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鶴
(河南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
透過影片主題看真實的藏族文化
——解讀影片《靜靜的嘛尼石》
張鶴
(河南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影片《靜靜的嘛尼石》是由萬瑪才旦自編自導的、巨煥倉活佛等人主演的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藏族影片。影片講述了一個深處于偏遠寺院的小喇嘛和他身邊的人,從大年三十到初三下午期間發(fā)生的故事。這是一部真實反應藏族現(xiàn)代生活的影片。整部影片雖簡單質(zhì)樸,卻令人印象深刻。
《靜靜的嘛呢石》;現(xiàn)代生活;藏傳佛教;藏族文化
影片用平淡的敘事手法,講述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片中通過對比展現(xiàn)出了影片深刻的主題。片中的小喇嘛是一個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的人。他是家中唯一一個在寺廟里念佛修行的僧人,甚至也是家鄉(xiāng)附近唯一的僧人。影片圍繞著小喇嘛展開,并通過幾組對比展現(xiàn)出影片的主題。
首先,是世俗生活與宗教生活之間的對比。宗教生活是小喇嘛的日常生活。學經(jīng)文、誦經(jīng)文、煨桑等等。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同一件事情:做功德。這和他所生活的小寺廟是分不開的。藏族信仰的是佛教。自公元七世紀起,佛教從印度傳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因此,佛教文化已經(jīng)深深根植于藏族人民的心中。小喇嘛的宗教生活也是環(huán)境影響的結(jié)果。然而,小喇嘛只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他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內(nèi)心,無法做到心無雜念地去修行。對外界的世俗生活充滿了好奇心。世俗生活當中的每件事都對他產(chǎn)生沖擊,感受到了和宗教生活不一樣的世界。片中師傅讓小喇嘛去小活佛那里幫忙做事。經(jīng)師要求小喇嘛去客廳擦東西。小喇嘛在擦東西時無意間看到了電視機和VCD,并被其深深吸引。拿起遙控器看看,摸一摸VCD。但在經(jīng)師進來后,小喇嘛又繼續(xù)擦桌子。經(jīng)師出去后,小喇嘛再次擺弄電視機和VCD。這些東西是他平時的宗教生活里所沒有的。他對這些充滿了好奇。之后,他用了小伎倆和小活佛兩人最終看上了電視。因為聽不懂普通話,他們開始看VCD《智美更登》。這也是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之間的又一次碰撞?!吨敲栏恰肥莻鹘y(tǒng)的藏族故事,但卻在電視機這一現(xiàn)代電器上上演。
其次,是現(xiàn)實世界和神話故事之間的對比。影片中多次提到《智美更登》的故事。這是一個源自佛教的神話故事,是藏民族傳統(tǒng)的八大藏戲之一。講述了善良的柏岱國王子智美更登,為了營救屬國君主的生命,冒殺頭的風險,以鎮(zhèn)國之寶相贈,結(jié)果上當受騙,被國王放逐到遙遠的哈鄉(xiāng)去經(jīng)受苦難。王子攜帶王妃和三個女兒,歷盡千辛萬苦,一路廣施恩德。往返途中,王子先后獻出了自己的眼睛、妻子和三個女兒,最終功德圓滿,感動上蒼,失去的一切又重新回到身邊的故事。影片中小喇嘛的哥哥和妹妹都是扮演《智美更登》的演員。這是一個傳統(tǒng)的佛教故事。但影片的一個情節(jié),在《智美更登》演出結(jié)束后,演員們居然拿出錄音機開始一起跳迪斯科?,F(xiàn)代的迪斯科和傳統(tǒng)的《智美更登》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藏族人民在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同時,也受外來文化和生活的影響。這一行為,表現(xiàn)得更加真實。片中小喇嘛的弟弟說,如果要別的還行,但是如果要眼珠子我是絕對不會給的。沒有眼珠子怎么看書啊?,F(xiàn)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夠像智美更登一樣善良并為他人付出一切。這大概也正是現(xiàn)實生活和神話故事之間的差別。
再次,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之間的對比。藏族是中國最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在文學、音樂、舞蹈和雕塑等方面,都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片頭敲打嘛尼石的老師索巴的兒子自從去了拉薩就一直沒有回來。索巴每天重復著一件事情——敲打和雕刻嘛尼石。即使是在大年初一,也不例外。索巴堅守著藏族的傳統(tǒng)。嘛尼石上的六字真言為“唵嘛呢叭咪吽”。藏傳佛教認為,常念“嘛呢”死后可不入地獄,或少受地獄之苦,甚至可以升至極樂世界。嘛呢石可以說是古老的藏族傳統(tǒng)文化中對宗教崇拜所持態(tài)度的概括和具象表現(xiàn)。虔誠的藏族佛教徒永遠相信,只要連續(xù)不斷、持之以恒地把他們?nèi)找鼓畹牧终嫜约y刻在石塊上,這些石塊就會有一種超自然的靈性,能使他們洗清此世的“罪過”,并能引領他們走進他們神往已久的西天凈土。索巴的這一行為與兒子外出不歸之間也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另外,片中最大的對比大概就是在《智美更登》和《西游記》之間。一個是藏族傳統(tǒng)文化當中的代表戲目,另一個是現(xiàn)代文明中的電視劇。
“現(xiàn)代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相互融合這個問題對藏民族來說是一個真實而無法回避的問題”[1]11?,F(xiàn)代文化是一個混合體,它包含了太多東西。而傳統(tǒng)的藏族文化當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藏傳佛教文化更是很難與現(xiàn)代文明相融合?,F(xiàn)代文明當中有很多具有沖擊力的存在,藏族傳統(tǒng)文化如果和其融合就很難完整地傳承、保留下去。因此,如何在藏族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在文化融合中把握好“度”,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影片中出現(xiàn)很多符號。如片頭出現(xiàn)的嘛尼石,以及小活佛所住的客廳里擺放的十世班禪的照片,還有爺爺手上拿的轉(zhuǎn)經(jīng)筒。這些都是影片中較為明顯的符號。嘛尼石——片名也包含了這個名詞。嘛尼石上面所雕刻的是藏族的六字真言。被稱為寫在大地上的經(jīng)卷。在西藏地區(qū),有時可能看不到一個人影,但是嘛尼石卻隨處可見。嘛尼石上雕刻了“嘛尼”,就是佛經(jīng)當中的六字真言。這和藏傳佛教的信仰有著直接的關系。藏傳佛教信奉長念“嘛尼”可以得到永生。人死后不必受到或少受地獄之苦,甚至可以升至極樂世界達到涅槃,免受輪回之苦。藏傳佛教徒認為,長期地雕刻嘛尼石,嘛尼石就可以洗清他們今生所做的錯事和罪過??梢砸I幫助他們走向極樂世界。因此,嘛尼石是藏族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符號。它不僅僅代表了藏族的佛教文化,同時也是藏傳佛教徒內(nèi)心虔誠而堅定的信仰,一定意義上講,更是支撐藏族文化不斷傳承發(fā)展的不竭動力。
貫穿影片始終的另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就是《西游記》?!段饔斡洝肥俏覈诺渌拇竺?,同時也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小說。主要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保護師傅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一路降妖除魔,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后,最終在西天求得真經(jīng)的故事?!段饔斡洝繁臼且粋€家喻戶曉的故事,但在每日靜修的寺廟里卻是個新鮮的故事。小喇嘛對外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這其中最讓其產(chǎn)生興趣的就是《西游記》。尤其對孫悟空更是喜愛有加。片中有很多細節(jié)都印證了小喇嘛對《西游記》的喜愛。當小喇嘛的父親準備帶著電視機和《西游記》的VCD碟片從寺廟回家時,原本父親已經(jīng)走遠了,小喇嘛還是追了出去。向父親索要VCD碟片的盒子,父親把碟片盒子給他后,他飛快地跑回屋內(nèi)。準備去參加下午的祈愿大法會時,他把面具掛在柱子上,猶豫了一下,又把面具放進了僧袍內(nèi)。這一細節(jié)真實地反映了小喇嘛內(nèi)心的矛盾。當宗教生活與世俗生活碰撞在一起時,宗教生活的單調(diào)和世俗生活的豐富多彩對小喇嘛的內(nèi)心世界形成了巨大的沖擊。不知道他最后去祈愿大法會念經(jīng)時內(nèi)心究竟在想著什么?!段饔斡洝吩谟捌惺且粋€矛盾的存在。這本是一個和佛教相關的,講述唐僧在經(jīng)歷重重磨難后最終求得真經(jīng)的故事。其中,也展示了唐僧在面對誘惑和困難時對取經(jīng)的堅定信念。但不可否認,電視劇《西游記》是大眾傳媒時代的產(chǎn)物。經(jīng)師卻不允許小活佛過多觀看前面的部分,只希望其看到最后唐僧求得真經(jīng)的那一集。擔心劇中世俗的東西接觸過多,小活佛難以抵擋住誘惑,無法靜心潛修。也正是這一原因,小活佛和小喇嘛的小小愿望也被打破。最終二人都沒能完整地看完《西游記》。這在另一個層面上也反映了藏傳佛教徒生活的單調(diào),以及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脫節(jié)。也正因此,佛教文化才得以傳承下去。
影片從制作團隊到拍攝,都是一部原汁原味的藏族電影。影片中的對白采用的是藏語對白,漢語字幕。在影視語言和影視畫面上都真實地呈現(xiàn)了藏族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影片從“自我”的角度去展開敘述,一改往日“他者”的角度。使得話語權真正地握在藏族人民自己的手中。就像導演自己說的“經(jīng)常有一些人用文字或影像的方式講述我故鄉(xiāng)的故事 , 這些使我的故鄉(xiāng)一直以來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神秘的面紗, 給世人一種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或蠻荒之地的感覺?!币酝衩?、古老的藏區(qū)和藏族人民的形象被打破。以藏族人的身份和視角去講述故事。
英國文化研究之父斯圖亞特·霍爾曾提出了電視話語中解碼和編碼的概念。其主要意思為在傳播思想文化的過程中,傳授者扮演的是“解碼”的角色,而受眾的理解和想法又是一個“編碼”的過程。因此,在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觀眾在影片傳達的內(nèi)容和自身理解的內(nèi)容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影片自始至終都是以藏族的視角和藏族人的世界觀、人生觀甚至是生死觀的視角進行演繹的。尤其是本片采用的是藏語,這本身就是一個小眾的語言。反過來說,如果不使用藏語,又很難保證影片的原汁原味。這就是民族電影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矛盾。另外,影片中的影視符號如嘛尼石,假如不了解嘛尼石的觀眾,可能還會認為嘛尼石的存在是可有可無的。這些偏差都和民族文化息息相關。如何讓觀眾做到在“解碼”的過程達到和導演相同的認知,這是民族題材影片導演應該思考的問題。
但是,另一方面,影片中一幅畫就可以說清故事,表現(xiàn)出人與人、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2]。因此,民族影片在跨文化傳播和交流過程中也是矛盾的?!懊褡宓木褪鞘澜绲??!笨墒牵趯崿F(xiàn)中,民族的影片卻又很難站到世界的舞臺上,去展示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民族電影如何在跨文化傳播中做到“世界的”,還需要電影人在影片的制作上和宣傳上多下功夫。用影像的方法,把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展現(xiàn)給世人看,這不僅僅是電影人的責任,更是我們每一人的責任。
影片從開始到結(jié)束并沒有鮮明的沖突。并不是一部“好看的”影片。但是,細細琢磨,影片從頭到尾卻又充滿了亮點。在導演看似平淡的敘事方式和鏡頭下,一個個真實的人物形象被準確地呈現(xiàn)了出來。不矯揉造作,反而容易被接受。這才應該是藏族生活最真實的寫照。導演希望做到的影片是簡單的,是自然的。同時,簡單敘事方式的背后是不簡單的表達,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忠實。靜默的背后是不煽情、不獵奇, 這種堅持是影片對民族特性的獨特的審美和選擇。
在快節(jié)奏的消費環(huán)境和觀影體驗下,諸如《靜靜的嘛尼石》這樣的影片才更值得研究和欣賞。安靜地講一個小故事,并且從中能夠給人以思考。不去刻意地呈現(xiàn)什么,只是用情說話,用真實去打動人,并在此過程中,把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悄無聲息地滲透給觀眾。就像嘛尼石一般,放在那里,不說話也不亂動,靜靜地看著外面世界的變化,然后保留和堅守住內(nèi)心的信仰,永遠地存在于世間。
[1] 尕藏加洋.藏族題材電影和藏族電影中的文化反思[J].西藏藝術研究,2007(2).
[2] 周舒.萬瑪才旦的藏式審美[N].財經(jīng)日報,2010-03-02(C4).
[責任編輯袁培堯]
Observe the True Tibetan Culturethrough the Theme of the Film:TakeTheSilentHolyStonesas an Example
ZHANG He
(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0,China)
The movieTheSilentHolyStones, written and directedbyVanMarCaidan,JuHwanstarred (Buddh, isa real Tibetan movie. The film tells the story of a small Lama Temple deep in the remote and the people around him from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to the third day of the New Year. This is a real movie describingthe Tibetan’s modern life. The whole film is simple, but impressive.
TheSilentHolyStones; modern life; Tibetan Buddhism; Tibetan culture
2016-02-12
張鶴(1991- ),女,河南商丘人,河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yè)研究生,主要從廣播電視學研究。
J905
A
1671-8127(2016)03-00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