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秋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展開,我國頒布了新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新課標要求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生活實例,通過讓學生親身感知體驗、親身實踐等方式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游戲教學就是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發(fā)展的,游戲教學用游戲輔助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將對小學英語中的游戲教學為內(nèi)容進行探索,分析該種模式的可行性與意義。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音教學;游戲
英語是一門與漢語習慣不同的語言學科,語言學科中語音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語音學習是學習語言的基礎,是語言的本質(zhì)。傳統(tǒng)的語音教學就是學生跟著老師讀,比較枯燥乏味,小學生年齡較小,這種學習方式會讓他們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煩躁,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而時下流行的游戲教學可以讓學生從游戲中學會知識,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新興教育手段。
一、語音教學和游戲教學
語音教學在小學英語中主要是指從字母到音標,再到單詞句子這種相互滲透的教學模式。語音教學是為了讓學生能流利的念出語言的正確發(fā)音。語音教學不能去刻意唱讀語調(diào),這樣會使學生語音、語調(diào)不準,影響朗讀和詞匯記憶,影響日后的英語學習,在今后的在實際交際中也難以運用。
“游戲”一詞在詞典中解釋為一種文化娛樂方式。游戲一般都有相應的規(guī)則與要求,可以發(fā)展智力。游戲在教育中利用可以分為普通小游戲和教育游戲。普通教學游戲就是根據(jù)學科知識,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景,制定游戲規(guī)則,輔助學生學習知識;教學游戲指利用計算機設計有教育意義的學習軟件,讓學生玩小游戲的同時獲得知識、掌握知識。
二、游戲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理論
最早的建構主義是皮亞杰提出的。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者學習知識不應該是通過單純的聽老師講授,而是應該在老師的輔助下、通過特定情景下的學習進行意義建構獲取知識。建構主義的教師觀認為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指導,是意義建構的輔助者。教師應該以學習內(nèi)容為依據(jù),根據(jù)學生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進行意義建構。
皮亞杰認為兒童可以通過游戲滿足他們的探索欲望。游戲教學有利于學生進行意義建構。
(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自古希臘形成到現(xiàn)在得到了不斷的發(fā)展與完善。人文主義教育理論要求學習過程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學習過程中主要就是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提供教學資源,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游戲教學就可以幫助學生在游戲中發(fā)揮主體地位,自覺學習。
(三)游戲化學習理論
桑心民教授提出的游戲化學習概念,他認為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去設計游戲可以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
游戲教學并不是我們憑空實施的,多種理論為游戲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支持。
三、游戲教學在英語語音教學的應用
通過調(diào)查分析得知,當代英語教育工作者大約有百分之五十會在教學中用到游戲教學。目前有一些學校在布置作業(yè)時也會用到“一起作業(yè)”等游戲教學軟件輔助教學。
江蘇省自07年開始就在一年級設置英語課,一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聽說讀寫能力。新課改后,根據(jù)最新的小學英語的課程標準,江蘇省英語教研室專家重新修訂了小學英語教材,現(xiàn)在用的牛津版小學英語更符合時代的發(fā)展要求,但是也對英語語音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完成新課標的要求,廣大的英語教育工作者發(fā)揮了他們豐富的教學智慧。比如在4B中的“by taxi”單元,面對不同的場地讀法,如果像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那樣教授,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學習興趣,記憶也不深。但有的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用到游戲教學軟件,學生在游戲中模擬搭乘出租車,然后會有司機用簡單的英語詢問學生去哪,學生根據(jù)發(fā)音的提示,完成對所去場所的單詞填空。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樂于去學習,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興趣有了,這一課的學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還有的老師在學習“what can you do”時,自己設計讓學生模擬打籃球,進行模仿式的游戲教學,學生參與游戲,自己說出can的句型,然后老師又問學生理想是什么,這種方法深化了教材,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將游戲運用到英語的語音教學中,需要老師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老師要根據(jù)課時內(nèi)容做好對學習目標、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三者的分析,然后根據(jù)分析選定游戲,把知識融入到游戲中,設計游戲規(guī)則。在學習新單詞,因為單詞比較容易遺忘,可以設計游戲?qū)卧~拼寫和讀音聯(lián)系起來。練習聽力時學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聽力練習效果不佳。這時候可以采用合適的評價方法,不斷將學生動態(tài)分組,多次游戲練習,克服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不斷提高學生詞匯量和聽力水平。英語老師只有營造出一個有活力的學習氛圍,讓課堂充滿活力和快樂,豐富教學手段,展現(xiàn)學科魅力,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小學學生尤其是剛入學的低年級學生,天性好玩,如果將教學內(nèi)容整合到游戲中,就能讓學生從玩中學到知識。
當然,游戲教學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tǒng)教學,游戲教學不是讓游戲完全占據(jù)整個課堂,而是讓游戲成為英語語音教學一個輔助教學手段。在設計教學游戲時,英語老師也應該注意揚長避短,把教學內(nèi)容整合到游戲中,盡量避免游戲可能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讓游戲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明娟.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
[2]李春暉.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0
[3]鄭明慧.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4]張蕾萍.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探討[J]. 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09:38
[5]陳磊.蘇州市小學英語教學目標與實踐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