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寶
摘 要: 高中化學知識點多而分散,如果單純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容易全而不精?!拔⒄n堂”有其新穎獨特的優(yōu)勢,將“微課堂”運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中,探討高中化學“微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措施,希望可以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提供借鑒。
關鍵詞: 高中化學 “微課堂” 教學策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教學改革的深入,“微課堂”教學方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其不僅教學過程形象直觀,教學重點突出,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而且課堂教學時間短,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思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堂”教學方式,以便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一、注重教學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雖然“微課堂”教學時間較短,多在5min~10min,但是教學導入的作用不容忽視,其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至關重要。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圍繞教學主題,選擇新穎獨到、趣味性強的導入方式,為“微課堂”教學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金屬的腐蝕與防護”時,可以利用視頻形式向學生展示生活中存在的金屬腐蝕現象,如輪船腐蝕、工業(yè)設備銹蝕和廚房金屬用具的腐蝕等,并展示金屬腐蝕可能造成的危害,輕則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重則發(fā)生嚴重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這樣學生在觀看視頻圖片的過程中,很容易被金屬腐蝕的后果震撼,自然對金屬防護的方法充滿探究欲望。
這種圖片展示的導入方式既形象直觀,便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觀察和認識,又擺脫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單純說教的枯燥感,讓學生感受到化學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思考
在“微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設想教學過程中對應的學情,以視頻為媒介,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這樣既有利于幫助學生釋疑解惑,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
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講解“硫和氮的氧化物”中二氧化硫的實驗室制法時,可以在視頻中圍繞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及重難點,采用設問形式展開教學,如①實驗反應原理:亞硫酸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硫和水;制備裝置:固液不加熱制備裝置;凈化干燥裝置:盛放濃硫酸的洗氣瓶;收集方法:向上排空集氣法或者排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檢驗方法: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或者濕潤的品紅試紙褪色;尾氣處理:用氫氧化鈉溶液與倒扣漏斗裝置防止倒吸等。
“微課堂”的教學過程和常規(guī)教學相同,指導、點撥和評價等師生之間的互動都要在教學中一一呈現,在備課時需要分析學生的化學基礎水平和理解能力,做好教學過程中的互動設計,使教學活動有條不紊地展開。
三、結合傳統(tǒng)教學,實現優(yōu)勢互補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采用“微課堂”教學模式,并不是完全取代傳統(tǒng)教學,兩種教學方式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所以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將“微課堂”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實現二者優(yōu)勢互補,這樣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微課堂”的教學時間較短,但仍然需要板書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以起到提綱要領作用,而如果板書太多,則會既浪費教學時間,又顯得多余累贅;板書太少又無法準確表意,無法達到板書的預期效果。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合理設計板書,以“微課堂”呈現教學重難點,利用板書將重難點內容進一步明確,這樣相互結合的方式,可以對“微課堂”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在“微課堂”教學中,教學時間有限,教師需要將其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結合,對語言進行精煉,注重突出關鍵詞,并輔助板書、手勢和表情等,讓“微課堂”教學過程更立體豐富,真正讓“微課堂”成為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有益補充。
四、選擇合適課型,把握教學重點
“微課堂”教學形式多樣,高中化學教師需要依據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以及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選擇合適的“微課堂”課型,使其更貼合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充分發(fā)揮“微課堂”教學的作用。
依據教學環(huán)節(jié),“微課堂”課型可以分為課前復習、新課導入、知識理解、練習鞏固和小結拓展等類型;依據教學方法,“微課堂”可以分為:①講解類,主要通過語言傳遞教學信息,加深學生理解;②演示類,主要是讓學生直接觀察和感知教學內容;③練習類,主要利用典型例題講解和實際訓練鞏固課堂教學內容;④探究類,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等。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一節(jié)“微課堂”作品既可以對應一種類型,又可以是兩種或者兩種以上類型的相互結合。為了保證“微課堂”教學的效果,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劃分為不同的重難點,如果無法用一節(jié)“微課堂”完全呈現教學內容,則教師可以制作多個微視頻,并采取同構異課或者同課異構的方式,幫助學生將教學內容條理化和系統(tǒng)化。
總之,高中化學知識點多而分散,如果單純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容易全而不精。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利用“微課堂”突出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精簡和教學方式新穎獨特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化學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紅杰,金鳳.優(yōu)化高中化學“微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科技視界,2015(4):18.
[2]劉思思,陳瑞增.中小學優(yōu)質微課實踐與啟示:以“黃岡微課堂”為例[J].科技視界,2013(24):155.
[3]潘春霞.以探究的方式構建高中化學“微”課堂[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