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霞
音樂情景劇是綜合藝術實踐課,它涉及音樂、舞蹈、美術、戲劇、文學、曲藝、笑話等學科領域,是綜合性很強的戲劇藝術形式。我在音樂課堂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將音樂劇引入課堂,本著“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的理念,圍繞音樂劇開展音樂活動。通過讓學生主動地探究學習、排練、表演音樂劇,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使過去“被動的學”成為現(xiàn)在“主動的演”,在實踐中發(fā)展學生的表演才能和創(chuàng)造才能,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
激發(fā)興趣,引領學生走“近”音樂劇
首先,深入學生,調查研究。開學初,我對學生進行了音樂劇相關知識的調查問卷。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有80%以上的學生不知道、不了解、沒接觸過音樂劇,但是卻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表示想要了解它。
其次,發(fā)動學生,查閱資料。結合調查問卷的結果,我讓學生自己搜集一些與音樂劇的起源和發(fā)展有關的資料,組織學生觀看著名的音樂劇錄像,如美國著名音樂劇《貓》《音樂之聲》《悲慘世界》等。通過了解,學生們知道了很多與音樂劇相關的知識,并對自己參與學習和表演音樂劇充滿了信心,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再次,觀摩學習,深入了解。觀看音樂劇《貓》《音樂之聲》《悲慘世界》等的片斷,讓學生歸納出音樂劇包括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如唱歌、舞蹈、對白、故事情節(jié)、服裝道具、場景、表演動作等,以及表演音樂劇的排練步驟等相關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度創(chuàng)作,引領學生走“進”音樂劇
音樂劇的排練過程也是對文學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要將自己的想法體現(xiàn)在作品中,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的一次很好的機會。
首先,搜集劇本,修改完善。當學生躍躍欲試想要參與表演音樂劇時,劇本的選擇成了第一難題,于是,我給學生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方法,供學生選擇:1.請語文老師結合語文教材或文學作品(小小說),改編成課本劇。2.找名劇的片段或從網(wǎng)上搜索一些原創(chuàng)作品。3.請家長幫助找(寫)劇本。經(jīng)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學生們找來了很多的劇本,但是有一些不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需要進行修改和加工。
其次,組織成員,成立劇組。劇本確定后,學生們根據(jù)劇本的需要,成立了一個個劇組,每個劇組有專人負責。大家積極地熟悉劇本,認領角色,為排練做好充分的準備。
最后,表演展示,匯報成果。學生自己搜集有關音樂劇的材料(劇本、相關資料、歌曲、伴奏、道具等),自己組織人員排練,老師適當給予指導。排練后分別利用課上時間進行展示,并且錄制下來。例如,六一班有《美麗的五彩裙》《白雪公主》(新編)、《二顧茅廬》(新編)、《凝聚每份愛》;六二班有《野天鵝》《灰姑娘》《白雪公主》(新編)、《小草》等。
自編、自導、自演,引領學生創(chuàng)造音樂劇
六年級學生經(jīng)過一個學期表演音樂劇的活動,對音樂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積極性越來越高,因此,我?guī)ьI學生進入自編、自導、自演的階段。
自編就是讓學生結合音樂教材的內容,創(chuàng)編出能夠反映一定思想主題和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劇本。例如,學生們?yōu)椤段沂巧倌臧⒎蔡帷芬徽n編寫了劇本,以環(huán)保為主題。又如,學生們根據(jù)媒體介紹的汶川地震中老師如何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學生的感人事跡,創(chuàng)編了一些劇本。
自導是學生們自己組織人員,將自己編寫的劇本進行排練,學生們既是演員又是導演,在排練的過程中,互相指導,共同進步。
自演是指學生利用音樂課時間,對這些劇本進行修改和排練并錄像。例如,學生們結合教材內容,進行音樂童話故事《彼得與狼》的表演。學生自備道具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頭飾,自編了與角色相符的動作,跟隨音樂的發(fā)展,進行充滿想象力的表演。學生們的表演將自己的天性充分釋放表現(xiàn)出來,而且在這整個過程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具有表演天賦的小天才。
編輯 肖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