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張照生
詩與遠方
○主持人 張照生
張愛玲曾于《天才夢》一文中寫道: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從后半句理解,這句話表明生活是一地雞毛,充滿艱辛。但若中意于前半句,我們卻又能見到明媚的陽光。而整句話道出了現(xiàn)實的境況與我們應(yīng)持有的態(tài)度:人生之路多半不平坦,常有不如意之事,但在面對生命的重擔(dān)時,若能在心中藏詩,遙望遠方,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腳步也許會輕盈許多。詩與遠方這兩個具有浪漫色彩的詞,在高中生眼里又代表的是什么呢?期待各位盡情想象,各抒己見。
我想到了三毛。這個傳奇的女子,畢生所摯愛的不過是撒哈拉的一沙一石、南美洲的奇石雕像、敦煌石窟的絕美壁畫,還有那深夜里讀過的書。也許她就是為遠方而生。在那無數(shù)次的漂泊之中,她將自己的心寄托給了世界,用平淡卻動人心弦的筆觸記錄那無數(shù)個瞬間的詩意與感動。她筆下的撒哈拉,不是世人想象中的風(fēng)沙肆虐、極為險惡的模樣,而是一派柔美與驚艷之景。她浪跡天涯,她灑脫不羈,她為遠方所傾倒,為詩意所流連,正因如此,她活出了極致的人生。
遠方是一種詩意的情懷,引領(lǐng)我們?nèi)ヌ剿魇澜绲钠嬗^,活出繽紛的人生。
(江西撫州一中龔玥)
向往遠方時,遠方像夢里讀不懂的詩;到達遠方時,遠方像是把詩刻在心里的夢。一首首詩,一場場夢,一個個遠方。
但最終我們都將認清現(xiàn)實,偉大的夢想敵不過強悍的命運。曾經(jīng)計劃要去的遠方,也許仍徜徉在你的腦海,也許仍印在地球儀上,也許早已大變了模樣?;蛟S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不安與孤寂,嘆息遠方的遙遠,迫于現(xiàn)實的無奈,我們往往對安于現(xiàn)狀的自己感到失望。于是,遠方的詩、孤獨的酒,一并滑入了愁腸。
(江西撫州一中丁俊宇)
我們這一生,總要看很多的風(fēng)景,走很多的路,一路上不可能總是風(fēng)平浪靜,但若我們心中留有詩意,則每一刻都值得歡喜,每一天都春暖花開。
詩意的人,有著與俗人不一樣的人生觀。他們總能夠在黑暗中發(fā)出耀眼的光,在低谷中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他們不抱怨外界環(huán)境,而是“既來之,則安之”,把不好的事、不開心的事看淡。他們活在當(dāng)下,卻不被物質(zhì)所糾纏,不被金錢、權(quán)勢蒙蔽了雙眼,不把小小的痛苦無限地放大。他們安貧樂道,短褐穿結(jié)仍快樂,粗茶淡飯也幸福。
(江西撫州一中萬瑞新)
詩已模糊,心已迷茫,詩為何物?我拜謁山水,尋找答案。
山間小道,忽見牡丹搖曳,其姿妖冶如火。我遂開口詢問。牡丹傲然答曰:“貌美,權(quán)力,富貴,便為我詩!”
我心中疑惑更深了。
誤入深谷,清風(fēng)徐來,幽香陣陣,抬頭見一幽蘭?!霸姙楹挝??”“與世俗相隔,為自己而活,乃是我詩?!?/p>
聽后,我仍無法釋懷。
登上山頂,進入一石廟。鐘聲傳來,鉛華洗盡。遇一禪師,便請解惑。師曰:“天地萬物,不正是一首詩嗎?”
哦,我恍然大悟。
(江西撫州一中袁炫)
在我面前,有小販的吆喝聲、屠夫的磨刀聲、旁觀路人對街頭藝人的叫好聲……這條老街好不熱鬧!
駐足傾聽。“李大爺,您這瓜不錯呀?!薄笆前?,今年收成好呢,要不我送你兩個?”“謝啦,李大爺。今天下午老規(guī)矩,咱們再殺上兩盤棋?!薄昂绵?!”
往老街深處走,嘈雜聲越來越小,老街兩邊的樹上傳來鳥鳴聲。樹下坐著幾位談天的大爺,一群小屁孩兒在附近嬉鬧著。一切節(jié)奏都變得緩慢,我的心也不知不覺安靜下來。
街尾有一條河,清澈而蜿蜒,水中魚兒悠閑地游著。我忍不住用手捧起了一汪水,似乎捧起了一首好詩。
(江西撫州一中付鵬勇)
年輕人總會有夢,他們向往詩的浪漫和遠方的瀟灑,眼前的一切看起來是那么沉重。他們渴望像草原上的野馬一樣奔跑,憎惡生活帶來的韁繩與轡頭。他們認定自己應(yīng)該過不一樣的生活。
若干年后,只見那些吵嚷著要去遠方、詩情滿懷的年輕人,他們坐在庭院搖椅上微笑著,不時摸一摸懷里的貓。
并不是只有詩和遠方才叫生活。生活包羅萬象,茍且與否,與生活無關(guān),與我們自身有關(guān)。
(江西撫州一中胡浩宇)
(指導(dǎo)老師:鄒星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