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 繆薛霞
基于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高中英語教學
江蘇省白蒲高級中學 繆薛霞
本文以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教學為例,針對現(xiàn)階段高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了互動式教學的制約因素,并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求,提出促進英語課堂互動模式實施的對策。
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互動教學模式
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提倡課堂互動教學模式,要求師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互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有效提升學生英語運用的能力。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并嘗試研究制約高中英語課堂互動的主要因素,闡釋進行互動式教學的方式,為高中英語教學提供借鑒經(jīng)驗。
2.1 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控不到位
目前學校主要進行教學決策與教學管理,對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控不到位,無法實現(xiàn)英語課程設(shè)置的合理性,教師們也沒有機會集體進行教學方法的討論,不利于英語教師的自我調(diào)節(jié)以及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
2.2 英語教師的整體水平不高
我國高中英語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不高,有部分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學科訓練;有的學歷較低,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比較匱乏,不能及時捕捉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情緒的變化;有的教師自身口語、聽力的水平較差,無法適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還有的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較差,一般沿用比較死板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不理想。
2.3 教師對英語教學認識不足
英語教學的目標包括三個方面:語言目標、技能目標,以及情感目標。但目前相當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然是“輕能力、重知識”,導致學生的實際英語運用水平不高,無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交流。
3.1 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制約
高中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教學中不自覺地帶有“填鴨式”的意識,講解過多,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揮,使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重視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口語互動,甚至認為這是浪費時間,因而造成了“啞巴英語”現(xiàn)象。
3.2 班級人數(shù)超過預期
互動式教學適用于小班教學,學生人數(shù)只有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才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因為學生的能力存在差異性,在實際教學中,人數(shù)較少,教師才更能夠關(guān)注學生的個性,從而制訂合適的教學對策。但目前由于高中擴招,班級學生人數(shù)一般都在50~60人。班級人數(shù)眾多導致師生互動難以展開,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打折扣,不利于學習水平的提高。而且大班教學極易造成學生英語學習的兩極分化,導致不少學生最終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本文以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Unit 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為例闡述開展課堂互動的有效方法。
4.1 課前準備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首先要針對教學內(nèi)容做好課前準備,這是互動式教學的重要前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確定合適的教學目標,然后對教學步驟進行規(guī)劃,做好教學設(shè)計。針對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這一單元,筆者設(shè)置的教學目標如下:
(1)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offer comfort and encouragement.
(2)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give advice.
(3)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write an email of encouragement.
目標確定后,教師圍繞教學目標設(shè)計教學,須對重點單詞(guideline、highlight、lifestyle等)以及重點詞組(a reminder of)進行強化訓練。
4.2 互動式教學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注意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nèi)容,提出一些詢問健康狀況、鍛煉方法等問題,先與學生進行互動,待學生思路打開后,再讓學生與同桌進行互問互答。
4.3 小組討論
小組學習和討論是合作學習的一種形式,旨在通過交互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它能為學生提供較多的語言實踐機會,能拓展大班授課時學生的學習空間。在互動式教學中,學生之間的討論也是比較重要的。在具體分組上,一般以4人或6人一組為宜,要堅持互補的原則,將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與成績較差的學生穿插分組,讓學生之間能夠互相幫助。要鼓勵內(nèi)向的學生積極發(fā)言,保證他們在小組內(nèi)的發(fā)言機會,讓他們能夠及時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從而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在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shè)置一些有趣的情境,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對話,例如:小王因為自己身材肥胖很自卑,那大家會如何幫助他重拾自信呢?然后教師要求學生運用本單元學過的句型、語法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
教師作為課堂互動的創(chuàng)設(shè)者和組織者,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防止互動隨意化。課堂互動要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以任務為中心。教師要不時進行巡視并提供及時的幫助,防止個別學生利用互動的時間說閑話、開小差。
(2)互動應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在設(shè)置互動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各個層次的學生,難度要適中,避免因為難度過高,導致小部分學困生在互動的時候總是緘默。
(3)整合課前、課中和課后的三個階段互動,提高課堂互動質(zhì)量。教師的課前設(shè)計、課后的教學反思與課堂教學一起構(gòu)成互動的三個階段,只有整合三個階段的互動,才能提高課堂互動質(zhì)量。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主動運用互動式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重視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在對譯林版高中英語教材進行講解時,要建立課堂互動教學體系,選擇合適的互動式教學方法,注意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構(gòu)建科學、合理的師生互動模式,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從而促使高中英語課堂煥發(fā)生機,提升教學效率。
高二美,張曄. 2015. 基于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探討[J]. 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14):13-14.
沈?qū)W軍. 2016. 淺談高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J]. 新課程導學(12):79.
朱曄姿. 2015. 分析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