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澤雯 袁 茵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遼寧大連 116029)
智力障礙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建議
付澤雯袁茵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遼寧大連116029)
小組合作學習是培智學校一種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通過小組合作探討,相互啟發(fā),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可以提高智力障礙學生的自尊,促進情感發(fā)展,以及取得更好的課堂成功率。為進一步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需要創(chuàng)建一個自然的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境,教師應成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創(chuàng)建者和組織者,并且發(fā)揮同伴教學的作用,促進學生間的互助共進。
智力障礙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學習環(huán)境;教師角色;同伴教學
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互助學習。美國羅伯特E.斯萊文提出,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且能滿足學生心理需要,使他們更好地認識自身價值,提高學生自尊,促進情感發(fā)展。[1]在JenkinsJ.R、AntilL.R等人的早期研究中,對21所普通學校教師進行了訪談,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普通學生相比合作學習更適合應用于特殊學生,且提供了更安全,壓力較小的環(huán)境,幫助他們體驗成功的感覺,降低沮喪和焦慮。[2]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把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能力、興趣、特長、學習成績)編入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3]在傳統(tǒng)的班級集體教學中,由于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較小,一般不涉及教學分組。而在培智學校,一個班級有不同障礙類型的學生,其智商水平、學習能力和身心發(fā)展水平等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學分組成為必需。為了進一步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擴大應用范圍,本文擬從學習環(huán)境、教師角色、同伴關系和教學特點四個層面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為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培智學校應建立一個適合其發(fā)展和運作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和人際氛圍。從學校領導、教師到家長,都需要更新觀念,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教學形式的轉(zhuǎn)變。首先,學校領導在校內(nèi)應積極推進小組合作學習,轉(zhuǎn)變教師教育觀念,鼓勵教師在班級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定期舉辦教學研討會,并設立相應獎勵制度,提高教師工作熱情。其次,教師和家長需要密切合作,教師需要從家長那里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最后,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的銜接和配合,互相支持,形成良好的大環(huán)境,發(fā)揮教育合力。
與此同時,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境將有利于學生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比如在培智學校的唱游與律動課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強調(diào)小組成員的動力關系,其特點是為特殊兒童提供一個“小社會”的環(huán)境,學生在舞蹈活動中與其他成員以及老師形成一個多層次的互動關系。通過學生模仿老師的動作示范和組內(nèi)成員間的相互模仿(程度高學生帶動程度低的學生習得某些行為活動),這些行為活動為智力障礙學生提供了一個結(jié)構(gòu)化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又如在培智學校生活數(shù)學課上教授“面積單位”一課時,老師為了加深探討同學們對“1平方厘米”的感受,于是發(fā)給每位同學4張“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片,讓同學們用手中的“一平方厘米”紙片去量一量課本的面積。當同學們把4張紙片全部放在課本上發(fā)現(xiàn)“不夠量”時,老師可以下指令:“小組合作測量?!蓖ㄟ^共用教具的形式組織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從形象到抽象的思維過度,擴大參與度,促進智力障礙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這種方式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而且能幫助學生取得學習成就,提高了教學效率。
智力障礙兒童由于智能偏低,發(fā)育遲滯,在感知覺、注意、記憶、語言與思維等認知方面與正常兒童相比都有明顯的差距。[4]在學習方面,學習速度慢,學習動機較弱,獨立性較差,盡管非常努力,但是憑借自己的能力,常常無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所以就需要同伴教學。同伴教學是指由學生做輔導老師的教學方法,在培智學校中,體現(xiàn)在程度較輕的學生指導和幫助程度較重的學生學習,旨在滿足學習困難學生的需要,互相幫助,互助共進。同伴教學是伴隨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它不僅有利于提高智力障礙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合作意識,解決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還有利于促進情感交往,學習正確的交往行為。
以同伴教學為例,在培智學校的思維訓練課《拼圖游戲》中,班級里程度較高的同學經(jīng)過反復的學習實踐后,在復習課中可能在不需要他人輔助的情況下很快地拼擺出完整的畫面,而對于程度較重同學來說,就非常困難。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后,能力水平好的同學就可以在組內(nèi)起到良好的示范、指導作用,并能扮演起“小先生”的角色,主動幫助組內(nèi)其他沒有擺出完整畫面的同學。在這種合作模式下,非常有利于同學間建立良好的感情,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形成互相幫助,互相提示的學習氛圍。在同伴關系中,學生通常會把老師的語言轉(zhuǎn)換為“兒童語言”。對于特殊兒童來說,有的學生非常內(nèi)向,有的則在面對老師時很容易產(chǎn)生緊張的情緒,當與同學交流時就會比較自然,能夠暢所欲言,很少出現(xiàn)焦慮、緊張的不良情緒狀態(tài),此時,同學通常比老師更適合作為輔導者,因為他們更理解同伴的心理狀態(tài),更知道同伴需要什么,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讓同伴更容易理解。
教師不應是局外人,而應成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創(chuàng)建者和參與者,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的訴求,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完成學習任務。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過程是兒童和老師共同參與,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應創(chuàng)設程序民主、過程科學的學習環(huán)境。劃分小型問題解決小組,讓學生自己探尋答案?!盵5]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shù)輕度智力障礙學生,發(fā)揮好組織者與領導者的作用,在小組合作進行前應闡明學習目標,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在開展學習小組工作的時候,教師不僅要提供有關知識和方法的指導,還要積極走入到各個小組中去,對于智力障礙學生來說,他們可能不知道怎樣互助,怎樣協(xié)同配合。因此,教學生學會合作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需要教授多種小組合作方式和社會技能。為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當出現(xiàn)能力強的學生大包大攬,組內(nèi)學生流于“閑談”等現(xiàn)象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調(diào)整和必要的指導。
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每位特殊教育教師必須掌握的教學技能。教師需要自覺接受合作學習的系統(tǒng)培訓,對合作學習的形式、方法進行學習,并在此基礎上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夠在班級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方式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借鑒他人有關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案例,聽取同事給予的好的意見和建議,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和調(diào)整,最大限度地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保證組內(nèi)每個成員的進步。然而,沒有經(jīng)驗的教師還是應該小心謹慎,并應多了解在一些情境中指導合作學習時會遇到的困難。
與傳統(tǒng)的班級集體教學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有兩個明顯的特點,即師生互動性、同學間的合作性。教師需要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合理組織教學。其中需要注意以下四點:
首先,建立小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小組的規(guī)模一般在3~5人為宜,人員過多或過少都不利于達到合作的效果。當學生缺少合作經(jīng)驗時,人數(shù)少些更為合適,因為智力障礙學生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差,所以一旦確定合作小組后基本就不再變動了。編排座位時,應盡量讓同學們靠近坐,方便共用使用學習材料,小組成員間互相觀察學習、交換意見、建立友誼和親密感。小組建立后,為使組員間建立相互依賴的合作關系,教師需為小組制定學習目標(根據(jù)學生不同能力水平確定合適的目標)、分配學習任務(任務不易過重,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給每個組員安排不同的角色(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定期對小組進行考核(當達到目標時,適當給予獎勵)、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競賽活動。
其次,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狀態(tài)及表現(xiàn)。特別是當智力障礙兒童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多動、情緒不穩(wěn)定時,教師要及時做出回應,給予提醒或幫助。由于小組內(nèi)的成員數(shù)量少,教師需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現(xiàn)有的能力水平,盡可能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需求,在知識上、技術上給予援助,但不可代替他們思考。
再次,及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反饋。及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反饋,有利于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面臨的學習困難,從而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程及時調(diào)整課堂教學節(jié)奏及教學內(nèi)容。例如,以小組為單位讀一段話,某個障礙程度較重的同學無法跟上其他同學,教師就可以讓小組放慢速度,或者走入到組內(nèi)幫助他讀。又如,針對某一個問題,教師需要平心靜氣地傾聽每個學生的發(fā)言,如果學生說的不對,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更正或者補充,若學生能說出一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講得更多。如果學生回答正確,教師可應予以適當?shù)莫剟?。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給予恰當?shù)姆答?,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從而減輕心理壓力,積極引導學生學習,鼓勵學生間多交流,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
最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注意反思。這里的反思不僅包括教師的教學反思,還包括小組反思。教學反思有助于改進教學計劃,完善教學方法,明確后繼教學方向。通過反思,教師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需要調(diào)整以及改進的地方。比如,發(fā)現(xiàn)某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很低,經(jīng)常有同學拖后腿。此時,教師就需要考慮是不是布置的學習任務過重,學生的能力有限,導致無法承受。而小組反思,教師可以每天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各組學生進行全體的總結(jié)反思。在小組反思過程中,可以討論他們的學習情況、學習方法、活動方式以及學習效果等等。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的功效不僅取決于它是如何實現(xiàn)的,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實現(xiàn)。無論是學校、教師、家長還是學生,都必須共同努力,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在互幫、互助、互學中會學、樂學,更是一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學習狀態(tài)。在小組教學中,對于教師而言,教師不再是主導者,而是傾聽者和組織者。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完成學習任務,既發(fā)展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同時又可以較好地兼顧學生的個別需要。對于學生而言,每一個人都是學習小組的一部分,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出貢獻。實踐表明,有小組合作學習經(jīng)歷的學生,在與人相處方面比沒有經(jīng)歷的學生要強得多。但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萬能的,不應夸大其優(yōu)點,在教學中需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恰當選擇教學方式,同時要注意小組合作學習的使用,對于重度智力障礙兒童、嚴重的情緒與行為問題兒童、自閉癥兒童等是不適合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要對這些學生做出適當?shù)陌才拧?/p>
[1]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157-158.
[2]JRJenkins,LRAntil,SKWayne,PFVadasy.Howcooperative learningworksforspecialeducationand Rmmedialstudents[J]. ExceptionalChildren,2003.69(3):279-292.
[3]陳云英.中國特殊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212-213.
[4]方俊明.特殊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17.
[5][美]阿蘭茲.學會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302.
[責任編輯靳開宇]
G764
A
2095-0438(2016)10-0058-03
2016-01-29
付澤雯(1992-),女,吉林通化人,遼寧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情緒與行為障礙兒童心理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