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容
【摘 要】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位置,通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來實現(xiàn)和諧課堂的構建,完成學生課堂活動的豐富性有效提高課堂效率與學生成績的目標。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相關內容進行探究。
【關鍵詞】英語教學;主觀能動性
一、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1.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
根據(jù)新課標對高中英語的教學活動提出的要求我們不難看出,在高中英語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語言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加強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學習策略的能力培養(yǎng),同時通過對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從而更好的應對未來生活中所出現(xiàn)的有關于英語方面的挑戰(zhàn)。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學生才是主體,學生的發(fā)展程度才是衡量教學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2.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學生主體的重要性
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通過教來讓學生達到學的目標,通過傳遞知識,讓學生從中獲得能力,最終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要從學生在課堂上的是否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是否能夠積極主動的參入進去,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是否有所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才是這一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作為教師,必須重視學生作為主體部分的重要性,才能使教學活動的開展更為順利。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
1.創(chuàng)設有利于提高學生主體能動性的師生關系
通過建立起一種更加有利于學生主體能動性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學生對于學習所產生的能動性從良好的師生關系開始。通過建立讓學生更樂于接受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能夠將學生的能動性調動的最佳,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配合老師,實現(xiàn)課堂上的情感合作。
教師將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滿足其對于平等、自由的追求,給予其充分的尊重,并要充分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有自覺能動性的個體,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主動參與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通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潛能并引導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根本目標。
2.開設參與式教學活動,增加學生主體體現(xiàn)機會
活動在個人的智力與認識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活動中讓主體進行參與,使學生作為主體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帶入性得到發(fā)揮。主動參與是自由的體現(xiàn)。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是自由參與的需要。通過學生主體主動的參與到教師開設的教學活動,將感官充分結合,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發(fā)揮主體的能動性。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能動性發(fā)揮
1.提高學生信心,加強師生互動
根據(jù)現(xiàn)代對于人才的需求來看,學生既要有全方面發(fā)展的基本素質,也要有獨特的個體特性。英語對于許多學生來說是弱項,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就必須從學生出發(fā),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信心,同時加強師生孩子間的互動。在高中,根據(jù)學生自身智力條件和后天知識積累的不同,導致其學習情況也是大不相同,根據(jù)這一情況,在班級中實行階段性分層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
在統(tǒng)一的課堂授課之后,將課后作業(yè)或者課后需要鞏固的內容分為三個層次,根據(jù)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生的英語基礎,有學生自由的選擇簡單、容易、提高三層內容,這樣既能有效的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又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在知識體系提高之后在合理的重新選擇自己所需的學習內容。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讓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能夠有效的豐富知識體系,讓基礎較好的同學得到更好的提高,進而提高全體同學的學習信心,使之能夠更為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使之主體能動性得以發(fā)揮。
2.支持學生多方面探究,滿足主體心理需要
現(xiàn)在的高中生往往都很注重各自的心理感受,根據(jù)這一特征,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并支持學生進行有效的多方面探究來滿足其主體的心理需要。使之從心理上對應于產生認同感。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任務探究的活動,鼓勵學生自己參與到這類教學活動中去,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多樣化學習平臺中選擇適合自身的方式,充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同時鼓勵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情況總結學習方法,進行小組或活動成員之間進行討論,大家進行交流,借鑒其他人的學習方法,帶入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去,力求找到最適合并最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學習“l(fā)ooking food”一文中讓學生根據(jù)How to make us keephealthy?這一話題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學習心得,通過實踐的方式增強自身學習能力,如此一來,既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能有效的提高學習能力。
3.評價式檢測,提高學生主體動力
評價是一種自我檢測與相互檢測的方式,通過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兩種方式相結合讓學生更切合的了解各自的學習情況,同時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學習關注他人的能力。在形成良性評價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能動性,并能使之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與價值得以充分體現(xiàn)。在評價的過程中,通過學生對于自身學習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的學習效果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同時能夠善于發(fā)現(xiàn)同學身上的閃光點,更重要的一點是,可以深刻的了解同學眼中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樣子的,通過同學所發(fā)現(xiàn)的自身的缺點,加以分析,自己是否真的如他們所說,完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過程,當然,學生通過別人所發(fā)現(xiàn)的自身的閃光點,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主體信心,這是一種被認知的存在感。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所展現(xiàn)出來的個體差異,教師必須給予高度的尊重,并鼓勵學生進步,讓學生最大限度的發(fā)掘自身的存假價值,并為其提供展示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信心,并將學習效果實現(xiàn)最優(yōu)化。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對于英語的課堂效率和學生知識的掌握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來提高學生的信心,發(fā)揮其主體能動性,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同時激發(fā)學生多元化探索,用多種方式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提高,最后,通過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對于學習產生興趣,進而積極主動的參與進去。最終使學生主體能動性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王才人.《英語教學交際論》廣西師大出版社,1997.11
[2]張?zhí)鞂?《試論主體性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師教育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