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番禺區(qū)南村鎮(zhèn)羅邊小學 黃健彬
繼承傳統(tǒng),賢雅前行
——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文/廣州市番禺區(qū)南村鎮(zhèn)羅邊小學 黃健彬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huán)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在番禺區(qū)“上品教化”的理念指導下,我校緊緊圍繞區(qū)“校園文化”和“研學后教”和南村鎮(zhèn)融生文化,邁開了學校校園文化的踐行之旅。
(一)師道傳承,學習國學文化
生之有禮,取決于師。故此,傳承經(jīng)典,須由師開始。為提高教師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我們在2015年10——12月,先后三次邀請“甲骨文”博士、國學專家田伏禮老師到校,對教師舉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專題講座。講座中,通過田老師的講解,使老師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優(yōu)秀而博大的華夏文化,了解到我們?nèi)A夏先祖“禮之興邦,邦國之強盛”及先祖“待人之仁德、做事之誠信”,從而感悟到作為今天之師,亦需有“仁德之心,誠信之行和待人之禮”。
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學習國學文化,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校長為主持人,申報了“國學經(jīng)典”研究的廣州市課題,并開展了該課題的相關研究。
(二)生承國韻,誦弟子規(guī)
1.開展國學知識講座
為讓孩子們了解我國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我們邀請國學專家郭川一老師到校,對一年級的學生及家長進行國學知識講座,讓家長和學生了解國學的優(yōu)秀文化,懂得“禮儀敬人、孝順父母、誠信做人”的道理。
2.開展經(jīng)典誦讀《弟子規(guī)》活動
《弟子規(guī)》成為學生待人與行事的準則。為此,我們組織全校學生開展誦讀《弟子規(guī)》活動。每周安排一個早讀時間,組織學生讀誦《弟子規(guī)》。
3.組建國學班
通過家長、孩子自愿報名的方式,組建了國學班,邀請國學義工老師上課。經(jīng)過一個月的國學、禮儀學習,國學班的孩子在學習習慣、承擔家務等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新生入學,首行開筆禮
從2013年開始,我們對每屆的一年級新生,舉行開筆禮,對其啟蒙開智。在每年的8月29日,我們組織一年級新生到余蔭山房,舉行簡單而隆重的開筆禮。通過“學生開筆、點朱砂、敬師茶”等活動,讓一年級的學生在心靈上播下“尊師、重道、守禮”的種子。
(二)尊師鞠躬問好禮,教化學子存敬心
為表學子對師長之恭敬,我們教育學生,遇到師長,需行鞠躬禮,并通過行鞠躬禮,讓學生放下自以為是的心。當前,許多孩子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嬌寵慣養(yǎng),嬌氣、傲氣,更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這種以自我為中習的思想,往往導致孩子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為了打破孩子這種“自以為是”,我們要求每個孩子,見了師長,均行鞠躬禮,讓學生低下頭、彎下腰來行禮。學生的腰彎下了,頭低下了,傲氣就消了,恭敬之心就來了。恭敬心來了,心中就有他人了。這是我們教化蘭惠學子之基石。
(三)啟導同窗相敬讓,攜手互助共勉勤
專門設立班會德育課,課中啟導學生,相互禮讓,互相幫助,并引導學生成立互助成長小組。互相幫助,互相勉勵,共同進步。德育課中,啟導學生學會孝順,懂得孝敬父母;學會感恩,感恩祖國和平,感恩天地的陽光照明、雨露滋潤和師長的辛勤教導;學會愛人,關愛和幫助同窗,使學生在心靈上得到啟蒙。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除了引導學生懂仁德、曉禮儀、立遠志,更要指導學生學習,讓他們習學知識,練就才能,為未來打下基礎。
(一)賢雅課堂詮釋道,后教策略促研行
在番禺區(qū)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改革中,我校響應教改之精神,以頂層設計、行政推動、全足參與的方式,創(chuàng)設了“自主·趣學”賢雅課堂中,我們將課堂的時間、空間還給學生,通過小組合學、教師點導等方式,讓學生去學習、探索知識,讓學生有趣地學習,從而提升了課堂教育效果。學年檢測,學校16個級科均達到區(qū)I檔,曾秀喜、鄭潔純、李紅菲等多位老師“研學后教”課堂教學論文在市級教育刊物發(fā)表。
(二)四大活動廣鋪開,蘭子習學練技能
關注蘭子技能的提升,將“讀書活動、科技活動、辯論活動、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學校的常規(guī)工作開展。在每個學期初,我們四大活動的負責老師均制定好工作計劃,并定期開展活動,期中或期末開展比賽、展示和小結,使學生們有參與、有訓練、有展示、有提高。如科技活動,我們一方面設立“科技周”(科技周內(nèi)組織全體學生動手制作小發(fā)明或小制作,然后學校組織評獎,再將優(yōu)秀作品校內(nèi)展示),另一方面組成科技小組,常規(guī)開展科技訓練。本學年,我??萍夹〗M同學參加廣州市、番禺區(qū)、南村鎮(zhèn)比賽,獲得一等獎8項,二等獎19項,三等獎22項。四大活動的鋪開,使學子的技能和綜合素質(zhì)得到了提升。
(三)豐富社團共修學,體藝德馨養(yǎng)雅品
組建豐富多樣社團活動,讓他們參與學習和訓練。開設了民族樂器、粵劇、拉丁舞、足球、書法、美術、南家拳社團,其中粵劇和南家拳社團,不但社團的成員參加了訓練,而且學校的全體師生都參加了訓練。如在武術南家拳(佛山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訓練中,師生們凝神聚氣、推拳出擊,力度剛猛而門戶閉緊,攻守兼?zhèn)涠藬持苿?,既練武強身又習修武德。學習南家拳,既修養(yǎng)了師生謙讓敬人之武德,又提振了學校師生的精氣神。在藝術方面,我們民族樂器、拉丁舞、書法、美術社團,均注重隊員的基本功訓練,使他們的藝術素養(yǎng)日臻漸進。
豐富的社團活動,拓展了蘭子技能,形成了雅品。
(四)搭建平臺圓蘭夢,成就學子甘為梯
學生的成功,需要教師的付出。只有教師辛勤的付出,才換取學生的收獲。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甘為梯的精神,離不開教師助人成功的善德。我校教師團結協(xié)助,共筑學校培蘭梯。在筑梯的過程中,我們搭建一個又一個的平臺,讓學子邁上成功,圓就夢想。
生命教育,是為孩子其提升生命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架起生命的護航欄。
1.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引導學生以闊達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和生活。
2.設立心理健康咨詢室,對思想行為有異動的學生,及時做好溝通和疏導,使其身心愉悅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3.開設生命教育課,激勵學生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課堂中,我們引導同學們遇到事情自己不能處理的,應當積極去面對,及時主動地告訴家長,告訴老師,并且面對困難,要堅強面對。此外,我們還挖掘教材中的元素,滲透生命教育。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