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位高僧,在《嗅梅》一詩中寫道:“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痹娙嗣⑿て?,穿云入嶺,尋春一日卻始終不得。我想,這位名叫無盡藏的高僧如果看到冰心寫的《只揀兒童多處行》之后,一定不會為“尋春不見春”而煩惱了。
就“尋春”而言,冰心奶奶與高僧無盡藏有著很大不同。高僧眼中的春在曼妙的大自然之中,田野樹林,白云山嶺,都是春的藏身之所。而冰心奶奶眼中的“春”則要大方許多。你看,那春天就大大咧咧地在那兒!她不躲不藏,要想找到她,“只揀游人多處行”;后來,又架不住兒童的萬般熱情,“只揀兒童多處行”,哪里兒童多,哪里就能找到春天。
兒童多處,必然春光爛漫。頤和園的知春亭畔,玉瀾堂旁,到處都有孩子們歡樂的笑聲、雀躍的身影。特別是玉瀾堂的角落,密密層層的海棠“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這景色配上孩子們通紅的笑臉,真是“人面海棠相映紅”呢!
冰心奶奶的“春”就這樣容易地尋著了,她不但尋到了春天的景,也尋到了春天的生命力。正如那開得“旺”的海棠,那飽滿的春光就像活過來一樣,在大地上爛漫而行。這春光牽著小朋友的手,燦爛的生命旺盛歡暢而活潑!
在這一片春光之中,你們感受到了什么?對!就是那熱烈奔放的生命脈搏!快摸摸自己胸口,那節(jié)奏歡快有力,正如春天破土而出的芽兒,在一生初始,展示出勃勃生機!
兒童多處,春光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