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夢
?
主持人語加強兒童保護研究,切實保護兒童權(quán)利
劉 夢
中國的兒童保護研究,從政策、制度到服務實踐,都還處在一個亟須拓展的發(fā)展階段。2016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涉及兒童相關(guān)權(quán)益保護,但就針對兒童的家庭暴力卻沒有做出明確的界定,對兒童相關(guān)保護制度的建設,也沒能提出明確的規(guī)定和要求。因此,有必要對兒童保護狀況及后果、兒童保護服務以及兒童保護制度建設,開展深入地研究和倡導,以推動中國兒童保護制度的建設。
本專題共有三篇有關(guān)兒童保護的文章,其中,我與李瑩等人的《兒童意外傷害與兒童忽視:問題與出路》,分析了兒童意外傷害事件發(fā)生的過程,深入探討了事件的責任和后果。認為,兒童意外傷害事件是兒童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將其從健康問題上升到兒童權(quán)利和兒童保護層面進行深入研究,同時還就如何預防和干預兒童忽視提出了具體建議。
北京師范大學喬東平博士的《地方政府兒童保護主管機構(gòu)建設研究:基于A縣和B市的兒童保護試點實驗》,根據(jù)對河南和江蘇的兩個試點縣的實地研究,對縣級政府兒童保護主管機構(gòu)進行制度設計,建議政府出臺兒童保護的政策文件,明確兒童保護的主管機構(gòu)及其職責,并期望以小項目帶動大政策,推動中國兒童保護制度和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對地方政府建立兒童保護制度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
北京大學鄧鎖博士的《從家庭補償?shù)缴鐣疹櫍簝和@叩陌l(fā)展路徑分析》,分析了我國以家庭補償取向的兒童福利政策的功能和不足,提出當前迫切需要以社會照顧為基礎重構(gòu)兒童福利的規(guī)范和政策框架。從兒童照顧的角度豐富了兒童福利政策的內(nèi)涵,為完善中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提出了新的視角和方向。
上述三篇論文分別從微觀、中觀和宏觀層面,探討了兒童忽視、兒童保護制度建設和兒童福利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和服務建議,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我們歡迎讀者對這三篇論文的觀點進行回應和評價,同時,也希望這些研究能夠激發(fā)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關(guān)注兒童保護研究,共同推動中國兒童權(quán)利的實現(xiàn)。
□專題研究:兒童保護與兒童福利
作者簡介:劉夢,中華女子學院副院長、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家庭暴力,社會工作教育。(北京,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