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軒
用耐心善待失敗
對失敗的恐懼大概就是高三考生心理壓力最直接的來源吧?張怡筠博士認為要全心接納高考,包括失敗、焦慮、等待、迷茫,當然也有希望、憧憬、興奮和信心。她說:“任何考試都不能一考定終身,而你的心可以決定你的一生?!彼绕鋸娬{(diào)“耐心”的重要:“高考復習到現(xiàn)在,就好比馬拉松跑了大半程,有些考生真覺得自己快熬不下去了,這時就需要撐到最后的耐心?!?/p>
你認真問過自己什么是耐心嗎?我理解,所謂耐心主要就是對失敗的承擔、忍耐、寬容和化解。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越是最后的時刻越關鍵,越是關鍵的時刻越要能堅持、夠堅強、會突破。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失敗,缺少的是失敗100次還能在第101次站起來的人。因此這個世界最成功的人往往是經(jīng)歷最多失敗的人。
J·K·羅琳說她小時候是個戴眼鏡的相貌平平的女孩兒,有點害羞、流著鼻涕、比較野,沒有考上理想中的牛津大學而去了艾克賽特大學,后來她是—位單身媽媽,離異、失業(yè)、母親英年早逝。失意中的一次乘火車旅行激發(fā)了她創(chuàng)作《哈利·波特》的靈感,通過不懈的努力最終風靡全球。羅琳在哈佛大學演講提到失敗時認為:“失敗意味著剝光所有無關緊要的東西。我失敗后,不再假裝我是某種其實我不是的人,而開始將我的精力投入于我真正在乎的工作。人生的谷底,變成我重建人生的堅實基石。所以不要畏懼失??;只要活著就必然要面對失敗,除非你小心翼翼到仿佛一生都沒有活過。如果這樣,你的失敗將來自于放棄生活。”從她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失敗帶來的豐盈的額外收益。
因此我們說,成功需要不屈不撓,需要耐心,需要堅持,需要無所顧忌一往無前。馬云前37年的人生只充斥著兩個字:失敗。他20多年前大學畢業(yè),應聘過30份工作,全部被拒絕:他想當警察,和5個同學一起去,4個錄取,只有他沒有被錄??;杭州第一個五星級賓館開業(yè)他去應聘服務員,也沒有被錄取;他和24個人一起應聘杭州肯德基,23個人被錄取,沒有被錄取的那個還是他。談到失敗和成功,馬云說:“不是每個人都會成功,但是有人會成功。誰會成功?你勤奮、你執(zhí)著、你完善自己、你改變,你就會成功。我不喜歡看成功學的書,我只看別人怎么失敗,從別人失敗里反思什么事情我不該做,從別人成功里也會反思,他為什么成功?”
當然,這個世界上J·K·羅琳、馬云、比爾·蓋茨畢竟是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人的成功不足以驚艷世界。然而我們不能因此就向失敗低頭,不能因此就鄙棄那種百折不撓、力爭上游、永不言棄的拼搏氣質(zhì)。
這種步步高是超越失敗后的提高,是克服了恐瞑后的自信,是戰(zhàn)勝自己后的微笑。成功其實很簡單,就是堅持失敗、無懼失敗、善待失?。∪绱硕?。
用禪意開創(chuàng)未來
“三心二意”的“二意”具體指禪意和創(chuàng)意。什么是佛?佛是覺者,明白人。什么是禪?禪是成佛的智慧,是修煉、修為。人生無處不是煉廠,沒有一事無益于自我修為的提高?!岸U意”簡單地來說,就是懂得該放下時要放下。高考,多么難得的提高自己的機遇!明代著名宰相張居正,少年天才,12歲即中秀才,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然而愛護他的主考官故意讓他落榜舉人考試,以磨練其心志,避免其年少輕狂鋒芒側(cè)漏。張居正進士也是考了兩次才考上,擱到現(xiàn)在也只能算是一個高考復讀生。然而這些挫折并沒有讓他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反而讓他領悟到了為人處事的哲理和知行合一的智慧,最終成就一代名相。
高考沖刺階段的同學們,幾次模擬考考得不好也不必掛在心上,接受現(xiàn)在,面向未來,與其惦記那幾次失敗的考試,以未來的不確定性來懲罰現(xiàn)在確定的自己,不如多想想將來報考哪個自己喜歡的專業(yè),自己將來想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到底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莊子曰:“不忘之忘,是謂誠忘?!弊詈玫霓k法就是讓過去的過去,按部就班地做你應該做的事兒,實在不知如何下手,不如就背幾個單詞、看幾個公式,要是感覺被失敗壓得喘不過氣來無所措其手足,不如干脆就發(fā)會兒呆,望著遠方悠游的白云窗外的春暖花開,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沒心沒肺地歇一會兒。就算是復習再緊張,你也有暫停的權利。這是什么心態(tài)?這就是禪意、慧根。
還有一個關于古代高考的故事。說有兩個一起復習備考的舉人,都很優(yōu)秀,也都想知道自己這次考試能否高中。他們聽說山中有—位高僧,具有未卜先知的慧眼,于是就去拜訪。張三先去,高僧一瞥就說他必中無疑,因為年輕人手中拿著一串糖葫蘆。串者,中上又中也。張三回來后把高僧的解釋告訴了李四,李四也拿了一串糖葫蘆去拜訪高僧。高僧說李四你懸了,因為你這一串下面有個心,乃“患”也。后高僧之言果然應驗。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發(fā)是,心理問題和復習備考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越接近考試的時候,心理穩(wěn)定程度對臨考發(fā)揮越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既然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這個故事,我們就應該明白怎么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靈。我認為,高中同學們應該看遠一點兒,站在人生的高度看,高考真的稀松平常。想想未來,理想、愛情、事業(yè)、親人、友誼、健康……還有比考上大一千倍的幸福,也還有比落榜難過一千倍的煩惱,明天太陽照常升起,為何悲戚這短暫的苦雨?
而“創(chuàng)意”則是用在解決與父母的沖突上,“到這個節(jié)骨眼上考生和家長煩躁情緒是免不了的,但考生要學會和父母溝通,不要讓不良的情緒相互傳染?!睆堚捱@樣告誡考生和父母朋友。
我的一位高中同學,考前兩個禮拜回家自由安排復習,也許是為了緩解巨大的心理壓力,也許僅僅是為了簡單地放松一下,她打開電視機看起了世界小姐選美比賽。從地里干活回來的媽媽和大哥看她沒在學習就急了:“都什么時候了,還有心思看電視?”一句話把她說得委屈萬分,一個人跑出了家門,來到小村邊??粗暄哑鸱纳矫},聽著挺拔的白楊林嘩啦嘩啦的拍手聲,想到寬闊的河流依舊汩汩不息不舍晝夜地流著,她心底忽然浮上來一絲頓悟,一種安靜和澄明的溫度從內(nèi)心升起直達舌尖:該付出的已經(jīng)付出了,該祭奠的都已經(jīng)祭奠了,能把握的都已經(jīng)把握了,無法控制的早晚要來,既然如此,還有什么可以擔心的呢?值得慶幸的是,她的母親和哥哥沒有再說什么指責她的話,來到村邊把她叫了回去。整整一個中午,三個人心有靈犀,再也沒有說—句話。她—如既往地拿起書本,再一次復習那些早已熟悉的內(nèi)容,大哥燒起了熱水,媽媽宰了一只雞——從此她每天都能喝到鮮美的雞湯了——這是滋養(yǎng)身體的雞湯,當然,也是全家人心靈的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