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秀英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演示課件)
談話:依次觀察這三幅圖,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斜拉橋上的牽拉繩;激光燈的光線。
師:你會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你可真細心!
生2:我看到了地平線。
師:是啊,遠看大海與藍天好像相連成一條線,沿著兩個方向看,好像無限延伸下去了。你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師:數學中同樣也有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線的認識》。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激發(fā)興趣,為后續(xù)教學線段、射線及直線提供直觀的素材?!?/p>
1.初步認識線段、射線與直線。
師:自己試著把這三幅圖中的“線”畫在紙上,并想想你是怎樣畫的?
生1:老師,我是先畫一條直直的線,然后用兩個點表示牽拉繩的兩端。(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先畫一條直直的線,然后在兩端標上端點,如)
師:你們同意這樣畫嗎?
師:對!這就是數學中的“線段”,線段有兩個端點。
師:還有誰愿意說說你是怎么畫激光燈的光線和地平線的?
生2:激光燈的光線,我是從一個點出發(fā)畫一條直直的線。(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先描好點,然后再引出一條直直的線)
師:說說你為什么這樣畫?
生2:這一個點表示激光頭,然后畫出去。
師:那這條線有多長?。?/p>
生2:是一直延伸下去的。
師:你的意思就是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是嗎?(教師邊說邊在已畫的基礎上再描一個點,如)
師:說得真好!這樣的線啊,數學上叫做射線,有一個端點,可以無限延長。
師:接下來誰來說說怎樣畫地平線?
生3:我是這樣畫的,就是畫一條直直的線。(結合學生的回答,老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直的線)
師:這直直的線有什么特別的要求嗎?
生3:就是兩邊沒有端點。
師:沒有端點是什么意思?
生3:就是兩邊可以無限延長??!
師:你是想說把線段的兩邊無限延長,對嗎?(教師邊說邊在已畫好的直直的線上描點,如)
說得太好了,老師真佩服你!這就是數學中的“直線”,沒有端點,可以無限延長。
【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本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基于學生的經驗,通過畫一畫、說一說、議一議等活動,水到渠成地將生活現象抽象成數學概念。在這過程中,學生初步認識了線段、射線與直線?!?/p>
2.再次認識線段、射線與直線。
師:剛才你們都畫了射線,同桌兩人比一比誰畫的射線長?
師:我看到了同學們都在用尺子量自己畫的射線的長度,認為自己畫的射線長的同學請舉手。你們倆怎么都舉手?
師:他是剛剛延長的,其實前面是你畫的長,對嗎?
師:他能夠將自己畫的射線延長,你會嗎?
師:你們畫的射線也能延長嗎?是的,大家畫的射線都能延長。我發(fā)現有些同學已經拿起筆和尺子在延長了。別急著畫,請認真地思考一下:誰畫的射線長呀?
生1:老師,一樣長!
生2:不對,射線沒有長度。
師:你說得太對了。那直線呢?
生3:也沒有長度。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線段、射線和直線,這些“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1:相同點都是直的。
生2:端點有不同:線段有兩個端點,射線只有一個端點,而直線沒有端點。
師:你真會觀察。
生3:它們的長度也不同:線段可測量,是有限長的;而射線和直線不可測量,就是無限長的。
師:你的發(fā)現太了不起了!
師:打開課本第16頁學習線段、射線與直線的讀法。
生:線段 AB或 BA,射線AB,直線AB或BA。
師:它們的讀法有什么不同?
生:射線只有一種讀法,要從端點開始;而線段和直線都有兩種讀法。
師:你真是個善于思考的同學,你真棒!
師:同學們今天表現得太棒了,老師獎勵大家玩?zhèn)€游戲“猜謎語”。
有始有終是什么線?(線段)有始無終是什么線?(射線)無始無終是什么線?(直線)
【設計意圖:比較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通過比較可以建立聯系,明晰異同,便于學生建立起結構性知識。在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同桌兩人比一比誰畫的射線長?”這一問題,把射線本質內容挖掘出來。由此順勢,抓住線段、射線、直線的本質特征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到這三者間的異同,可以更好地突顯各自的特點。用“猜謎語”的形式來來幫助學生記憶,事半功倍?!?/p>
3.理解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師:恭喜大家答對了!那老師就再給同學們講個故事表示祝賀!
師:同學們一定聽過《狐假虎威》的故事吧!狡猾的狐貍呀還得寸進尺,與哥兒們合辦毛皮加工廠,注冊了“老虎”牌商標。老虎聞訊,咆哮如雷,放出話來要前去興師問罪(演示課件)。狐貍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就決定在老虎到達之前逃跑。
師:說一說,從老虎山到狐貍洞有哪幾條路?猜一猜,老虎會走哪條路?
師:有四條,大家都說是要從第三條路去。可老虎覺得反正都能到狐貍洞,所以想都沒想就走第二條路了。結果呀,等老虎到的時候,狐貍已經逃走了。
師:為什么狐貍能逃走呢?大家說一說。
生:因為老虎走的那條路不是最短的,所以狐貍有時間跑呀!
師:那你認為應該是走第幾條?為什么?
生:要走第三條,因為最近。
師:你怎么知道是最近的?
生:眼睛一看就知道了。
師:用目測,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量一下,曲線一拉直就肯定更長了。
師:這個方法好!
師:那這兩個點之間的連線中,是什么最短?
生:線段!
師:對!兩點之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線段AB的長度就是A、B兩點之間的距離。
【設計意圖: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出有趣的數學問題,激活學生已有經驗,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體會到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線段的長度就是這兩點間的距離。】
師:學到現在,大家有什么收獲?
生1:我認識了線段、射線與直線,知道線段有兩個端點,射線只有一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
生2:我知道線段有長度,可以測量;而射線與直線沒有長度,是不可以測量的。
生3:我還知道用字母正確讀線段、射線與直線。
師:哦!你還知道了兩點之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也叫做距離。
師:同學們真會學習!
【設計意圖:反思與回顧是對所學知識進行再次確認與梳理的過程。通過學生交流、總結,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和探究成果,有意識地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促進學生建構起自己的知識結構系統(tǒ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