精密量取1ml對照品儲備液,定容于10ml的棕色容量瓶中,制成含70%甲醇,濃度為18.24μg/ml的對照品溶液,用0.45μm微孔濾膜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3.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祛風安腦口服液10ml,用乙醚10ml萃取,萃取3次,揮干乙醚,用甲醇定容于100ml的容量瓶,制成供試品液,搖勻,用0.45μm微孔濾膜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3.4 陰性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按處方量制成缺當歸及川芎的陰性樣品,同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制成陰性對照液。
2.3.5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8.24μg/ml)1、2、3、4、5、6ml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以峰面積為縱坐標(Y),以進樣量(μg)為橫坐標(X),繪制標準曲線,計算得回歸方程Y=58526X+11512,r=0.9998。結(jié)果表明:阿魏酸在1.824~10.940μg范圍內(nèi)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2.3.6 精密度試驗 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在所選色譜條件下連續(xù)進樣5次,測定阿魏酸峰面積值,RSD=1.11%。結(jié)果表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2.3.7 重復性試驗 精密量取同一批樣品5份,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項下方法操作,共配制5份供試液,各進樣10μl,結(jié)果測定出的含量RSD為1.67%,表明實驗重復性良好。
2.3.8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于0、2、4、6、8、10h進樣,測定阿魏酸色譜峰面積,比較10h內(nèi)測得制劑含量RSD值。實驗結(jié)果顯示,RSD為2.00%,表明本供試品溶液在室溫下放置10h內(nèi)穩(wěn)定。
2.3.9 加樣回收率試驗 采用加樣回收法,取已知含量同一樣品,分別加標0.8倍、1.0倍、1.2倍,每個水平重復3次。按上述的色譜條件進樣,計算回收率,結(jié)果見表1。
2.3.10 樣品測定 精密量取5批祛風安腦口服液,并按“2.3.3”項下制成供試品溶液,分別取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在上述的色譜條件下記錄峰面積,計算阿魏酸的含量。結(jié)果見表2。3 討論
祛風安腦口服液為中藥復方制劑,當歸和川芎中的共有成分阿魏酸為有效成分之一,故實驗選擇阿魏酸的含量作為祛風安腦口服液質(zhì)量控制的參考依據(jù)。
由于本品為中藥復方制劑,成分復雜,故采用水提后,65%乙醇醇沉,除去水提液中的淀粉、樹膠、多糖、粘液質(zhì)色素等,而乙醇的上清液含有鞣質(zhì)、生物堿、苷類等[7]。測定阿魏酸含量時,先用乙醚萃取3次,以減少其他成分干擾。報道阿魏酸對光和熱不穩(wěn)定[8],因此稀釋后應置于棕色瓶中,于冰箱中保存。
實驗結(jié)果表明,通過薄層色譜的定性鑒別,各檢出成分不受處方中其他成分的干擾,方法簡便、快速、專屬性強、重復性好。通過阿魏酸的含量測定,可知祛風安腦口服液中阿魏酸在1.824~10.940g/ml范圍內(nèi)線性良好,方法的精密度實驗、重復性試驗均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且本供試品溶液在10h內(nèi)穩(wěn)定,可見運用本方法測定祛風安腦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可行。
參考文獻
[1] 顧民,張亮,張正行.HPLC測定逍遙散及當歸中阿魏酸的含量[J].中成藥,2000 ,22(5):32.
[2] 王衛(wèi)鋒,康阿龍,湯迎爽,等.HPLC測定婦月康膠囊中阿魏酸的含量[J].中成藥,2004 ,26(6):8.
[3] 胡英,劉慶榮.感冒軟膠囊中鹽酸麻黃堿的薄層色譜鑒別方法探討[J].中國藥事,2006,20(9):573.
[4] 孫菲,丁瑩,梁雪,等.川芎、當歸的薄層鑒別[J].中國醫(yī)藥學報,2013,41(2):56-57.
[5]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S].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6] 陳菲菲.黃芩苷的提取及結(jié)構(gòu)鑒定[J].天然藥物化學實驗開題報告,
[7] 王慶.淺談中藥的醇沉工藝及設(shè)備[J].中國制藥裝備,2009,11(11):38.
[8] 孫忠,彭康.HPLC法測定安陽還五湯中阿魏酸的含量研究[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5) :833.
(收稿日期: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