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門巴族婚俗初探

      2016-04-11 03:25:33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民俗

      靳 坤

      ?

      ★民族研究★

      門巴族婚俗初探

      靳坤

      【摘要】我國西藏邊疆地區(qū)長期生活的擁有悠久歷史的人口較少民族門巴族,具有其獨特的民族文化,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研究極具價值。受各種因素影響,學術界對門巴族歷史文化的研究尚為匱乏。文章對門巴族民俗文化中重要部分婚俗文化進行介紹,對門巴族婚戀習俗加以簡單介紹,分析其中特點和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 】門巴族;民俗;婚嫁習俗

      A Discussion on Moinba's Marriage Custom

      Jin Kun

      【Abstract】Around the border areas of Tibet, there lives a minority- Moinba,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and unique ethnic culture. Due to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 folk culture is of much research value. But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Moinba in academia is of deficienc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be into the marriage custom-an important part of Moinba,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articular.

      【Key words】Moinba; folk culture; marriage custom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們共同體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習俗慣制”[1],民俗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西藏民俗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互融性和時代性等特征。門巴族作為西藏一個歷史悠久的人口較少民族,其民族民俗文化在漫長形成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印刻上了屬于本民族獨有的民族特性?;榧蘖曀自谝欢ǔ潭壬险宫F(xiàn)出門巴族的民族文化特質。

      一、門巴族概況

      門巴族是我國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邊疆少數(shù)民族,根據史料記載,其族稱已有近千年歷史。門巴族人民世代居住在西藏雪域高原,主要分布在西藏門隅、上珞渝及東北邊緣地帶,與藏族、珞巴族人民共同居住。1964年,門巴族被認定為單一民族,截止2011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國實際控制范圍內約有10561人,其實際總人數(shù)為4萬余人,主要生活在印度非法控制區(qū)域內。

      歷史上對于門巴族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紅史》、《德烏教史》、《賢者喜宴》和《門隅教史》,以及《唐蕃會盟碑》、《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等藏文史料,早期的文獻資料主要以記載門藏民族往來為主。在漢文史料中有如《衛(wèi)藏圖識》、《西藏志·衛(wèi)藏通志》、《清實錄》、《聯(lián)豫駐藏奏稿》及《趙爾豐邊奏犢》等,主要介紹其民俗及治邊發(fā)展[2]。盡管門巴族歷史悠久,且對其的研究古已有之,但由于門巴族生活地區(qū)環(huán)境惡劣,地理條件十分不便,加之受政治因素影響,對其系統(tǒng)性的研究起步較晚。20世紀70年代開始,有研究者先后進入門巴族地區(qū)進行研究,為門巴族的調查研究提供重要參考材料。對于門巴族的研究開始于介紹性研究,如《門巴族簡史》、《西藏錯那縣勒布區(qū)門巴族社會歷史調查報告》、《中國民族文化大觀(門巴族)》、《門巴族社會歷史調查(一)、(二)》、《西藏民俗文化》等著作。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門巴族研究呈系統(tǒng)化發(fā)展,專題性研究逐步展開,主要有門藏、門珞民族關系研究、門巴族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文學藝術、社會發(fā)展以及社會發(fā)展趨勢等方面的研究,但研究力量較為薄弱。對于門巴族婚俗文化的研究相對匱乏。由于門巴族發(fā)展落后、社會生活封閉,這為其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保留與傳承提供發(fā)展環(huán)境。相關史料與現(xiàn)代研究中,對于門巴族婚嫁習俗的記載討論甚少。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面對現(xiàn)代化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門巴族民俗的文化內涵、特點及現(xiàn)實意義值得關注。

      二、門巴族的婚姻禮俗

      門巴族婚姻制度自古多樣,存在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和一夫一妻等多種婚姻制度,各種不同的婚姻制度是社會發(fā)展的反映。除了婚姻形態(tài)多樣外,在訂婚、結婚等禮儀過程中,也有著其一系列的活動習俗和習慣慣例。

      (一)婚姻制度

      門巴族人民長期生活我國西藏邊疆地區(qū),受自然環(huán)境、地理條件、軍事紛擾等外界因素限制,社會發(fā)展較為落后。在西藏民主改革之前,門巴族地區(qū)尚存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婚姻形態(tài),與一夫一妻制共存的婚姻制度還有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的婚姻制度。

      在門巴族社會中,以一夫一妻制婚姻為主,存在少數(shù)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家庭。一夫多妻在勞動人民家庭主要以姐妹共夫為主。男子先后與姐妹成親,輩分無大小之分,孩子稱親生母親為媽,年長于母親的稱為大媽,反之稱小媽。這種形式的婚姻主要出現(xiàn)在缺少男性勞動力的家庭中,男子以入贅方式結婚,解決女方勞動力問題,后與妹妹結婚,姐妹共夫。家庭生活由丈夫安排負責。此外,還有一種情況發(fā)生在富有階層,這種家庭中的妻子輩分有別,地位不平等。

      一妻多夫的家庭有兩種,即兄弟共妻和朋友共妻。兄弟共妻與上述第一種一夫多妻現(xiàn)象類似,哥哥娶妻之后,弟弟不再另娶,長期與嫂子同居組成一妻多夫家庭。而朋友共妻初為一夫一妻家庭,后由于丈夫喪失勞動力,另招丈夫共同生活,形成一妻多夫。在一妻多夫家庭中,一些地區(qū)稱孩子生父為阿爸,其他稱叔叔,也有一些地區(qū)按前夫后夫分別稱其為大爸、小爸。此種家庭由妻子負責安排家庭生活。

      一夫一妻制家庭中,有不同的婚姻形態(tài),如招贅婚、服役婚、交換婚和試婚等。招贅婚在門巴族家庭中占很大比例,入贅不被人們介意。招贅婚主要由男女雙方家庭勞動力決定,若女方家庭勞動力不足,往往采取招贅婚使男子入贅女方家。一般婚禮比較簡單但仍很熱鬧,一名男青年陪伴新郎去女家,女方熱情接待,并獻哈達祝福。婚后二人地位平等。如若女方家庭還有妹妹,則之后常發(fā)展形成姐妹共夫。服役婚主要是因為由于經濟條件較差而出現(xiàn)的,結婚時男方家庭若經濟實力不足無法承擔彩禮錢,可提供勞動作為補償,時間一般為二至三年,這期間男子在女方家勞動生活,吃穿由女方負擔。服役時間結束之后男子即可帶女子結婚回家。交換婚是指男方若出現(xiàn)承擔彩禮困難的現(xiàn)象,可采取換女兒為媳,雙方不必繳納彩禮,只舉行簡單的婚禮儀式即可。試婚是指男女雙方在結婚之前先同居試婚,這期間男女雙方不必承擔責任和盡勞動義務。一段時間之后,根據生活情況決定是否結婚,若男子提出中止結婚,則需要支付女方一些補償。這種方式曾普遍流行于墨脫門巴族地區(qū)。

      綜上所述,門巴族地區(qū)各種不同的婚姻制度主要受兩大因素制約:勞動力和經濟實力。不論是不同的制度還是不同形態(tài)的婚姻,主要源于勞動力的缺乏和經濟水平落后,也反映出過去門巴族地區(qū)社會發(fā)展的落后程度。在各種形式的婚姻中,不難看到歷史的痕跡,如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中歷史遺留下群婚制度的痕跡,試婚形態(tài)中遠古婚姻的遺風,招贅婚中母權社會的殘留反映等。

      現(xiàn)在門巴族社會不斷發(fā)展,法制完善,婚姻制度為一夫一妻制,同時,在社會發(fā)展下,招贅婚、服役婚、交換婚等形式也不再存在,真正實現(xiàn)婚戀自由。

      (二)訂婚禮儀

      過去門巴族青年結婚年紀小,多數(shù)在十五六歲時就已結婚。為增加勞動力,普遍早婚早育,但受發(fā)展限制,成活率偏低。門巴族對戀愛婚姻持自由開放的態(tài)度,青年自主通過社交結識心儀的另一半,交往一段時間有了感情基礎之后,男方請媒人或能說會道的親戚朋友向女方提親求婚。上門提親時會帶求婚酒和哈達,對方喝了求婚酒并收下哈達和錢之后,表示同意此門婚事。此之后數(shù)月,男方帶著聘禮正式完成訂婚。聘禮常有“幾筒白酒和一桶‘羌卡頗’(木制酒桶裝的酒)、銅鍋、衣服、豬肉以及章嘎等”[1]。男方將禮物和哈達獻給女方父母、舅父、姑母等,女方同意后回敬男方酒,寫下“訂婚書”,至此,訂婚儀式結束。

      一般在訂婚結束之后半年至一年后結婚,結婚時間由喇嘛測算決定,時間確定之后即不再改變。在訂婚后的時間內,男女雙方仍可自由進行社交往來。民主改革后,隨著法制不斷健全,門巴族人民依照法律要求在法定年齡:男22歲,女20歲以后結婚,訂婚儀式也開始有所簡化,有的只是在達到年齡之后擇日在婚姻登記部門領取結婚證即可。

      門巴族婚姻主要由子女意愿決定,父母不做干擾,子女不同意的婚姻不會持續(xù)長久,終將以一方返回家里結束。雖然門巴族的婚姻自主性強,不受外界因素過多干擾,但仍必須遵循兩大基本原則即:父系血緣親屬間、母系表兄弟姐妹間嚴禁戀愛結婚;姑舅婚有優(yōu)先權。受母系社會思想遺留影響,人們認為母系、父系一方各為同一血統(tǒng),禁止結婚。在母系氏族外婚制中,認為姑舅雙方子女不屬于同一氏族,可結婚,且這種婚姻締結關系使雙方親上加親,為最理想的締結方式。即使在今天,門巴族地區(qū)仍視姑舅婚為最佳選擇。

      (三)結婚禮儀

      喇嘛依據男女雙方生辰測定婚期之后,男方即開始著手準備婚禮,女方將參加人數(shù)報與男方。男方家庭根據經濟情況準備一頭豬或牛、餅子和大量水果。迎親隊伍由四部分組成:喇嘛在最前面、媒人隨后,接著為舅父姑母,隨后是新娘及伴娘,最后是父親親戚和背嫁妝和酒的人。迎親途中,男家在離女家不遠處、途中和男家村口處向女家敬三道酒。男方招待客人的食品水果要充足,每位客人的數(shù)量要一樣,吃飯時的肉、心、肺、肝、腸、肚等也要齊全,酒女倒酒不能外灑,敬酒必須謙恭,不能有絲毫怠慢。而女方一邊則要顯得態(tài)度挑剔,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女方的舅舅更是要極盡挑剔之能事,為難男方。婚禮一般持續(xù)三天,三天之內男女雙方盡情狂歡,通宵達旦,無輩分之分。第三天,女方親戚回去時提出要將女兒一同帶回去,男女雙方相互爭搶,因男方人多沒能搶走,新娘哭泣,男方將一頭牛或等價值物品交由女方,并將剩余酒肉交由舅舅帶走。男方給喇嘛的報酬為幾枚章嘎及衣物,給媒人的是豬頭或牛頭和少量錢。結婚三天之后,新娘即可回娘家。

      在門巴族,不同地區(qū)的結婚禮儀中也有不同之處。在門隅地區(qū),男方在女方家迎接到新娘后,迎親人要不斷催促新娘啟程,并左右架住新娘的胳膊,連護帶拉的“強行”將新娘拉出家門,有濃重的搶親意味。在迎親路上,迎親的朗朗要將一種叫塔達爾的五色彩箭插在新娘背上,以示新娘有主,新娘反抗。新娘到達新郎家后,喝完一杯酒就由朗朗帶著將身上所有衣飾全部除去,內外換上男方準備的衣服首飾,意識著從此成為婆家人。舅舅發(fā)難的戲劇場面發(fā)生在第二天,舅家設法刁難新郎,場面混亂,最終以男方賠罪道歉結束?;槎Y第三天時,男方宴請女方父母及親屬,商量新娘落戶時間。待要結束時,再次掀起高潮,男女雙方再次搶奪新娘,亂作一團。男家承諾像親人一般對待女孩,娘家才肯罷休。整個婚禮過程無不展現(xiàn)著古老的搶親遺俗。

      門巴族婚禮,獨具有民族特色。特色的儀制儀軌、激烈的搶親環(huán)節(jié)、精彩的薩瑪酒歌等都是門巴族社會民俗文化中的一大財富。在門巴族結婚過程中,其中一個重要角色是女方的舅舅?!熬藱嗍峭馄菔献鍣嗔Φ南笳?,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產物”[3],門巴族舅權產生在母系氏族社會。姑舅婚就是舅權制度在門巴族制度社會中的體現(xiàn)之一,其次,舅父在婚姻締結過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也是舅權制度的表現(xiàn)。從訂婚開始,舅舅就成為婚禮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關卡。在訂婚儀式上、迎親過程中和婚禮上,舅舅一直處于重要位置。需要先征求其同意,迎親隊伍也要安排在前面,敬酒先敬舅父,座次位置尊貴等。此外,按照習俗還需在婚禮上故意為難男方。可見舅權制在門巴族社會的重要,雖然在民主改革之后舅權制度已逐漸式微,但其對于舅舅仍然保持十分的尊敬,“舅權”尚有部分殘余在社會某些方面?,F(xiàn)在,門巴族傳統(tǒng)婚禮儀式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進行了簡化,有些地區(qū)的婚禮儀式以宴請女方家人和親朋好友為主,也有的甚至將婚禮簡化在一天內完成。但無論婚禮儀式的變化,舅父的重要地位仍未改變。

      三、門巴族婚俗的特點與現(xiàn)實意義

      門巴族婚嫁習俗具有明顯民族特點,婚姻制度、結婚禮儀等多有著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互融性和時代性。改革開放以后,現(xiàn)代文化與門巴族傳統(tǒng)民俗文化在門巴族地區(qū)的博弈發(fā)展使其更具研究價值。

      (一)特點

      1.地理環(huán)境

      門巴族地處西藏邊陲,周圍高山阻隔,與外界社會接觸甚少,長期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經濟發(fā)展落后。民主改革之前,門巴族人民一方面深受三大領主的壓迫,一方面仍保留著原始公社制的殘余,內部分化不大?!伴T巴族的社會形態(tài)呈現(xiàn)出二重性特征:即外殼上的封建農奴制和內部的原始公社制殘余并存”[4],在這種特殊的社會形態(tài)下門巴族婚姻階級內婚色彩不濃,除必須遵守嚴格的同宗不婚外,主婚戀自由。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門巴族獨具民族特色的婚戀習俗,同時又由于與外界交往相對不頻繁,門巴族傳統(tǒng)婚俗保留較為完整。

      2.社會環(huán)境

      由于門巴族地區(qū)社會發(fā)展水平有限,其婚俗文化體現(xiàn)出相應的落后性: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和一夫一妻等多種婚姻制度的存在。民主改革以前,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家庭普遍存在在門巴族社會中,是為原始群婚的殘留、是勞動力和經濟匱乏的產物,這種落后的婚姻形態(tài)從根本上反映了門巴族社會的落后性。同時,這種婚姻形態(tài)為研究人類婚姻形態(tài)發(fā)展史提供資料,較為完整的保留了婚姻家庭的發(fā)展進程。受生產力因素影響,門巴族家庭中婦女地位較高,其所處的社會地位也較高。

      此外,門巴族對于離異婦女、未婚生育的婦女社會容忍度高。門巴族不僅婚戀自由,夫妻雙方對離婚也有同樣的自主權。在結婚之后,若男女雙方出現(xiàn)感情不和的狀況,可自由提出離婚,且離婚后不會面臨來自輿論的壓力。雙方決定離婚之后,與父母雙方和介紹人商討財產分配情況,若是由一方提出的離婚,需要賠償對方婚禮費。離婚之后的女子再婚不會受到限制,女子也有充分的自由進行再次選擇。未婚生育的女子可帶著孩子結婚,孩子生父需支付一定的撫養(yǎng)費,女子不受歧視,更多的是來自外界的同情。

      3.宗教信仰

      門巴族人民普遍信仰藏傳佛教和原始宗教。在與藏族長期的共同居住生活中,受到了藏族文化的深刻影響,從門巴族婚俗文化中可見一斑。在門巴族的訂婚禮儀、結婚禮儀中,起重要作用的兩個人物分別是舅舅和喇嘛。舅舅在婚禮中的地位是門巴族舅權制的殘留影響,喇嘛的重要性則體現(xiàn)門巴族對于宗教信仰的崇拜。婚姻締結之初,由喇嘛根據男女雙方生辰測算能否成婚,若不能則由喇嘛測定破解方法。訂婚之后,婚期也由喇嘛擇吉日確定,且確定之后無故不能改變。結婚當天,喇嘛也處在迎親隊伍之首。婚禮中喇嘛的祈福、誦經等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梢娫谡麄€婚禮過程之中喇嘛的地位之重要。

      (二)現(xiàn)實意義

      民主改革之后,門巴族過去普遍存在的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婚姻形態(tài)基本解體,與之一同發(fā)生變化的還有門巴族傳統(tǒng)婚俗文化。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經濟水平提高,門巴族人民不斷擴展視野與外界社會交往,門巴族傳統(tǒng)文化受到來自現(xiàn)代先進文化的沖擊。根據調查,門巴族地區(qū)過去傳統(tǒng)復雜的婚禮禮節(jié)已經逐步趨于簡化,過去婚禮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中不斷化簡,有的只是象征性的走形式,有的甚至已取消不見。人們對于彩禮的要求減少,服役婚、交換婚等不再存在。在不斷與外界交往過程中,門巴族與其他民族社交往來增加,通婚范圍隨之擴大,過去雖無明確規(guī)定,但受社會發(fā)展范圍影響,普遍為門巴族之間的通婚?,F(xiàn)擴大了的社交范圍和多民族婚姻的締結,有利于與其他民族的交往溝通,促進門巴族社會、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發(fā)展。

      在現(xiàn)代化發(fā)展下,婚姻形式的變化一面為保護民族傳統(tǒng)文化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當?shù)厣鐣l(fā)展,人們普遍結婚年齡增大,有利于優(yōu)生優(yōu)育提高人口素質,實現(xiàn)民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立明、曹曉燕.西藏民俗文化[M].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0年,p1、p183

      [2]陳立明.我國門巴族、珞巴族研究的歷史回顧[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3]李旺旺.門巴族“舅權”制度初探——基于對墨脫門巴族田野調查的研究[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4]陳立明.試論門巴族的家庭與婚姻[J].中國藏學,1990年第1期

      [責任編輯:古卿]

      (基金項目:本文系西藏民族大學民族學重點學科基金資助項目——“西藏門巴族文化變遷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5MZXYB002。)

      作者簡介:靳坤,西藏民族大學研究生。(陜西咸陽,郵編:712082)

      【中圖分類號】K8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8824(2016)01-0037-05

      猜你喜歡
      民俗
      猜猜看
      端午賽龍舟
      冬季民俗節(jié)
      清遠非遺民俗日歷
      包裝工程(2022年4期)2022-02-28 09:37:48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08:34:08
      民俗節(jié)
      大眾文藝(2019年13期)2019-07-24 08:30:18
      傳統(tǒng)民俗有奇趣
      童話世界(2019年16期)2019-07-04 14:29:24
      吳其萃作品選
      海峽影藝(2019年1期)2019-06-24 07:36:34
      漫畫民俗
      中國漫畫(2018年4期)2018-12-05 04:05:50
      第十一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jié)盛大啟幕
      河北畫報(2018年5期)2018-08-20 02:52:58
      东港市| 登封市| 弋阳县| 金塔县| 鹰潭市| 普定县| 水城县| 宜宾县| 延长县| 古浪县| 昭苏县| 吉林省| 象山县| 昭通市| 常宁市| 周至县| 大洼县| 南和县| 古交市| 郯城县| 镇沅| 随州市| 平湖市| 龙南县| 建宁县| 铜川市| 冷水江市| 盘山县| 汉阴县| 永修县| 伊金霍洛旗| 海丰县| 东台市| 玛纳斯县| 万山特区| 四子王旗| 波密县| 华蓥市| 阿拉善盟| 万年县|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