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徐 志
(1.福州市第八中學,福建福州350001;2.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福州350001)
淺談體育教學的師生互動式評價模式的探究
張 靜1徐 志2
(1.福州市第八中學,福建福州350001;2.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福州350001)
以文獻資料和系統(tǒng)分析為基本方法,結合教學實踐,對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式評價進行分析,結果認為:師生互動式評價是一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集合,強調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互為主體;評價過程從篩選合理的評價指標、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選擇多元的評價手段、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改進體育教學理念、建立互動教學情境、建立師生平等關系,增加人際交往互動等四個方面實施;同時以堅持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身心協(xié)同發(fā)展、運動興趣優(yōu)先為評價原則。以期加強體育教學的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體育教學;師生互動;教學評價
師生互動式評價是多元評價的總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既注重教師對學生學業(yè)狀況的評價,也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以及學生對教師教學狀況的評價,強調評價的多主體以及師生的共同參與。它是以“互動式教學”[1]為基礎的,是“互動式教學”的組成部分。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的開放性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自由的發(fā)表個人觀點來參與討論,這種教學方法或多或少的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有體現(xiàn)出“師生互動”.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基本前提是尊重,師生授受關系是朋友式的對話與磋商關系,強調平等的對話、彼此的溝通和真誠的交流,使課堂充滿互動、民主、和諧。此種教學模式,注重師生的交流,注重師生共同參與,注重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善于從交流中發(fā)現(xiàn)問題,共同探討問題。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激發(fā)各自的學習欲望,從而培養(yǎng)其主動參與自覺思考和解答問題能力,這正是我們在教學當中所需要的結果。在師生共同參與互動中進行評價,這是我們教學中確立正確學習觀教育觀,加強師生、生生之間交流的方法。
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更為廣泛,不僅體現(xiàn)在語言上的互動,肢體動作和表情也能成為互動的元素,在師生的共同參與下產生“共振”作用,真正豐富課堂,要善于營造一種生動活潑有利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勇于探索、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精神,共同協(xié)力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來提高課堂效率。本文擬對師生互動式評價的內涵進行了剖析,以體育教學的實例,對互動式評價的實施策略及實施原則進行闡述,以期為體育教學的改革提供借鑒,加強體育教學的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體育教學是按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體育衛(wèi)生知識、技術技能,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道德、意志、品質等。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作為主導者,是引領學生進入體育殿堂的指路人;學生是體育教學活動過程的主體;體育教學效果受到教學過程的多因素影響,最重要的是師生間互動式評價。體育教學師生間互動式評價是一個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師生、生生之間雙邊互動的動態(tài)過程。在評價的形式方面,既包括教師的口頭語言、肢體語言、表情等評價與學生對評價的反饋,也包括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評價;在教學評價內容方面,既包括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育狀況、體質健康水平、運動興趣、體育知識了解、運動技能掌握、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自主鍛煉能力的評價,又包括學生對教師的器材的準備、隊伍組織調動能力、教學態(tài)度、項目的選取、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安排、示范等教學方法運動、語言直觀能力等方面的評價;既注重師生互動狀況的評價,又注重生生之間的互動評價;既注重總結性評價,又注重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也就是說,注重期末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等各項指標評價的同時,更要強調某一次體育課或某一個動作過程中的評價。師生互動式評價是一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集合,強調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互為主體,充分體現(xiàn)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知、情、意的統(tǒng)一,反映出自由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教學的互動。
1.篩選合理的評價指標,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
體育教學中,在進行互動式評價時,要在師生雙方的共同協(xié)商的基礎上,對互動式評價的評價指標進行認真的篩選,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生自身的優(yōu)缺點,增強學生對自己的全面認識,篩選出合理的指標,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方式進行改善及改變,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周翔(2012)的研究中,提出互動式教學評價的二級指標包括:價值導向、學生融入、課程建設、師生關系、效用評價和能力培養(yǎng)六個指標,用于測量學生在接受特定服務前后的有關感受。[2]實踐教學中的教師和學生對教學過程中運動量和強度的判斷,學生的情感體驗、人際交往感受、身體素質的變化、知識的積累、技能的提高等方面的自我評價與“他者”評價,都可以設置成為互動式評價的指標。另外,如何進行評價標準的制定以及評價形式的選取,對評價的結果也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有效的評價并不僅限于評價者一方面的決策,而是對整個評價系統(tǒng)進行一系列科學的、合理的以及具有建設性的評價,能夠客觀、真實的反應被評價者的實際情況。根據體育教學特點,教學中即時的評價非常關鍵,學生完成動作之后的即時的自我感覺,教師的即時肯定或意見,同學之間的即時“他者鏡像”。
另外,要注重評價過程中的交流,只有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統(tǒng)一認識,才能改進或提高,因此需要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和評價后與被評價者進行溝通交流,對評價結果進行分享及討論,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協(xié)商,加強互動式評價的實際價值,使被評價者能夠更好的接受評價結果。
2.選擇多元的評價手段,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區(qū)別對待,要根據學生的發(fā)育水平、體質健康狀況、體格強壯程度、運動興趣、承壓能力等身心特點,以及運動技能、身體素質、運動項目等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具體操作方式。
既可以采用激勵的方式進行互動式評價,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評價結果,達到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的效果,也可以采用鼓勵、表揚等手段。評價的最終結果是為了達到師生間的相互完善,而不是導致師生間產生間隙。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均可能出錯,彼此需要給予關懷與理解,只有雙方建立和諧良好的關系,才能消除彼此間的誤會,消除學生對教師存在的惡意態(tài)度以及對評價結果的消極態(tài)度,更好的根據評價結果糾正自身存在的問題,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改善并得到進步。
以籃球教學為例,籃球教學的目標包括身體素質目標、技戰(zhàn)術培養(yǎng)目標、情感目標等。在教學時,要根據教學任務,結合學生的基礎,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目標及考核標準?;A較好、個人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求相應提高,得優(yōu)秀的標準是能夠如何將運球、控球的技術靈活運用到比賽對抗中,對于團隊的勝利有著一定的貢獻,體現(xiàn)出較高的技術意識;大部分具有一定體育基礎、能力較強的學生,得優(yōu)秀的標準是能對一般運球、控球技術的進行掌握,對于其在團隊實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不做過分要求,對于不經常出現(xiàn)的失誤可以獲得隊友的原諒;而針對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可根據個人情況完成相關的籃球動作的,也可以視情況對其進行評價,給予良好的等級標準;針對部分學生,不僅具有較差的體育實踐能力,同時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不大,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如果能對基本籃球知識有所了解,尚可給予合格的等級標準。在標準制定與成績評定時,不是單純由教師決定,是通過師生間的共同討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相應的評估。這種差異評分的方式考慮到了學生的不同情況,可較好的促進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自信心,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也能夠使其在愉快中獲得成就感。
3.改進體育教學理念,建立互動教學情境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師生之間的溝通顯得尤為重要,溝通可以促進資源共享,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教師的專業(yè)修養(yǎng)。體育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是否符合新課程標準,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理念,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增加師生互動,增進學生興趣,提高技能水平,促進健康狀況,注重身心協(xié)調,教學內容多樣、教學方法靈活,寓教于樂等。以“魚躍前滾翻”教學為例,教學任務為“前滾翻——起立”,將教學內容設計為“龜兔賽跑”游戲,游戲過程為“魚躍前滾翻(前滾翻)——爬過障礙——超越障礙——同學交接——重復開始”,快者為兔,慢者為龜;通過示范、比賽、游戲等方法完成教學任務。針對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教師就團隊精神、動作質量等要點進行評價,評價中,穿插學生之間的互評,課堂中充滿鼓勵、尊重、自信。
體育教學情境是由師生共同建立的,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場地器材等均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互動教學情景,強調的是師生、生生間的互動,通過三方溝通交流來實現(xiàn)。以籃球攻防練習為例,教學中留出必要的時間,鼓勵學生對自己及對手的表現(xiàn)給出評價,結合教師的指導進行討論式的評價,對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感交流大有幫助?;咏虒W模式的基礎是構建主義心理學,具體來說,學生的學習是知識的重新構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知識構建的引導者,學生才是知識的構建者,所以在教學過程,教師應該要注重情景與情境的結合。[3]互動式評價,要求教師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時給予空間、時間的保證,給予發(fā)言權、評價權;設置互動教學情境,能夠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增加課堂間的小組討論以及實踐活動,促進學生交往。
4.建立師生平等關系,增加人際交往互動
師生平等是教學互動的基礎,課程之前,教師可以將教學方法、教學思想以及活動設計等分享給學生,甚至讓學生參與備課,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邮浇虒W評價,需要建立平等的師生、生生關系,彼此之間通過民主的合作達到和諧共進的關系,通過教師的指導促進學生的更好發(fā)展,師生之間彼此理解、尊重、信任,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以“跳大繩”教學為例,涉及學生的共同參與,身體素質較低的學生操作難度較大,在此情況下,教師要引導學生團結協(xié)作,促進學生間尊重與信任。
教學交往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影響學生綜合體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互動教學并不是僅僅完成表面上的溝通交流,而是“雙贏”的互動模式,互動評價產生實際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xiàn)為:學生參與備課,確保合理的運動量和強度;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鍛煉;留出時間與空間,增加實戰(zhàn)交流;增加教學比賽,體驗對抗與合作。
1.秉持學生為主體
素質教育的特征之一是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激勵下學生在生動活潑氣氛中主動開展。而目前在中學的體育教學評價過程中,雖然出現(xiàn)學生評價者,教師評價者仍然為主體[4]。
2.注重身心協(xié)同發(fā)展
身心健康是培養(yǎng)人才的關鍵,出了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體育活動也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其能夠充分適應當代社會。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健康理念發(fā)生了變化,已不再是以往僅僅對身體健康的關注,還需要結合心理健康的教學目標重新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及評價。
3.注重運動興趣的激發(fā)
社會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升學的壓力,以及網絡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致使現(xiàn)在學生缺乏鍛煉,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和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習慣成為教學追求的目標。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在行為、態(tài)度、情感以及其他心里方面能產生能動的影響,有可能影響學生對體育愛好的熱情。因此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性,合作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以及自覺參加體育鍛煉,師生互動是極其有效的途徑,而評價是必不可少的。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師生互動式評價以“互動式教學”為基礎,是一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組合,其強調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互為主體。在中學體育教學中,互動式評價的實施策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篩選合理的評價指標、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選擇多元的評價手段、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改進體育教學理念、建立互動教學情境、建立師生平等關系;增加人際交往互動等。同時,在評價過程中,要遵從師生共同參與、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身心協(xié)同發(fā)展,注重運動興趣優(yōu)先等評價原則。
[1]唐世剛,鐘萬林.互動式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8).
[2]周翔,等.基于Matlab的互動式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2(8).
[3]龍敬.互動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4(10).
[4]賀小燕,楊士軍.基于45所高中課堂教學評價表的實證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3(9).
(責任編輯:林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