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丹陽市第六中學 盧 培
?
如何讓生本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
——語文生本課堂案例分析
江蘇省丹陽市第六中學 盧 培
“生本”教育就是以學生為本,它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學理念已經成為當今教育教學的新理念,生本理念使得課堂成為了一個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生命場。如何讓生本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筆者結合幾節(jié)語文生本課堂教學案例,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筆者聽了一節(jié)生本實驗課《我的五樣》,在“規(guī)劃人生”環(huán)節(jié),老師問學生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問題拋出來以后班級一片沉默,可能是老師剛接手這個班級不久,跟學生還不太熟悉,課堂氛圍很死寂,老師趁機引導“有哪位同學敢勇敢地站起來回答?”“膽子大點啊”,盡管老師再三鼓勵、催促,但仍然沒人站起來回答。而此時教室后面還坐了一排聽課老師,氣氛很尷尬,我們都為這位老師暗暗地捏了一把汗。這時老師笑著說道“老師讓學生在課前寫出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五樣東西,剛才一一劃去,只剩下了一樣。老師也在課前寫出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五樣東西,你們想知道嗎?”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fā)出來,立馬抬起了頭,大聲回答“想”,“我的五樣是女兒、學生、老公……你們知道我最后在紙上剩下的是哪個嗎?”學生們搖了搖頭,都對老師的選擇是什么很感興趣?!笆桥畠?,我覺得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學生們請原諒老師把你們放在了第二位,我除了是老師的身份之外,還是一個六歲女兒的母親,我看著她呱呱墜地,看著她牙牙學語,看著她蹣跚學步,她的生命是我賦予的,她的成長是我見證的,她就是的我心頭肉,當人生只有一個選擇的時候,除了她我還能選擇什么?”聽了老師解釋她這樣選擇的原因,同學們都表示理解并無不為之動容,課堂氛圍也輕松起來,接下來有很多學生主動站起來回答,課堂氣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躍。
當課堂內容推進不下去的時候,老師放下架子,用親切的語言、平等的身份,跟學生坦誠地說出了自己的選擇,同學們看老師都說了,心想我還怕什么呢?也就放下了戒備的心理,變得積極主動起來。老師把學生看成了和她一樣平等的人,把自己看成了學生學習上的伙伴,與學生進行了真心的交流,營造了一種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學習上的主動性便被調動起來。
生本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作為教師要轉換角色,要讓臺給學生,從“知識的神壇”上走下來,放下身架,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討,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暫緩批評,激勵善待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心理自由和安全”課堂教學環(huán)境。只有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才能放心大膽的思考,回答問題的準確率才高,才容易產生靈感。即使問題回答錯了,也不用擔心老師的責罵,同學的譏諷。
在生本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而學生也只有經過自己的探索,才能撥開迷霧,才能將課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徹。在學習《漁父》分析屈原與漁父的人物形象時,同學們概括出了屈原品性高潔、追求理想、執(zhí)著等人物性格,這時一個哈薩克族女生吾拉尼站起來皺緊眉頭問“老師,非要從正面評價屈原嗎?”我讓她談談自己的看法,她說“我覺得他不懂得變通,太固執(zhí)了,楚國滅亡,他人生的理想不能實現(xiàn)也用不著投江吧?”我進而引導同學們討論“你贊成屈原投江嗎?面對人生的苦難,你贊成像屈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對于理想的堅守?還是贊成司馬遷含垢忍辱,發(fā)奮著書的隱忍?”同學們的討論很熱烈,也很有深度。屈原歷來是教科書中愛國的典范,雖然吾拉尼的評價顛覆了人們對屈原的傳統(tǒng)認識,但她的求異思維實在難能可貴,而且她的質疑引發(fā)了同學們對面對苦難,人們究竟該怎樣堅持理想的深層思考,課堂氛圍很熱烈。由于問題來自源于學生,學生感到我們在討論自己的問題,而不是老師強加的問題,不再是讓老師牽著鼻子走,而是自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使得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明顯增強,學習的積極性顯著提高。
下面就筆者聽的一節(jié)生本家常課,和大家分享一下動態(tài)生成的語文課堂之美。本來學校計劃在當天召開運動會,可由于天氣不好,只能早上臨時取消,同學們很失落,老師剛在黑板上寫上課題“想北平”的“想”字,臺下就有同學冒出了一句“想開運動會”,老師轉過身來看見臺下的同學們都是滿臉失落的樣子,甚至有人還把頭轉向了窗外,就問“同學們都很想開運動會嗎?” “想” 同學們齊聲答道,這時一個男生氣呼呼地說“老師,你今天不要上課了,你上了我們也不聽?!比罕姼阶h“就是,就是,我們都不想上課?!崩蠋熆慈呵榧?,同學們一點聽課的心思都沒有,就微笑著說道“好,不上課,今天就讓大家盡情的說說有多想開運動會吧,下面圍繞‘想’字,從正面或反面說說你的心情?!庇械耐瑢W說“我從肉孜節(jié)后就一直期盼這一天的到來,沒想到天下雨了,我的心情好失落??!”有的同學說“我的心像要噴發(fā)的火山又被一場大雨澆滅了一樣,很郁悶。”有個男同學說“我想畫幅畫來表達我的心情?!比缓缶团艿胶诎迩?,先畫了一朵綻放的花,再畫了一朵耷拉著腦袋的花,最后畫了一朵倒置的花,每朵花下分別注上時間。有個女同學說“我想唱首歌來表達我的心情?!闭f完,她沖上講臺,用維語唱了起來,時而微笑,時而悲傷,時而氣憤,唱完后,同學們開懷大笑,教室里想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皺著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這時,老師微笑著說:“同學們,老師今天發(fā)現(xiàn)了未來的畫家,音樂家,老師真想再尋找一些作家。想請大家把剛才的心情記錄下來,寫得好的片段,我們待會兒一起分享,大家表現(xiàn)好的話,下節(jié)課老師就考慮不上課。”同學們欣然拿起了筆,不知不覺進入了描寫片段的寫作訓練。
作為教師只有正視課堂教學中突發(fā)的每一件事,善加開發(fā)利用,才能生成新的課堂資源,學生也才會興致高昂,精神亢奮,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火花競相迸射。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才真正得到尊重,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充分發(fā)揮,這才是真正的生本教學。作為教師要善于根據(jù)變化了解情況和學生當堂的表現(xiàn)出來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適當?shù)厝∩帷H∩釙r,可能是忍痛割愛,把那些不適合學生實際超出學生當堂學習承受限度的環(huán)節(jié)和內容舍去,從而達到切實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