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婧 任傳榮 李健麗(中國民航大學圖書館,天津300300)
?
面向MOOC資源的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中心結構設計*
劉婧任傳榮李健麗
(中國民航大學圖書館,天津300300)
[摘要]立足于目前學習支持中心的各類研究,針對MOOC資源質量高、規(guī)范性強等特點,提出MOOC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中心的設計構想。力求構建MOOC環(huán)境下兼具自主學習和教學輔助雙向支持功能的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中心模型。
[關鍵詞]MOOC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中心結構設計雙向功能
[分類號]G258.6
*本文系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課題“基于高校圖書館網(wǎng)絡教學資源的現(xiàn)狀調查與服務研究”(項目編號:3122014T002)成果之一。
1.1學習支持中心理論
學習支持源于遠程教育,最初是在英國開放大學的遠程教育和遠程學習實踐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1]。學習支持基于建構主義學習觀的理論支撐,即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環(huán)境及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和信息資源,通過新舊知識經(jīng)驗間反復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而主動建構獲得的[2]。學習支持中心的理念已經(jīng)越來越多的受到國內專家和學者的認可和重視,希望以參考咨詢服務、學習共享空間、學科服務等為依托,實現(xiàn)高校圖書館的學習支持功能。其主要關注的不僅是幫助學生管理信息,更是幫助他們管理學習;不單是強調計算機、軟件和多媒體支持的獲取,更加強調一系列項目和服務在學習任務中支持學生。學習支持中心主要任務有:學習資源建設、支持環(huán)境建設、應用服務建設和參與人員建設[3-5]。
1.2學習支持中心研究現(xiàn)狀
高校圖書館一直被稱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學習支持中心理論的各項研究與實踐表明,如今的高校圖書館早已將自身從簡單的資源提供者和信息導航者提升到教育者的高度。然而,迄今為止,對學習支持中心的研究存在以下問題。
①普遍性強,針對性欠佳。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理論是以網(wǎng)絡學習資源為基礎的,目前大部分學習支持中心相關研究都圍繞著一主體展開,其研究成果具有很強的普遍性。然而,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網(wǎng)絡學習資源類別繁多、特色各異,學習支持中心在建設時很難面面俱到,為所有類型的資源提供相應的學習平臺和支持服務。因此,針對某一種或某一類優(yōu)質資源的學習支持中心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這一研究方向卻幾乎空白。
②宏觀構建理論多,細化性設計少,目前學習支持中心的研究中,對其整體建設方向有十分成熟的分析和構想,但對于每個空間的空間布局、資源配置、功能設計等方面的細化研究并不多見。宏觀構想與實際建設工作有一定脫節(jié),不能很好地將成熟的理論研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③偏重自主學習功能,忽視教學輔助功能。在目前對于學習支持中心的設計中,大多聚焦于網(wǎng)絡學習資源對于學習者的作用,而忽視了網(wǎng)絡學習資源在高校課堂上的作用。事實上,教師對網(wǎng)絡學習資源的二次處理和利用是一種極其普遍的現(xiàn)象,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虛擬資源輔助現(xiàn)實教學也是學習支持中心的重要職責。
《牛津字典》將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簡稱MOOC)定義為:一種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被大量人群免費訪問的學習課程,只需登錄網(wǎng)站并注冊,任何人都可以參與[6]。自2008年由加拿大學者Bryan Alexander和Dave Cormier提出以來,受到國內高校的高度關注。繼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先后加入Coursera之外,清華大學也于2013年利用開源edX系統(tǒng)建成了“學堂在線”,并發(fā)布了一些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MOOC。此外,由40余所高校聯(lián)合成立的“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lián)盟”也旨在通過引入MOOC形成優(yōu)質課程市場化共享機制[7]。MOOC的出現(xiàn)將使教育革命大幅加速?!白灾鲗W習——協(xié)作互動”的學習模式正隨著MOOC加速向高校滲透[8]。
隨著MOOC在世界各國的不斷發(fā)展和推廣,MOOC資源的數(shù)量和種類迅速增長,成為一種大規(guī)模的優(yōu)質網(wǎng)絡教學資源。根據(jù)其資源的主要來源,可以簡單分為3類,具體分類和特點如表1所示。
表1 [6,9,10]
由表1可見,MOOC資源具有以下特點:①資源質量高,來源可靠;②語言多樣化,信息量大;③資源層次性強,覆蓋范圍廣;④大部分資源呈現(xiàn)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課程規(guī)范化程度高。
MOOC在全球掀起的熱潮,被譽為“教育史上的一場海嘯”。而這場變革,對高校圖書館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聚焦高品質資源,重新審視和設計學習支持中心結構,是目前高校圖書館對于學習支持中心研究的當務之急。
MOOC環(huán)境下,高校學習支持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組織MOOC自主學習”與“開發(fā)MOOC教學資源”。這兩個方面相互聯(lián)系,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弱化或缺失,都無法充分發(fā)揮學習支持服務應有的作用。根據(jù)學習支持中心的基本職能,學習支持中心結構設計具體分為實體空間設計、虛擬空間設計、OER建設中心設計3部分,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3.1實體空間結構
學習支持中心是建立在自主學習基礎之上的,因此學習支持中心的實體空間結構應采用半封閉式,并提供網(wǎng)絡環(huán)境[11-12]。既為自主學習提供安靜無干擾的學習環(huán)境,又為學習者之間的交流探討提供場所。
3.1.1MOOC課程學習個室
采用隔音板將傳統(tǒng)坐席分隔成2~3平米的隔間,封閉設計。在每間個室中配備桌椅、臺燈等基本用具。學生可將移動設備等學習用具帶入個室,或向圖書館借用筆記本電腦進行自主學習。個室應設置在采光良好位置,保證學生學習時心情愉悅。
3.1.2研究討論室
可容納5~7人的小型封閉空間,需提前遞交申請,獲批后才可使用。可作為微型研究室,用于同一門課程的學習小組進行學習成果發(fā)表。學生可以利用MOOC中學到的知識靈活發(fā)揮,將自己的學習總結或知識創(chuàng)新采用報告形式進行發(fā)表,與其他學習者探討交流。研究討論室應配備環(huán)形桌椅、黑板、紙筆以及幻燈等設備,供學習者使用。
3.1.3學習交流學習區(qū)
開放式空間,配備可移動式桌椅和臺燈。協(xié)作交流區(qū)主要用于學習者就知識疑難問題進行交流,互相幫助。應位于大廳或走廊等開闊空間,并遠離書架和閱覽區(qū),以免影響圖書館借閱環(huán)境。
3.1.4LiSA服務中心
LiSA是圖書館學生助理(Library Student Assistant)的簡稱。是一種圖書館職員與大學生相互協(xié)作,共同處理業(yè)務的體系。目前LISA的工作范圍早已得到拓展,國外很多大學都在對LISA在學生服務中的功能進行挖掘,其學習支援作用尤其得到重視[13-14]。LiSA的主要任務是:
①對學習者在MOOC學習中產(chǎn)生的疑問進行記錄,并及時向各院系LiSA或教職員尋求幫助。
②協(xié)助MOOC學習者建立實體學習社區(qū),并引導新加入的學習者及時與社區(qū)管理者取得聯(lián)系。
LiSA服務中心應與交流區(qū)位置臨近,方便LiSA與咨詢者進行交流。將LiSA引入學習支持中心結構中來,可以激發(fā)大學生對于MOOC資源的學習熱情,有效推廣MOOC資源。
3.2虛擬空間構建
MOOC是一種網(wǎng)絡教學資源,虛擬空間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如何使學習者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自己的學習資源,如何通過網(wǎng)絡增加學習者之間的交流,避免“孤獨教育”[9]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都與虛擬空間的結構設計密不可分。
3.2.1MOOC課程分類推薦表
MOOC資源雖具有系統(tǒng)性強、質量高等優(yōu)點,但其資源量大、語種豐富的特點讓很多學習者難以抉擇。高校圖書館應根據(jù)本校課程特色,對MOOC課程進行篩選,為各院系和不同年級的學習者推薦適合的課程。應根據(jù)每個專業(yè)各年級的課程特點為其提供適合的MOOC資源,以供學習者選擇。
3.2.2MOOC個性化學習空間
MOOC個性化學習空間,不僅僅是自主學習的空間,而應定位為以自主學習為主的雙向交互性空間。系統(tǒng)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個人信息(性別、專業(yè)、偏好、選修記錄等)為學生自動推薦課程。并對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跟蹤管理,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此外,在MOOC個性學習空間中,還應實現(xiàn)與MOOC學習社區(qū)、LiSA在線服務以及OPAC系統(tǒng)的對接。應構建社區(qū)互動與學習互助輔導學習過程跟蹤學習效果評價等應用模塊,為每位學習者提供自主式學習、互動、討論式閱讀管理歷史保存等學習全過程的自主管理服務,營造一站式的網(wǎng)上學習環(huán)境[15]。
3.2.3學習社區(qū)自主構建平臺
對于自主式學習而言,交流互助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學習支持中心需要為廣大學習者提供一個可隨時獲取的、開放性強的學習社區(qū)自主構建平臺,并協(xié)助MOOC課程學習者建立或加入自己的學習交流團體中去。館員可任命LiSA作為各個學習社區(qū)的管理員,由LiSA對學習社區(qū)進行日常管理和維護,有問題及時與學習支持中心運行部門聯(lián)絡。而圖書館學習支持中心運行部門可對各個學習社區(qū)進行監(jiān)督,并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及其他服務,盡量滿足學習者的合理要求。
3.2.4LiSA在線服務中心
LiSA在線服務中心職能與實體LiSA中心基本相同,且更具有即時性和易獲取性,以便隨時隨地解決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
3.3OER建設中心
OER(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建設中心是圍繞MOOC課程進行的資源再開發(fā)部門,其順利運行與各院系教師的支援和協(xié)助密不可分。
3.3.1MOOC分類表制作中心
如上文所述,為了讓學習者更便捷地選擇適合自己知識水平的MOOC資源,需要對MOOC課程進行分類表制作。篩選應考慮到的要素主要有:專業(yè)、學年、先修課程等項目。具體流程為:①先由圖書館員根據(jù)本校專業(yè)對MOOC課程進行檢索和粗分;②將粗分結果以“列表+鏈接”的形式發(fā)送給各專業(yè)負責MOOC分類表制作的教師,由教師篩選整理后反饋給圖書館;③最后館員將其匯總整理成列表形式,上傳至虛擬學習空間。
3.3.2本校MOOC制作中心
MOOC學習支持中心應組織各專業(yè)教師和專家,參考MOOC課程形式共同開發(fā)本校的特色資源和優(yōu)質課程,制作具有本校特色的MOOC資源。學習支持中心應提供必要的研發(fā)場所、設備和技術支持,并負責本校MOOC資源與學習空間的對接工作。
3.3.3本校課堂教學支援中心
如筆者所述,MOOC資源作為一種課堂教學的輔助資源有著重大意義。但是,通常MOOC在大學課堂中的應用需要視具體教學情況進行改良和加工,即二次處理。課堂教學支援中心是專門為本校教師更加得心應手地加工MOOC資源進行教學活動而設計的。在這里,除了為教師提供資源制作的軟硬件環(huán)境,圖書館員還應協(xié)助教師完成資源的篩選和處理等環(huán)節(jié)。此外,若二次處理的過程涉及MOOC資源的版權問題,圖書館應負責與版權人聯(lián)系,就具體細節(jié)進行商榷[16]。
3.3.4學習效果調查研究中心
學習者對于MOOC的學習行為和使用體驗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對高校圖書館OER資源的制作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OER制作中心負責觀察、記錄、處理和分析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對這種資源加以妥善保存,為OER的制作提供必要的數(shù)據(jù)支持。
4.1建立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
學習支持中心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tǒng),其中囊括了網(wǎng)絡技術、知識挖掘、學習服務和教學支持等多項內容。針對所有崗位設計合理的工作內容,制定齊備的工作規(guī)程、明確的崗位職責,是學習支持中心良性運行的關鍵,也是MOOC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的關鍵。
4.2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
MOOC資源是不斷充實和成長的學習系統(tǒng),MOOC環(huán)境下的學習支持中心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這要求其服務團隊也必須吐故納新,不斷進步。因此為學習支持中心的服務人員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是十分必要的。圖書館不但要定期進行MOOC資源相關的知識講座,還應有序地對館員和LiSA進行工作培訓,幫助他們提高信息素養(yǎng),拓展知識面,并積極組織參與OER資源開發(fā)的教師進行相關軟件使用方面的學習,以保證整個團隊在工作中能夠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4.3營造和諧的協(xié)作環(huán)境
MOOC環(huán)境下學習支持中心順利運行的關鍵在于多個部門的相互協(xié)作,圖書館、教學單位、學生管理部門都需要不同程度地參與其中。搭建和諧的協(xié)作平臺是多部門相互輔助、共同協(xié)作的前提,也是MOOC學習支持中心建立和運行的基礎。高校圖書館應承擔起與其他部門協(xié)調和溝通的責任,凝聚各部門骨干力量,并充分發(fā)揮橋梁作用,為整個團隊參與學習支持中心運行的各個部門營造一個參與性強、工作效率高、和諧有序的工作環(huán)境。
MOOC是一種優(yōu)質教學資源,具有質量高、獲取性強、受眾群廣等特點,無論對于自主學習還是輔助課堂教學都具有重大意義。以MOOC資源為基礎構建學習支持中心,旨在為廣大用戶提供優(yōu)質資源的同時,構建一種適合優(yōu)質網(wǎng)絡學習資源的學習支持服務模型。在充分發(fā)揮MOOC資源作用的基礎上,有效地解決目前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中的問題,為高校圖書館更好地履行教育職能和挖掘OER資源開辟一條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諶曉芹.高校學生學習支持體系的構建及其意義[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8(1).
[2]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7(5).
[3]Beagle,D.From information commons to learning commons.http:www.usc.edu libraries locations leavey news confer?ence presentations,9-16 Beagle Information Commons to Learning.2008-08-17.
[4]尹雪,任樹懷.學習共享空間:圖書館構建新的協(xié)作式學習環(huán)境[J].圖書館,2009(1):46-48.
[5]黃翠紅.論普通高校圖書館學習支持中心的建設[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9):109-112.
[6]Oxford Dictionaries.Definition of MOOC in English[EB/OL].[2013-10-20].http://www.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mooc.
[7]袁莉,等.MOOC對高等教育的影響:破壞性創(chuàng)新理論視角[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3-8.
[8]伍民友,過敏意.論MOOC及未來教育趨勢[J].計算機教育,2013(20):5-8.
[9]船守美穂.MOOCと図書館----デジタル化時代における大學と図書館に寄せて[J].LISN(60):1-6.
[10]重田勝介.MOOCの現(xiàn)狀と図書館の役割[J].カレントアウェアネス,2013(12):25-28.
[11]http://www.seikei.ac.jp/university/library/guide/index.html.
[12]http://www.chuo-u.ac.jp/library/library_service/tamacam?pus/chuo.
[13]廣田未來,茂出木理子.學生と図書館の協(xié)働の可能性:お茶の水女子大學LiSAプログラムについて[J].大學図書館研究,2009(87):1-8.
[14]廣田未來.お茶の水女子大學附屬図書館の學生支援ラーニングコモンズとLiSAプログラム[J].情報の科學と技術,2011(12):489-494.
[15]朱小梅.打造用戶學習中心: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11):83-86.
[16]秦鴻.MOOCs的興起及圖書館的角色[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3):19-25.
劉婧女,1984年生。碩士,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日本大學圖書館研究、網(wǎng)絡教學資源相關研究。
任傳榮男,1961年生。博士,研究館員。研究方向: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相關研究、高校圖書館新型服務模式構建。
李健麗女,1973年生,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及復合型圖書館建設相關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5;責編:王天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