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福英,岳林祥
(忻州市水利工程機械處,山西 忻州 034000)
水工隧洞穿越砂壤地層技術應用
薄福英,岳林祥
(忻州市水利工程機械處,山西 忻州 034000)
采用淺埋暗挖工藝穿越砂壤地層,應提前做好地質超前預報工作,在施工時應嚴格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原則,施工中充分調動圍巖的自穩(wěn)能力,盡快閉合成環(huán),及時進行背后回填灌漿,實時監(jiān)控量測,以達到安全、經(jīng)濟、快速施工的目的。
南水北調;水工遂洞;淺埋暗挖;砂壤地層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惠南莊—大寧段)水工隧洞在北京市房山區(qū)長陽鎮(zhèn)穿越京石高速公路,隧道長69 m,隧洞上部平均覆土厚度為5.3 m。隧道結構形式為正圓形并聯(lián)兩洞,開挖直徑為6 m,兩洞中心軸距為13.85 m。在施工方案中采用淺埋暗挖施工工藝,初襯結構為C30鋼格柵噴射混凝土,內徑為5.4 m。
隧洞所在地層比較簡單,主要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砂壤土結構,具有弱透水性、自穩(wěn)能力較差等特點。連接隧洞兩側槽底標高均低于隧洞下拱2 m以上,隧洞開挖施工時不存在施工降水問題。隧洞在砂壤地層中采用淺埋暗挖工藝成形。
2.1 開挖方法
隧洞所穿越的砂壤地層中,層間多夾黏土、粉砂,自穩(wěn)能力較差,為了減少施工開挖擾動,加強隧洞支護,故在施工方案中采用淺埋暗挖工藝的中隔壁(CD)法開挖。CD法是在隧洞全斷面開挖的基礎上增加水平支撐和豎向支撐并與環(huán)向格柵支撐相連接,分成4個獨立開挖區(qū)域,減小施工擾動,提高開挖安全程度。CD法施工時,在同側上下導洞開挖距離應適宜,過長因出渣時間較長而延長仰拱封閉時間影響施工效率,過短則會擾動相鄰導洞周圍土體穩(wěn)定增加不安全程度。結合以往隧洞暗挖施工經(jīng)驗及土層情況,施工方案中確定各導洞間前后開挖錯距為6 m。
第一,進行左上導洞土體開挖及支護,沿該導洞向前打設直徑為32 mm的超前小導管,注射水泥—水玻璃雙液漿超前支護,開挖該導洞土方,開挖步距為0.5 m,架設鋼格柵及水平和豎向支撐形成一個閉合支撐環(huán),打設鎖腳錨管,掛設鋼筋網(wǎng)片,噴射C30混凝土,完成該導洞一個開挖支護循環(huán)。
第二,在左上導洞進尺6 m后,進行左下導洞土體開挖及支護,開挖步距為0.5 m,架設鋼格棚及豎向支撐與左上導洞支撐焊接連接,掛網(wǎng)噴射C30混凝土,左側上下導洞襯砌閉合連接。
第三,在左下導洞進尺6 m后,進行右上導洞土體開挖及支護,打設直徑為32 mm的超前小導管,注射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開挖該導洞土方,開挖步距為0.5 m,架設鋼格柵及水平支撐,并與左上導洞格柵和水平支撐相連接,打鎖腳錨管,掛網(wǎng)噴射C30混凝土。
第四,在右上導洞進尺6 m后,進行右下導洞土體開挖及支護,開挖步距為0.5 m,支設格柵并與相鄰格柵和支撐相連接,掛網(wǎng)噴射C30混凝土,此時主洞初襯已封閉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狀支護,以此工序循環(huán),至隧洞貫通。初襯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時拆除水平支撐和豎向支撐。
2.2 小導管注漿超前加固
采用地質雷達對開挖面前方地層進行探測預報,判明地層基本情況,根據(jù)土體情況選用注漿漿液種類及配合比,通過超前小導管注漿改善圍巖受力狀況,減少圍巖的松弛變形。
在砂壤地層中施工,采用超前小導管支護預加固地層,注漿土體膠結成拱形承載體,在超前小導管及加固體的作用下開挖,以有效控制塌方。
小導管一般采用直徑32 mm,為2.25 m的無縫鋼管制作,端頭花管長1.0 m。出漿端制成封閉錐形,在花管段四周每20 cm鉆8 mm出漿孔。小導管沿隧洞開挖上拱180°布置,其環(huán)向間距為0.3 m,外插角18°~22°,打入后縱向搭接長度1.0 m,注漿壓力應根據(jù)現(xiàn)場工藝試驗確定為0.30~0.35 MPa,充填系數(shù)控制在0.3~0.35之間。
2.3 鋼格柵加工質量
支撐體系是由鋼格柵和噴射混凝土組成,最終共同成為隧洞的永久結構,因此必須對格柵加工和安裝質量嚴格控制。鋼格柵在加工廠制作完成并試拼合格后,運至現(xiàn)場安裝前必須通過二次驗收。開挖完成后隨即安裝鋼格柵,安裝時使用儀器精確定位,使格柵安裝的標高、中線、傾斜度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格柵間采用螺栓連接,拱部格柵安裝前應清除拱腳下的虛碴及其他雜物,格柵腳部采用混凝土塊墊實。安裝完成后,格柵間間距、鋼格柵縱向和環(huán)向之間連接、鋼格柵拱腳處臨時支撐和拱腳處鎖腳錨管打設均應進行嚴格查檢。
2.4 噴射混凝土
隧洞噴射混凝土采用潮噴工藝施工,格柵安裝完成后,開始噴射混凝土。由于格柵鋼筋比較密集,混凝土噴射時回彈較大,容易出現(xiàn)不密實情況。為保證噴射混凝土質量,施工方案中采取用分層噴射,一次噴射厚度控制在7 cm之內。
混凝土噴射機安裝好后,先試噴清除管道內雜物,隨后用高壓風吹掃受噴面,清除受噴面上的灰塵,然后開始噴射混凝土,噴射壓力為0.3°~0.5°/MPa,噴頭與受噴面保持垂直,噴頭距受噴面距離為0.5~1.0 m,噴射軌跡應自上而下呈螺旋形移動,后一圈壓前一圈1/3,如遇受噴面被鋼筋網(wǎng)片、格柵遮擋時,可將噴頭稍微斜,上一層初凝后進行下層混凝土噴射,完成后的噴射面應保持平整順直。
2.5 回填灌漿
初襯完成后及時進行背后回填灌漿,回填灌漿可填充初襯混凝土與圍巖之間的空隙,使初襯混凝土與圍巖共同承受其上部土體的壓力和控制地表沉降?;靥罟酀{范圍隧洞上部為270°范圍。回填灌漿管采用直徑25 mm無縫鋼管制作,長為0.5 m,縱環(huán)向安裝間距均為2 m,梅花型布置。
回填灌漿漿液為水泥漿,水灰比為0.5∶1,采用水泥單液注漿機灌注,灌漿壓力不宜過高,能克服管道阻力、初期支護間空隙阻力即可,一般為0.30~0.35 MPa。回填灌漿前,先進行清孔,保證其管路暢通,灌漿順序應分段分序閉合進行,灌漿過程中嚴格控制灌漿壓力。灌漿時由下游向上游、低端向高端緩慢推進,當灌漿壓力達到設計壓力并不再進漿時持續(xù)穩(wěn)壓5 min即可停止單孔灌漿,最后進行封孔作業(yè)。
2.6 加強現(xiàn)場監(jiān)控量測
在開挖過程中,應對地面和洞內斷面變形收斂進行監(jiān)測,隨時掌握隧洞變形情況,將數(shù)據(jù)整理和分析后形成信息及時反饋到施工中,用以科學指導施工。
淺埋暗挖穿越砂壤地層應提前做好地質超前預報工作,在施工時應嚴格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原則,施工中充分調動圍巖的自穩(wěn)能力,盡快閉合成環(huán),及時進行背后回填灌漿,實時監(jiān)控量測,以達到安全、經(jīng)濟、快速施工的目的。
TV672+.1
C
1004-7042(2016)12-0034-02
薄福英(1976-),女,2011年畢業(yè)于中國地質大學土木工程專業(yè),工程師。
2016-10-08;
201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