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利
生命中有一種最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愛。在愛的氛圍中教書育人,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愛是寬容。法國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作為教師,對學生過度的嚴厲必然會導致師生關(guān)系緊張,而恰如其分的寬容則會增進師生的感情。因此我們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去理解、寬容、接納、化解學生形形色色的錯誤和缺點,打動學生的心,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教師的用心良苦。
一個學困生在給我的信中寫到“在任課老師里,你不是教的最好的,也不是和我關(guān)系最密切的,卻是唯一讓我覺得最貼心的。他們對我總是提出很高的要求,只有你包容我的頑皮,會在我努力的時候鼓勵我,我已經(jīng)努力拼搏四天,我會讓你看到我進入全班前十,我會一直讓你感動下去?!边@個學生英語基礎(chǔ)不好,課堂上經(jīng)常睡覺,或者跑神。作業(yè)要么不寫,要么抄別人的。一次課下聊天中我告訴他,我能體會他聽不懂課的痛苦的和那種無奈,并真誠地表揚了他那天課堂上有一部分時間,很投入地聽我的課。一節(jié)課哪怕是學會一個單詞或者一個句子,對他而言都是進步,都是有意義的。不經(jīng)意的一次聊天,卻意外地觸動了這個學生的心弦,讓他的學習態(tài)度有了徹底的轉(zhuǎn)變。他以后的學習之路還會很坎坷,但我相信心燈既然已經(jīng)點亮,有了方向,有了愛的力量,前路即便崎嶇,他也能堅持走下去。
愛是尊重。尊重,是一貼心靈的良藥。它可以消除一切不和諧。尊重的根本就是師生平等。十幾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容易鉆牛角尖,極易和教師形成抵觸情緒,拒絕批評。教書育人時,教師只有遵循“師生人格平等”的原則,不居高臨下與學生對話,不強迫學生服從自己的意志,才能讓學生卸下武裝,建立對教師的信任,向教師敞開心扉。
一次課堂上我讓學生背10個單詞,一部分學生積極地背誦,很快完成任務(wù),還有一小部分學生雖然有畏難情緒,但簡單勸說后,他們還是堅持背下去,并且發(fā)現(xiàn)任務(wù)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只有一個學生,沒有完成任務(wù)。我把他叫到跟前。當時我坐著,他站在我面前。我問他為什么不背,他只是簡單地說背不會。我讓他先背5個再背5個,他站著一動不動,仍然不背。我又拿出之前背誦記錄讓他看,表揚他之前背誦速度快,相信這次也一定能完成任務(wù)。他還是不背,并說腳疼,還找個位置坐下了。僵持了幾分鐘后,我生氣地說第二天上課前沒背會,就要懲罰他。結(jié)果第二天上課時,他直接請假不來了。
過后反思,從談話內(nèi)容看,雖然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誠心實意,仁至義盡。但談話時,我坐著他站著,況且與他談話的語氣也是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這無疑給學生一種老師高高在上的心理壓力,不利于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建議。想到曾經(jīng)有教育專家提出,教師要“蹲下身子與學生說話”,要給學生充分的尊重,做到師生人格平等。事后我又及時找到學生,坦誠承認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對,因而進一步影響了他的敵對情緒。面對老師的坦誠,學生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保證以后課堂上認真聽講。后來觀察,他在英語課堂上確實改變了,不會像以前總是低著頭或者打瞌睡,而是認真聽講,組織的課堂活動他也可以積極參與了。
愛是耐心。張文質(zhì)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中說:“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潤物細無聲,教育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guān)注與規(guī)范”。教書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教育者在耐心上的考驗。
不排除有些學生出問題了,一頓批評,效果立竿見影。但還有些學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一次思想工作,收效甚微。往往今天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復復。這就需要教師耐心地做工作。當然這里所指的耐心不是消極等待,而是做有心人,為學生的轉(zhuǎn)化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對于經(jīng)常受批評而自卑、膽怯、自暴自棄的學生,要善于尋找他們的閃光點,適時適地地給予各種形式的真誠表揚,使它們嘗到被肯定的成就感,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上進心。
這屆學生中有一個孩子,在新學期伊始,課堂上一直和同桌說話,盡管我不時地走到跟前輕輕提醒,但是不見成效。課間休息時間,我坐他旁邊,與他聊天,得知他從小學開始就不喜歡學英語,中學時課堂上說話睡覺是家常便飯,單詞沒幾個認的。我說他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新事物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請他在下次上課時認真聽我一節(jié)課試試。第二天上課時,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都不停地關(guān)注著他,帶動著他去讀,去背,去思考。發(fā)現(xiàn)他掌握很好的地方,我就用眼神給予肯定,或者提問他。課后與他交流時,我及時表揚了他的學習態(tài)度。之后課堂上,一有機會,就讓他回答他會的問題,有時還會安排他檢查別的同學。令人高興的是,課前的課文背誦快輪到他時,他主動請別的同學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教他讀音,最后成功地在全班同學面前準確無誤地背完了一篇課文。
美國一位優(yōu)秀教師說,師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zhì),是教育成功的秘訣。如果沒有愛,教師的工作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如果教師善于在日常教育中去播種這份愛,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最偉大的愛其實往往產(chǎn)生在最平凡之處,最深的感動其實就在每一個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細節(jié)中。
(作者單位:濟源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